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气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全厂电气运行管理。
2. 管理职责
电气管理部门根据区域划分负责各自区域电气设备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3. 管理内容与要求
3.1. 值班人员的交接班制度
3.1.1. 交接班制度是衔接生产,了解情况,保证连续不断安全经济运行的一项重要制度。运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3.1.2. 接班人员上班前不得喝酒,交班人员如发现接班人员有醉酒者拒绝交班,并向有关领导报告。
3.1.3. 接班人员应提前十五分钟到达现场,查看运行日志,及专用记录,全面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检修情况,系统运行方式,检查试验信号装置,并按职责划分详细检查设备,检查后向当班值班长汇报情况。
3.1.4. 交班人员应在交班前一小时做好交班准备工作,包括设备,记录工作票,文明卫生工作等。
3.1.5. 处理事故或进行重大操作时不得进行交接班,但接班人员应在当班值班长统一指挥下协助工作,等处理事故或操作告一段落,双方值班长同意后进行交接班。
3.1.6. 交接班中发现的问题,接班者应及时提出,凡能迅速处理好的,交班人员应立即处理好,如在短时间内不能处理好的经双方班长协调处理方法后,可进行交接班,但需将情况详细记录在运行日志上,并向值班长汇报。
3.1.7. 正点办理交接班手续,值班长在运行日志上签名后正式接班,交班人员在未办完交班手续前不得私自离开岗位,如接班人员末按时间到场,交班人员应及时向专责工程师汇报,并继续值班直到有人接替为止,延时交班时,交接班手续不得从简。
3.2. 交接班的主要内容如下
3.2.1. 本所运行方式及与本所有关的系统运行方式
3.2.2. 负荷及其变化情况。
3.2.3. 设备异常、事故处理和缺陷处理情况
3.2.4.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运行及变更情况。
3.2.5. 倒闸操作及尚未进行的操作命令
3.2.6. 设备检修和试验情况,包括工作进度,安全措施的执行,使用临时接地线的组数和编号,工作票的交接,设备交接、验收情况
3.2.7. 各种记录和统计报表
3.2.8. 文明生产及其他情况
3.3. 设备巡视制度
3.3.1. 巡回检查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的精神,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将事故消除于萌芽状态的根本措施。
3.3.2. 巡检人员必须按规定的巡检时间,对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巡检时应携带必要的工具和用具,如电筒,听棒和其它检测工具。根据设备运行特点采用看,听,嗅,摸等方法,但必须执行安全规程,注意设备和人身安全。
3.3.3. 检查重点应包括:
3.3.3.1. 运行方式改变和操作过的设备;
3.3.3.2. 检修试验中的安全措施;
3.3.3.3. 进行消缺后的设备的运行情况;
3.3.3.4. 运行参数异常的设备; ⑸高负荷生产的设备
3.3.4. 在巡回检查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凡本班能处理的,应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汇报班长值班长开出缺陷单,通知检修人员处理,在缺陷消除前,应加强监视。
3.3.5. 如在运行中无法处理的缺陷,应报告有关领导,并在运行日志上做好记录,同时制定防止事态扩大的措施,加强监视。
3.4. 变电站培训制度
3.4.1. 变电站生产人中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正式参加值班工作。一般在脱离运行岗位三个月以上者,改变工种后参加值班的人员,也应进行培训、考试,常用的方法有规程学习、反事故演习,事故预想等。
3.4.2. 值班人员应积极坚持努力学习技术业务,通过学习提高技术业务水平,达到熟悉设备、系统;熟悉设备操作和事故处理;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制度。能分析运行情况,能及时发现和排队痛掌握一般维修技能。
3.5. 运行分析制度
3.5.1. 运行分析主要是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变电站的设备运行工作状态、运行方式及技术管理状况进行分析,找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止事故措施,提高运行质量。
3.5.2. 变电站的运行分析工作主要是对变电站设备运行工作状态进行分析,摸索规律,检查薄弱环节,从而找出问题发生的各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将隐患或薄弱环节消灭在萌芽状态,它是提高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良好方法。
3.5.3. 运行分析分为综合分析、专题分析两种。
3.5.3.1. 综合分析一般每月一次。主要是分析变电站的接线方式、保护动作情况;设备完好率,两票合格率;设备事故障碍、异常、重大缺陷、试验数据、仪表指示、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设备运行最大、最小出力,电压质量,母线电量不平衡率;培训情况,记录的填写、资料的管理,以及文明生产等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3.5.3.2. 专题运行分析一般是不定期进行。主要针对上述综合分析中某个问题,进行专门深入的分析。并得出具有结论性的意见,将运行分析的内容结论和解决方法、意见,记入运行分析记录中,并根据需要,呈报有各部设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