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定置管理工作能提高工作效率:
定置管理工作搞好了,首先给人一种整齐、美观、大方、安全、舒适的感觉,有了这样的工作环境,可以减少人的疲劳感,精神振奋,动作敏捷,再加上原材料、元器件、工具摆放位置,取放顺手,节省时间,这就提高了工作效率。
推行“5S”活动:
“5S”活动起源于日本,80年代传入我国,它是一种先进、科学的现场管理方法,很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所谓“5S”活动是指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处状态坚持不断地进行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和提高素养的活动。上述这五个词日语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故简称“5S”。“5S”是现场管理的基础,其中最关键的是人的素养。通过”5S“活动,可以使企业生产环境清洁,纪律严明,设备完好,物流有序,信息准确,生产均衡,达到优质、低耗、高效之目的。
整理是“5S”活动的起点。其主要做法是对生产现场现实摆放和停滞的物品进行分类,区分要与不要。与现场无关的物品,要坚持清除掉,经常使用的物品归类放在作业区,偶尔使用或不常使用的物品放在车间集中处或存入仓库。其目的在于改善和增大作业面积,提高职工工作情绪。整理的关键是要下狠心,对现场不需要的物品坚决消除掉。车间、班组、岗位的前后,通道左右、厂房上下,柜箱内外都要彻底搜寻和清理,消灭死角达到现场无不用之物。
整顿是“5S”活动的基本点。它是对整理后有用物品的整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定置管理”。其主要做法是对现场有用的物品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定置,每个物品都能固定摆放在相应的位置,并做到过目知数,用完物品及时归回原处。其目的在于减少寻物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整顿的关键是将现场有用物品定置、定量。有物必有区,有区必挂牌,按区存放,按图定置,图物相符。
清扫是“5S”活动的立足点。主要做法是每个人把自己管辖的现场清扫干净,并对设备及工位器具进行维护保养,查处异常,消除跑、冒、滴、漏。其关键点是自己的范围自己打扫,不能靠增加清洁工来完成。目的在于保护清洁、明快、舒畅的工作环境。
清洁是“5S”活动的落脚点。它是对整理、整顿、清扫的坚持与深入,同时包括对现场工业卫生的根治。其要点是:坚持和保持。做到环境清洁,职工仪表整洁,文明操作,礼貌待人,现场的人、物、环境达到最佳结合。
素养是“5S”活动的核心。没有良好的素养,再好的现场管理也难以保持。所以,提高人的素养关系到“5S”活动的成效。因此,在“5S”的全过程要贯彻自我管理的原则。要让职工都知道,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不能单靠添置设备来改善,也不能指望别人来代办,而是靠自己动手为自己创建一个整齐、清洁、方便、安全的工作环境。在尊重自己创造成果的同时,养成勤快能干,认真负责的好作风;在维护自己劳动成果的同时,养成循规蹈矩,遵章守纪的好习惯,这样就容易保持和坚持下去。
安全性评价标准:
(一)通道占用率标准要求:
1.厂区主干道宽度:双向行驶的≥5m,单向行驶的≥3m(应有单向行驶的标志)。
进入厂区应有限速牌、指示牌和警示牌。直向行驶限速10~20km/h,转弯5km/h,进入
车间3km/h。
2.车间安全通道:通行汽车的宽度≥3m,通行电瓶车、铲车宽度≥1.8m,通行手推车、三轮车宽度≥1.5m,通行车身宽度≤0.8m的小手推车宽度≥1.2m,一般人行道宽度≥1m。
3.通道的一般要求:
① 通道路面应平整、无台阶、无坑沟。
② 利用主干道一边堆放产品或停置车辆的应有划线标志,通行部分宽度必须保持≥5m。
不得在转弯处或通道两侧堆放物品或停置车辆。
③ 道路土建施工应有警示牌或护栏,夜间要有红灯警示。
④ 安全通道应划出醒目标志,交叉处、转弯处应划园弧形或半园弧形。如果进入车间的 大门一边是办公室(有很多进出的门),一边是车间,在靠车间这边划一条线即可。不得把办公室进出门封死。大门口两边不用再划线了。
⑤ 不能划线的车间以车间的中心轴为准,两边各0.75m判定。
(二)车间设备布局标准要求
1.大、中、小型设备划分的规定
① 车床按加工直径大小划分:大型φ≥1000mm、中型φ<1000~600mm、小型φ<600mm.。
② 钻床按钻孔直径大小划分:大型φ≥70mm、中型φ<70~35mm、小型<35mm。
③ 其他设备按占地面积划分:大型≥12m2、中型<12-6m2、小型<6m2。
2.大、中、小型设备间距、墙柱间距和操作空间的规定:
①设备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最大的范围计算)大型(各运输线)≥2m;中型≥1m;小型≥0.7m;大小设备同时存在的设备间距、操作空间,均按大型设备计算,同时设备间距和操作空间一并计算。
② 设备与墙、柱间距(以活动机件最大范围计算):大型≥0.9m,中型≥0.8m,小型≥0.7m,与墙柱之间是操作位应按最大距离计算:大型≥1.1m,中型≥0.8m、小型≥0.7m。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允许放工具箱。
③ 操作空间(设备间距除外):大型≥1.1m、中型0.7m、小型0.6m。
④ 高于2m的运输线应有牢固的防护罩(网);低于2m高的运输线的起落段两侧应加设护栏,高1.050m。
(三)车间物料堆放标准要求:
一般以生产班组、工作间或者一条生产线作为考核点,必须做到下列四条,其中一条不合格者就判定该点不合格。
1.摆放整齐,平稳可靠:
做到定置定位分类、分区摆放(如摆放在指定的划线或低护栏内)。小件产品应有集装箱,加工物品与墙或与机床轴平行摆放。钢材库的钢材靠通道这头应放整齐。平稳可靠是指堆垛不得有倾斜,不得有晃动。滑动物件要有支架或稳固措施。园筒产品、工件滚动面不得面向安全通道。
2.工、模、具、夹存放应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应有固定的架子或工具箱柜摆放,各种量具等不得放在车床活动面、导轨上,钢丝绳要上架。夹的重心向下摆放,做到安全稳妥、防止坠落和倒塌伤人。
3.物料摆放不得妨碍操作
对产品坯料加工件要做到限量存放,白班为1.5倍的量,夜班为2.5倍的量,中间库一周的量,经常活动地带应有0.6m的空间。
4.工件、物料摆放不得超高
在垛底与垛高之比为1:2的前提下,垛高不超过2m。例如垛底为1m,垛高不超过2m。大砂箱堆垛不超过3.5m。泡沫塑料一类建议参照大砂箱高度。堆垛间距要合理,便于吊装或消防通道。
(四)生产区域地面状态标准要求:
1.人行道、车行道和宽度符合规定要求(与安全通道宽度标准一样)。
2.在生产区域内所设置的坑、壕、池应加盖或有护栏。
坑:指深0.5m、凡脚能踩入坑内的均称坑,无规定面积的要求。
壕:深≥0.2m,宽≥0.1m。
池:指深0.8m或地上边沿高0.8m,存放液体的。
凡在厂房内搭建平顶房,并利用平顶作堆场的,或者利用厂房屋顶作工场的,应有足够的承重强度或防护栏杆。
3.及时清除工业垃圾、废油、废水及废物。
工业垃圾面积,废油、废水和废物品种不得超过1m2(指当天生产中所产生的)。
4.地面平坦、无绊脚物。
地面平坦指高低差不超过5cm。绊脚物指埋于地下面凸出地面2cm以上的管、线、螺钉等非浮放物品。
上海日立公司3N、4M、5S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