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在行政首长责任制得到落实的同时,切实履行好企业负责人的主体责任,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感。从一些企业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教训来看,均是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未能落实造成的恶果。因此,一定要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其实落实好企业负责人的主体责任制和各项安全措施,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党的十七大报告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职责落实的现状
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生产经营单位重生产、轻管理、重效益、轻安全的现状比较突出,其中,不少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完全忽略了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表现为:
一是企业负责人意识淡薄。除化工、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等企业外,纺织、冶金铸造、机械加工等行业的企业多数法人代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知识,对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的知晓率是空白。
二是安全管理基础台帐缺乏。通过近几年的强抓不懈,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台帐有了明显的改善,初步建立了职工培训档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操作规程已经建成并且得到了完善,达到了省局下发的《江苏省化工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标注》的要求。但是,冶金制造、机械加工、非煤矿山、纺织加工等行业,多数企业安全管理台帐流于形式,只是为迎合相关部门的检查而记录,并未真正体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实际生产中得到有效落实。
三是安全生产投入存在不平衡现象。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化工企业都能按相关规定确保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极少数中小型化工企业在投入上亟待加大,仅满足于最基本的生产条件;冶金铸造、机械加工、非煤矿山、纺织等企业,安全生产的投入更是少之甚少、微乎其微,而且相当一部分企业无帐可寻,只是以最大限度追求价值为终极目标。
四是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检查。除化工等高危行业外,不少企业并未落实安全检查责任、安全检查人员,企业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检查,多数企业台帐记录很少或就没有记录,即使少数企业检查有记录,其记录内容不完整、简单、单一,甚至通过企业的台帐反映,检查未发现隐患。
五是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化工企业和危化品生产储存经营的单位及部分规模、定报企业,有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且能够组织职工进行演练,而其他企业,多数未能制定或制定出的预案内容残缺简单,无操作性,更是没有举行过应急演练。虽然此项工作国家安监总局要求在去年底之前完成,但从现在看来,仍虽加强引导和指导,并且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部分企业实施监察。
二、相关法律法规对安全生产相关责任的规定
《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在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全面履行起这个职责。因此,《安全生产法》第17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同时,第18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国家安监总局第16号令《安全生产隐患派查治理暂行规定》第4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