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项目部安全管理措施方案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9月18日
   2)塔吊起重机安全操作要求:
1)本工程共安装有二台塔吊。
2)塔吊基础必须严格按计算确定施工,,基础旁应有较好的排水措施;塔吊应有较好的接地措施,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3)安装完毕,在无荷载的情况下,塔身的垂直偏差不得超过0.3%,压重配重应符合原厂规定。
4)起重机各转动机构应工作正常,制动器应灵敏可靠,夹轨器应完好。钢丝绳应符合起重机设计标准,长度满足使用要求,缠绕在卷筒上应排列整齐,起升机构钢丝绳,当吊钩处于最定位置时,卷筒上应至少保留三圈钢丝绳。
5)起重机控制室内各种指挥灯、电流表、电压表齐全完好。机上应设信号装置,如电铃、喇叭等装置。
6)起重机必须安装小车行走、变幅、吊钩高度、力矩限制器。配备升降驾驶室的起重机,应安装驾驶室上下高度限位及断绳保险装置。各种装置应保证灵敏可靠。
7)作业完毕,臂杆应转到顺风方向,并放松回转制动器。吊钩小车及平衡应转到顺风方向,并放松回转制动器,吊钩升到离臂杆顶端2~3m处。如遇8级以上大风时,塔身上部应拉四根揽风绳与建筑物固定。
   3)、挖掘机安全操作要求
1)施工前应做好地质、水文和地下设施的调查和勘察工作,并熟悉施工方案。开挖作业应从上至下分层进行,禁止超越该机规定的作业高度。挖掘机带到工作面边缘,最少保持1m以上的安全距离。挖掘机停置或下班后应离开工作面,斗子须落地放置。
2)挖掘过程中,抓斗距围护体或立柱至少30cm以上,避免撞击。
3)进出口料处专人指挥,避免发生事故,挖机回转范围工作面范围内不得站人或人工作业,尤其是土方施工配合人员。
4)做好挖掘机安全作业交底工作。
   4)、砼振捣器使用安全要求
   1)作业前,检查电源线路应无破损漏电,漏电保护装置应灵活可靠,机具各部位连接应紧固,旋转方向正确。
   2)振捣器不得放在初凝的砼、楼板、脚手加、干硬的表面上进行试震。如检修或作业间断时,应切断电源。
   3)插入式振捣器软轴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cm,并不得多于两个弯,操作时振捣棒应自然垂直地插入砼,不得用力应插、斜推或使用钢筋夹住棒头,也不得全部插入砼中。
4)振捣器应保持清洁,不得有砼粘结在电动机的外壳上妨碍散热。发现温度过高时,应停歇降温后方可使用。
5)作业转移时,电动机的电源线应保持有足够的长度和松度,严禁用电源线拖拉振捣器。
6)电源线路要悬空移动,应注意避免电源线与地面和钢筋相摩擦及车辆的碾压。经常检查电源线的完好情况,发现破损应立即进行处理。
7)用绳拉平板振捣器时,拉绳应干燥绝缘,移动或转向不得用脚踢电动机。
8)振捣器与平板应保持紧固,电源线必须固定在平板上,电器开关应装在手巴上。
9)在一个构件上同时使用几台附着式振捣器工作时,所有振捣器的频率必须相同。
10)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胶鞋和绝缘手套。
11)作业后,必须切断电源,做好清洁、保养工作。振捣器要放在干燥处,并有防雨措施。
7、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接操作安全要求
1)电渣压力焊接使用的焊机设备外壳应接零或接地,露天放置的应有防雨遮盖。
2)焊接电缆必须有完整的绝缘,绝缘性能不良的电缆禁止使用。
3)在潮湿的地方作业时,应用干燥的木板或橡胶片等绝缘物作垫板。
4)焊工作业,应穿戴焊工专用手套、绝缘鞋、手套及绝缘斜应保持干燥。
5)在大、中天时严禁进行焊接作业。在细雨天时,焊接施工现场要有可靠的遮蔽防护措施,焊接设备要遮蔽好,电线要保证绝缘良好,焊药必须保持干燥。
6)在高温天气施工时,焊接施工现场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7)用于电渣焊作业的工作台、脚手架,应牢固、可靠、安全适用。
8、电焊设备的使用安全
1)焊接设备上的电机、电器、空压机等要有完整的防护外壳一二次执着线柱处应有保护罩。
2)现场使用的电焊机应有防雨、防潮、防晒的机棚,并备有消防用品。焊工必须持有效操作证方可作业。
3)焊接;气割时必须开动火证,配监护人,及随带灭火器,焊接和配合人员必须采取防止触电、高处坠落和火灾等事故的安全措施。
4)高空焊接和切割时,必须挂好安全带,焊件周围和下方应采取防火措施并有专人监护。
5)接地线及手把线均不得搭在易燃、易爆和带有热源的物品上,接地线不得接在管道、机床设备和建筑物金属构架或轧道上,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6)雨天不得漏天焊接,在潮湿地带作业,操作人员应站在铺有绝缘物品的地方并穿好绝缘鞋。
