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设备资产管理
1.构成固定资产的条件
凡列入设备管理目录范围内,单台价值在二万元(含)以上(施工中一次性列销的设备除外),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都要按固定资产管理。各单位要建立固定资产台帐,并逐台建立技术档案。
单台价值在十万元以下、由分公司出资购置的设备报公司备案,公司不提取折旧,购置费用也不抵上交款,作为自有设备由各分公司管理,按有关规定提取折旧费,自提自用。
2.折旧费计提
施工机械、生产设备的折旧年限为十年,运输车辆、测量试验仪器的折旧年限为五年,按平均直线法计提。列入公司固定资产的设备,由公司安全监管部负责提取折旧,由公司财务部负责收缴。
3.设备报废与报损
报废条件:凡属于下列条件之一的设备应当报废:
1)经过预测,如继续大修后技术性能仍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和不能够保证质量的;
2)设备陈旧,技术性能落后,无利用改造价值的;
3)技术状况差,耗能高,效率低,大修不经济的;
4)严重污染环境或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进行改造不经济的;
5)因意外灾害或设备事故,设备受到严重损坏,修理不经济的;
6)主要结构和部件损坏严重无法修复的,或修复费用过大不经济的;
7)超过使用年限且磨损严重失去生产能力的;
8)国家明令淘汰的。
报废权限及程序:
无论设备资产权所属关系如何,设备报废都必须报公司审批。
由设备使用保管单位填报《设备报废申请表》,公司结合年度设备检查,组织由技术人员参加的设备报废鉴定小组,逐台进行技术鉴定,对符合报废条件的,按照设备报废权限,经公司研究审查通过后报废。
各使用单位要另建立报废留用设备台帐,继续使用,同时加强报废设备的管理,继续发挥其在施工生产中的作用。确实无法继续使用时,要报公司业务部门,经公司相关部门批准后处理。处理资金上交公司财务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处理报废设备,否则一经查出,将追究单位领导及当事人的责任。
设备报损:
设备因自然灾害或不可抗力损坏,由设备保管单位查明原因,请示上报,并填写《设备报损申请表》,经业务部门核实后,按设备报废管理权限作报损处理,并及时办理固定资产清帐手续。
设备保养:
设备日常保养需要填写《设备维修保养申请单》,并写明操作人员、设备种类、设备登记牌号,注明维修项目,经公司设备主管负责人确认后,报请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六、设备租赁管理
外部设备租赁必须采取招标形式。各单位成立设备租赁招标小组,必要时公司安全监管部人员参加。
外部设备租赁必须是在公司内部设备不足的情况下发生,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选用自有设备。《租赁设备清单》、《租赁合同》必须报公司业务部门备案。
在保证公司正常生产的前提下,设备可对外出租,由设备所属单位向公司提出申请,申请中应注明设备名称、型号、外租地点、外租单位/个人、外租时间、租赁价格等,报公司业务部门审核,公司领导审批后,与租赁方签订租赁合同。
租赁合同条款要考虑周密全面,合同必须填写清楚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保修时间、台班产量及违约责任等事项。
七、教育与培训
为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各分公司可根据情况组织机械操作人员培训,新上岗的设备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机械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维修保养、排除简单故障等基本技能的培训。
各分公司要加强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安全知识教育。
八、安全与事故管理
设备使用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各级领导要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和安全知识教育,建立健全设备安全制度和安全管理组织,各类设备操作人员必须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交通法规。
设备部门要制定和完善各类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检查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各类设备应有可靠的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操作人员必须熟知设备安全操作和保修规程,了解和掌握设备的原理和构造,必须经考核取得上岗证方能上岗操作,必须服从施工指挥人员的正确指挥,对违反设备操作规程的盲目指挥,操作人员有权拒绝。严禁无证人员操作设备。
设备安装要选择安全地点,按照设备安装说明书,达到防风、防雨、防冻、防雷和通风要求,设备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便于操作和检修。
对违章操作,造成设备事故者要追究行政责任并进行经济处罚。
经济损失在3000元以下的设备事故,直接责任者按损失金额的6%处罚;
经济损失在3000元(含)以上,10000元以下的设备事故,直接责任者按损失金额的5%处罚,当年不得评先进;
经济损失在10000元(含)以上,20000元以下的设备事故,直接责任者按损失金额的4%处罚,两年内个人和单位不得评先进;
经济损失在20000元(含)以上的设备事故,直接责任者案损失金额的4%处罚,必要的给予行政处分。
发生亡人事故的,按集团有关规定处罚,并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及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九、检查评比与奖罚
公司每年开展一次设备大检查,各分公司每年最少开展两次大检查,针对设备技术状况、使用保养情况、配件、油材料消耗、司机应知应会程度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集中力量整改。
在集团公司或公司设备检查中被评为设备管理先进单位的,公司奖励该单位。
对因设备管理混乱,严重失修影响生产的,应限期整顿并根据情节轻重追究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