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把燃气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基层
1、通过“暗访”等方式,深入基层,摸清底数,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暗访”避免了检查流于形式,便于发现问题。去年6月,我们分两组对济南、淄博、枣庄、潍坊、烟台、泰安、济宁、威海、日照、临沂等10个城市及所辖的22个县(市、区)的125家燃气企业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了暗访,对查出的200多处安全隐患进行了督查。11月份,又根据全省燃气安全生产的形势,组织了3个检查组进行第二次暗访,对上次暗访剩余的市和第一次检查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了回头看,并对所有省批企业和部分市批企业共80多家进行了暗访。暗访人员不通知当地燃气行政管理部门,直接深入到城市乡村、生产一线、燃气用户,或拨打抢修报警电话、或随机抽查企业安全情况、从业人虽的操作技能、燃气知识,对燃气企业的抢险反应能力、安全管理制度、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情况以及从业人员掌握岗位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知识等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中共发现300多处安全隐患,大多数隐患在明查时不易发现。这些隐患危险极大,有的令人触目惊心。
通过暗访,基本摸清了我省燃气安全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掌握了基层燃气安全的真实情况。为了引起广大管理人员和燃气从业者的高度警觉,我们将有关暗访的第一手素材汇集整理,并将燃气常识、安全用气知识、违章操作或使用燃气不当造成的灾难性后果等方面的内容提炼出来,制成了《燃气安全、警钟长鸣》的多媒体光盘,在全省燃气安全工作会议上播放,各市也分别进行播放,进一步提高了各地对燃气安全生产及安全用气的重要性的认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清理违章占压,消除重大隐患。由于违章占压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占压建筑物情况复杂,清理起来难度大。我们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并督促检查,限期整改。对济南、潍坊、济宁、东营等管道占压严重的城市进行了现场督查。通过积极的努力,取得了当地政府的支持。潍坊·市专门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市长为组长、市区两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清占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大大加快了清理工作的进度。自2002年1月起,短短1年多时间内,清理占压建、构筑物188处,完成清理任务的98%。2002年初,我们又会同省安监局先后两次印发了《关于对部分城市管道占压进行督查的通知》,对6个城市占压进行了重点督查,通过深入的开展工作,全省违章占压已由去年的486处减少到现在的21处,整治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3、清理整顿和规范燃气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竞争、有序运营的良好市场氛围。清理整顿和规范燃气市场秩序一直是我们抓在手上的检查监督工作,建立起有序经营、安全运转、健康发展的燃气市场新秩序是我们工作追求的目标。自去年以来,省建设厅组织的清理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工作中,已经督查清理各类安全隐患1821处,清理燃气管道占压1262处,对171家存在问题较多的液化气站下达了停业整顿通知书,关停了56家液化气站和34家瓶组站,取缔了经营网点510处,查扣违章倒气工具352件、废旧钢瓶806个。在省建设厅统一部署下,各市积极行动,联合公安消防、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协同作战,成效显著。烟台市在清理整顿燃气市场工作中,行动迅速、处理果断,效果明显。依法取缔了市区内私设的违章代灌点300余处,查扣非法经营的液化气钢瓶2700余只,倒气工具140件,非法营运车辆20台。在取缔违章代灌点的同时,为方便用气,还指导设立规范的瓶装供应站45个,开展免费送气业务,净化了市场、规范了经营行为、提高了服务水平,改善了公用事业的窗口形象。通过全省集中整治和各市分别整治,燃气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好转,清理整顿和规范燃气市场秩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4、为基层排忧解难,对影响面大的事故隐患,搞好协调,认真解决。对基层难于解决的重大问题,反映上来后,我们靠上做工作,能解决的,予以及时解决。在去年冬季省政府组织的全省安全生产督查工作中,省建设厅负责的省政府第六督查组在对济南市进行燃气安全生产检查时,发现中原油田通过中沧线向济南市供应的天然气气量、压力严重不足。随后,我们调度了经中沧线开口使用中原油田天然气的泰安、德州、聊城等城市,同样存在类似问题。济南等有关城市自行协调过中原油田方面,但没有得到解决。进人冬季,随着用气量的加大,这一问题不但影响了燃气用户的使用,而且形成了重大安全隐患,部分燃气采暖锅炉不能启动,影响了冬季供暖,群众反映强烈,当地政府也非常着急。鉴于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省厅及时向省政府递交了紧急报告,并代省政府起草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请抓紧解决我省济南等4城市天然气供气严重不足问题的函》,发中石化和中原油田,同时印发文件部署有关城市天然气供应的应对工作。随后,根据省政府的安排,省建设厅同有关城市专程到中原油田进行协调,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消除了重大隐患。
