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提高平交道口通行安全性的对策
1、平面交叉的间距和岔数
根据使用功能和投资限制,当一、二级公路和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公路交叉时,多采用平面交叉。为保证公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延误并提高安全性,平面交叉道口的间距应尽可能大一些。各级公路平面交叉(包括出、入口在内)的间距应不小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值。但另一方面,为方便当地群众出行,即使与机耕道路交叉也往往需要设置平交口,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应酌情处理。当沿线交叉道口间距较小时,可将等级较低的被交路引导到与公路相交的另一条支路上,或并入平行于公路辅道上,在其他入口处进入主路。
新建公路不得直接与已建成的四岔或四岔以上的平面交叉相联接。当与既有四岔交叉相交时,应将交通量最小的一条公路在一定距离外处并入另一条交通量较小的公路,仍维持四岔交叉。
2、平面交叉的交角和平交道口的视距
平面交叉的交角宜为直角。当斜交时,其锐角不应小于70度。当交角小于70度时,应对次要公路在交叉前一定范围内作局部改线,使交角不小于70度。T形交叉中,次要公路应扭正改线。斜交十字交叉中条件允许时应将次要公路进行扭正处理,条件不允许时,如果次要公路的交通量不大,可将它错位设计成两个分开的T形交叉。
每条岔路的转弯车道上都应提供与行驶速度相适应的引道视距,引道视距在数值上等于停车视距。当采用运行速度计算两相邻岔路间各自停车视距(SSD)所组成的通视三角区时,如果三角区内有阻挡通视的障碍物时,应保证主要公路上的安全交叉停车视距(SISD),次要公路上至主要公路车道边线为4.5m所组成的三角区应保证通视。
安全交叉停车视距应满足:SISD≥(3v85/3.6)+SSD
式中:SISD———安全交叉停车视距(m);
SSD———停车视距(m);
V85———运行速度计算值(km/h)。
3、渠化设计
当相交公路等级较高或交通量较大的平面交叉时,应采用由分隔岛、导流岛来指定各行驶方向车流行径的渠化交叉。根据公路等级和各转向交通量的大小来确定各转向的交通岛。特别是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设置左转弯车道及分隔岛:①左转弯交通会引起明显的交通拥阻或交通事故;②与高速公路集散路相交叉;③非机动车辆较多且无专门的非机动车道的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