7)长期停用的电焊机,使用时,须检查绝缘电阻不低于0。5欧姆,接线部分不得有腐蚀和受潮现象。
8)焊钳应与手把线连接牢固,不得用胳膊夹持焊钳。清楚涵渣时,面部应避开被清的焊缝。
9)焊接人员须经常检查电焊机的温升,如超过A级60°C、B级80°C,必须停止运转并降温。
10)施焊现场的10m范围内,不得堆放氧气瓶、乙炔发生器、木材等易燃物。
11)作业后,清理场地,灭绝火种,切断电源,锁好电闸箱,消除焊料余热后,方可离开现场。
    9、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1)、建立健全电气安装管理制度和各级岗位责任制,应加强施工现场的各类电气设备和线路管理。技术部门和安全部门负责监督检查。现场值班与维修电工应负责管辖各自职责范围内电气设备及线路正常运行。
2)对施工用电进行专项用电设计。编制的设计方案,须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使用,安装完毕后,应由工程施工和动力设备部门验收签字。并送安全部门备案,方可投入使用。
3)用电设计方案基本内容如下:
1)主要电气设备的名称、型号、功率和平面布置;
2)确定电源进线,变(配)电室、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的位置及线路走向;
3)进行总用电负荷计算;
4)绘制相应地现场用电平面图,立面图和接线系统图;
5)选择变压器、导线载面以及控制、保护器件的规格;
6)制定现场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7)临时用电工程中,线路与设备安装、维修,必须由持证电工完成;
电工等级应同工程技术要求相适应;
8)对于施工现场的电气设施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9)凡是能接触或接近带电体的地方,均应采取可靠绝缘与屏护等措施或保证安全距离;
10)各类导线的选型,应严格保证规定的安全载流量,安装、敷设应保证安全;
11)所有电气设备的工作性能和绝缘强度应处于完好状态,且在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保护范围内;
12)所有电气设备应有过载和短路保护,对于垂直运输机械还应有上、下限位,零位启动等安全连锁装置;
13)起重机械的照明回路应接在起重机总电源开关的外侧,并单独防护,在总开关切断电源时,照明不应断电;
14)现场重要或危险部位,应有醒目的电气安全标志。
  (4)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健全以下电气安全制度:
    1)各内电气设备,设施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电气安全值班制和交接班制;
    3)电气设备、线路的检查、维修、保养记录制度;
    4)各类电气事故的预防及处理办法;
    5)考核及奖惩规定。
    10、防火安全措施
   1)将消防工作纳入施工管理计划。工地负责人向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应进行防火教育。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及时整改。焊工必须持有效上岗证件方可操作。
   2)严禁在建筑脚手架上吸烟或堆放易燃物品。
   3)屋面、墙面和雨篷钢结构焊接施工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遵守“十不烧”制度,并派专人了望,焊接设备应集中在设备平台上,不得到处乱放,电源线路不得乱拉乱接。
   4)在脚手架上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时,氧气瓶和乙炔发生器应放置在建筑物内,不得放在走道或脚手架上。同时,应先将下面的可燃物移走或采用非燃烧材料的隔板遮盖,焊接完成后,及时清理灭绝火种,没有防火措施不得在脚手架上焊接或切割作业。
   5)在走道处及每一楼层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灭火器材,每隔两层设消防水栓。
   6)现场不设生活区,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现场防火工作压力。生活区设在距现场一定距离的地方,单独布置消防系统,并制定防火制度。
11、安全监控措施
 项目经理部建立二级安全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部设安全科,施工班组设专职安检员、兼职安检员,分别实施检查任务,同时认真接受外部监督。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