5、抓好燃气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2003年,先后部署开展了燃气行业高、中、初级工以及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人员的上岗培训工作。2002年4月份,举办了一期燃气热力行业工程施工项目经理培训班,共培训项目经理198名。2002年11月重日,《安全生产法》正式实施,我们及时在济南举办了《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培训班,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猷嘉先生;建设部工程质量与行业发展司、省安监局、省建工学院的领导专家授课。各市建设部门分管领导和燃气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省批企业的主要负责人126人参加了培训班。通过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
三、进一步抓好燃气安全生产的工作思路
按照“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实现突破”的指导思想,结合全省燃气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力争实现“三个突破”,突出“五个重点”和完善“一套保证措施”,扎实推进山东的燃气安全生产工作。
(一)实现三个突破
一是在法规建设上实现突破。研究制定《山东省燃气管理条例》,争取省人大今年颁布实施,使燃气安全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条例》出台后,我们要抓好宣传、贯彻。
二是在制订标准,进一步清理整顿瓶组气化供气市场方面实现突破。目前全国尚没有关于瓶组气化供应系统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研究制订《山东省瓶组气化供应系统安全管理规定》和《山东省瓶组气化供应系统安全技术标准》,指导瓶组气化供气市场的清理整顿工作。
三是在加强国际性燃气技术交流与合作上实现突破。今年8月份,我们将会同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在青岛市联合举办国际燃气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同时召开天然气利用与管理国际研讨会和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的换届大会。这是我国燃气行业首次在山东举办国际性的盛会,将为提高我省的燃气企业知名度,吸引投资、扩大影响,加强燃气行业与世界对话和全国燃气界同行的合作与交流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突出五个重点,即突出抓好燃气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安全检查、安全培训、安全隐患整改。
一是在燃气安全管理上,理清思路、强化管理。当前重点要抓好燃气市场的清理整顿,明确清理整顿的目标、难点和重点,出重拳清理整顿城市燃气市场,健全组织机构,规范市场管理、严格资质审查、规范工作程序、进行专项整治。
二是在燃气安全使用上,积极推广使用户内燃气泄漏自动报警装置和燃气灶具熄火保护装置,积极推行燃气用户综合保险制度,搞好燃气安全使用的宣传活动,提高燃气使用安全的防范意识,确保燃气使用安全。
三是在安全检查上,重点检查企业建立安全设施的安全运行情况、安全隐患整改情况、用户安全使用燃气设施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是在安全培训上,主要对燃气生产、净化、输配、液化石油气供应、燃气器具等5大专业23个主要工种实行全员培训,统一职业范围、统一技能标准、统一培训教材、统一岗位证书,并抓好燃气行业管理人员、企业经理、安全处长及初、中、高级技能工人的培训。
五是在燃气安全隐患整改上,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将其量化,责任到人,千斤担子大家挑,人人身上有指标,分别包片,紧盯不放,严防死守,直至彻底解决。
(三)完善一套保证措施
一是机制的保证。即将竟争激励机制引入燃气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通过每年4月、9月各地对燃气安全工作的自查和省里组织每年11月份的拉网式大检查,以及我们平时了解的情况,及时掌握全省燃气安全管理的动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调动行业管理人员的积及性,对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存在问题的要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严肃处理,做到奖惩分明。
二是人才的保证。拟将建立全省燃气安全人才网络,形成核心层、紧密层、松散层的人才网络结构。特别是要聘请省外高层次燃气安全方面的专家来山东搞专题讲座,把国内外、省内外最先进、最前沿的燃气安全方面的知识、技术,向燃气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燃气安定管理人员传授,使之充电换脑筋,充分体现燃气安全方面的科技创新。
三是机构的保证。督促各地要建立燃气安全机构,争取做到有机构、有专门管理人员、政令畅通。
四是资金的保证。实行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在财政上积极争取一点,另一方面在技术服务上,发挥协会的优势,积极创收,为燃气安全工作经费作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