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危险化工品灾害应急自救常识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7月25日

  2.压缩气体和液体气体泄漏的处理:操作人员需穿戴防毒面具和手套,首先切断所有火源,关闭泄漏阀门,制止渗漏,用水喷淋关阀人员。打开通风设备,将泄漏气体送到空旷处排放或装配适当煤气喷头烧掉;
  3.易燃液体泄漏的处理;首先切断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及时将渗漏部位朝上,并送到安全通风场所,进行修补或掩埋。被污染地面用洗涤剂刷洗,经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如果是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注意用凉水冷却容器;
  4.易燃固体泄漏的处理: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用湿沙土覆盖易燃固体,扫集后送到空旷地点,掩埋或烧掉,或经稀碱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5.自燃物质泄漏的处理: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用湿沙土覆盖自燃口,扫集后送到空旷地点,掩埋或任其自行烧掉;或扫集后倒入水中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6.遇水燃烧物泄漏的处理: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用干燥沙土覆盖混合泄漏,扫集后送到空旷地点掩埋,或倒入大量水中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7.毒害品泄漏的处理:首先切断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用沙土或锯末混合泄漏的毒害物质,扫集后送到空旷地点掩埋,或倒入大量水中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对于有感染性的物质,一旦发现泄漏,一定要避免或减少接触包件,迅速通知公安部门或防疫部门;
  8.腐蚀性物质泄漏的处理: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对酸性腐蚀物,用碳酸钠溶液中和,并用大量水冲洗,或直接用大量水冲洗;对碱性腐蚀物,用大量水冲洗,或用沙土吸收,送到空旷地点掩埋;
  9.放射性物品的泄漏的处理:一旦发现放射性物质泄漏,应立即通知公共卫生部门和公安部门。
  常见化学灼伤的急救处理方法有哪些?
  当化学物质接触人体组织时,应迅速脱去衣服,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创伤部位,冲洗时间不应少于15分钟。清洗时要遍及所有受害部位,防止物质存留。对眼、鼻、口腔等的清洗尤其要迅速、仔细。对眼睛的冲洗一般用生理盐水或用清洁的自来水,冲洗时水流尽量不要正对着角膜方向,不要揉眼睛;也可以将面部浸在清洁的水中,用手撑开上下眼皮,用力睁大双眼,头在水中左右摆动。皮肤部位的灼伤,用清水冲洗后,可用中和剂洗涤,时间不要过长,然后用清水冲洗。完成冲洗后,应根据受伤情况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适当处理。
  生产装置初期火灾应如何扑救?
  当生产装置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在场操作人员应迅速采取如下措施:
  1.迅速查清着火部位、着火物及来源,准确关闭有关阀门,切断物料来源及加热源;开启消防设施,进行冷却或隔离;关闭通风装置防止火势蔓延;
  2.压力容器内物料泄漏引起火灾,应切断进料并及时开启泄压阀门,进行紧急排空;为了便于灭火,将物料排入火炬系统或其他安全部位;
  3.现场当班人员要及时做出是否停车的决定,并及时向厂调度室报告情况和向消防部门报警;
  4.发生火灾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对装置采取准确的工艺措施,利用现有的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进行灭火。若火势一时难以扑灭,要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措施,保护要害部位,转移危险物品;
  5.专业消防人员到达火场时,应主动及时地向消防指挥人员介绍情况。
  易燃液体储罐的初起火灾应如何扑救?
  对易燃液体储罐的初起火灾应采取如下措施:
  1.储罐起火,马上就会引起爆炸的危险,一旦发现火情,应迅速向消防部门报警,并向厂调度室报告,报警和报告中必须说明罐区的位置、罐的位号及储存物料的情况,以便消防部门迅速赶到火场扑救;
  2.若着火罐正在进行进料,应迅速切断进料,并通知送料单位停止送料;
  3.若罐区有固定泡沫发生站,则应立即启用;
  4.若着火罐为压力容器,应打开喷淋设施做冷却保护,防止升温、升压引起爆炸,打开紧急放空阀,进行安全泄压;
  5.根据具体情况,做好防止物料流散、火势扩大的措施。
  仓库发生火灾后的应急措施有哪些?
  对于一般仓库:仓库发生火警应立即按响火警警铃,同时向厂消防和总调度室或总值班室报告。若发现火势已经较大,应直接拨119报警。报警的同时,其它所有人员应立即停止其它一切工作,迅速投入灭火。往往开始几分钟最关键,行动越快,扑救的成功率就越高,损失也越小。在灭火过程中,应先用合适的灭火器具,不要贸然喷水,否则容易出现水冲、水泡,造成较大的物资损失。
  对于危险品仓库:发生火警应立即按响火警警铃,同时向厂消防队、总调度室或总值班室和119报警。报警的同时,根据着火危险品的性质,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灭火措施。在灭火过程中,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在消防人员赶到后,要清楚地向消防人员介绍起火品种和适用的灭火器材,指导消防人员进行灭火作业。危险品仓库发生火警,如不及时扑灭,危害往往很大,所以一旦出现火情,一定要做到行动迅速、集中力量奋力扑救。
  生产系统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1.紧急切断物料,放空设备或倒换到安全地点;
  2.临时修筑防溢堤,或挖沟使液流导向安全地带;
  3.启用消防灭火设备,或洒水降温;
  4.清除障碍物,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
  5.即时报警,成立临时防灾组织,抢救伤亡人员。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