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安全规章制度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宣传贯彻落实执行《安全生产法》。该法明确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权力和义务、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法律责任等。安全生产抓不好,就意味着违法。
2、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提高认识
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安全思想教育、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教育、法制观念和纪律教育、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要特别重视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要使职工掌握生产技术和专业性的安全技术知识,要讲解安全生产制度、规范和规定以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工艺规程等。
安全教育可实行“三级”教育的形式。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对新入厂职工的入厂教育,即厂级教育、车间教育和岗位教育。厂级教育由劳动人事部门组织,安全技术部门负责教育;车间教育由车间主管安全的主任负责,车间安全员进行教育;岗位教育由工段长或班组长组织。
3、加强隐患苗头治理
车间每月组织一次(必要时随时组织)对本单位隐患进行自评、汇总,确定为厂级及以上隐患的,经车间负责人审查签字后,按照类别报职能管理部门并报厂安全环保部汇总。车间级事故隐患由所在单位组织整改,本单位无法整改的事故隐患,车间按类别上报职能主管部门,由职能部门协调组织整改,在隐患没消除前,要采取临时有效的预防措施。厂级隐患以《隐患整改通知单》的形式下发各有关单位,由整改单位落实整改方案、整改时间和责任人,待整改完毕后反馈至安全环保部备案,定期进行保管。
4、编制应急事故预案 开展事故预想和事故演练活动
编制应急事故预案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控制事态发展、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避免次生事故、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工艺事故应急预案要具体、细致、严密、操作性强,针对某一具体应急预案要制定操作标准,包括一个操作指令,一旦应急预案启动,相关人员可按照操作指令逐项落实行动。
事故预想和事故演练是模拟在发生事故时,员工处理事故的能力,也是真正提高员工处理问题的重要方法途径。许多车间针对装置易发生问题,或其他车间已经发生的事故,进行选题,组织安全员、安全工程师,一线操作工编写事故预想方案,并定期发布。事故预想方案包括事故内容、原因、措施步骤、抢险程序。通讯联络方式、人员抢救,医疗消防情况。员工上台讲解,专家进行讲评,最后汇编成册,广泛深入学习。
5、抓好劳动保护制度的落实
这是国家为了保护员工的利益而制定的法规,主要包括职业卫生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工伤保险条例以及劳动法等。劳动保护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作休息制度。根据生理学、心理学有关理论,结合人体的生理机能,以大量科学实验所得出的科学数据为依据,国家规定了劳动日的长短和劳动轮班制度,劳动负荷制度,因此,必需无条件执行。
二是员工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员工个人防护用品是为了保护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工伤事故和各种职业危害所采取的一种防护性的辅助措施,必须落实,并加强检查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