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醚部针对现场施工改造项目多,施工人员多,地点分散,施工风险较大这一特点,利用“七想七不干”提示卡加强现场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求所有施工作业在开具相应作业票的同时,必须填写“七想七不干”提示卡,让每一个作业参与者,都成为安全管理者,自我管理、互相监督,让保证施工作业安全,成为委托方、作业方以及监护人员的权利与义务,当劳动保护用品配备不全时,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当安全保障措施不具备时,监护人有权力督促整改,为安全又设立了多道保障。
动力部结合生产特点,以污水处理装置内现场作业为动力部“七想七不干”工作重心,以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起重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和非常规操作为工作重点,针对这些作业,水净化一车间分别制定出对应的现场安全检查表,并且通过动力部安全展示平台特色活动进行推广;排水车间将中国石化报刊登图中“七想七不干”图片和内容剪下张贴在泵站值班室,更直观醒目警示职工牢记内容与遵守,并在施工作业推行的现场负责人制;水净化二车间采取对施工单位的“一日一卡一确认”等特色活动。
5 七想七不干”提示卡在实际作业、操作和大检修中的应用
炼油部2#加氢裂化装置液力透平出口没有单向阀,一旦发生故障不能立即关闭出口手阀,需要在出口处增加一个单向阀。2012年5月4日,承包商施工人员准备更换液力透平出口单向阀,在施工前车间安全总监与承包商负责人一起利用“七想七不干”提示卡对作业进行危害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作业中会使用到一种起重设备-倒链,存在着一定的起重伤害风险。随后到现场检查倒链,发现倒链已经损坏,内部齿轮磨损严重,但仍在使用。该承包商立即更换了符合安全要求的起重设备,因为严格按照“七想七不干”提示卡的要求进行事前落实危害识别,落实安全措施,避免了一次人员伤害事故的发生,安全的完成了这项施工作业。
2012年1月19日0:45,化工部大芳烃车间重整单元班长张浩在例行巡检前,与班组人员进行了“七想七不干”分析。当他检查到重整氢增压压缩机K-202B时,隐约听到很小的嘶嘶声,于是他戴好防毒口罩,对压缩机进行仔细地检查。由于K-202平台周围的噪音较大,漏点不易找到,但张浩同志没有放弃,趴在地上逐个法兰进行检查,终于在一级二号缸出口和出口缓冲罐连接短节的法兰焊口处发现了一个砂眼。张浩立刻向控制室报告了现场情况,车间立即组织人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处理,消除了一项重大设备安全隐患。
2012年5月24日,动力部水净化一车间含盐溶气气浮盖板检修,作业前根据检修内容车间与承包商利用“七想七不干”提示卡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估,确认现场可能存在硫化氢等有毒气体,采取了现场气体采样分析(分析结果不超标)、施工人员和监护人员全过程佩戴便携式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施工人员佩戴过滤式气体防毒面具等安全防护措施。在作业过程中,由于检修内容变更,需进入到含盐溶气气浮池内检修,检修内容及检修地点发生变更,涉及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车间与承包商再次按照“七想七不干”工作要求,重新对此项目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工作,办理进入受限空间手续,并在次进行监测,现场监测池内硫化氢气体浓度34PPM,超标将近4倍,同时原有安全措施不能满足要求,重新制定安全措施:安排强制通风,待硫化氢气体降到合格范围内,检修人员佩戴长管式空气呼吸器进入池内,圆满完成检修任务,避免了事故发生。
2012年是天津石化“检修年”,我们充分利用“七想七不干”提示卡这一工具,在各种作业前,特别是在各承包商中,结合每天作业前安全喊话活动,提前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确保检修安全。
炼油部以天津公司“安全标准化”活动以及“七想七不干”思想为指导,强制推进,固化成果,全面实施。将“安全标准化”活动以及“七想七不干”与安全喊话活动相结合。继续深入开展“平安工地”竞赛活动,按照“谁发包,谁负责”、“谁的地盘,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对承包商的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强化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
烯烃部在大修期间所有的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等高危作业前均由部室、车间负责安排作业的管理人员,组织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填写“七想七不干”提示卡,对“七想七不干”提示卡中的作业(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逐条进行分析,对各项安全措施逐条进行确认。例如乙烯车间五号炉做衬里作业时,通过危害分析分析出作业中可能发生高处坠落、吸入粉尘的风险,要求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带、安全帽、防尘口罩、搭设的脚手板要铺满等。通过填写“七想七不干”提示卡,避免了在作业过程中由于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或安全防护用品佩戴不规范而引发的事故。
热电部在2012年全停大修期间强化“七想七不干”提示卡的执行,要求在每一次检修作业或工艺操作前,相关人员现场对照“提示卡”中列出的各项风险逐条对照落实,确保作业风险安全可控,在为期40天的大修中共开具“七想七不干”提示卡1427份,未发生一起事故事件,为全停检修安全有序进行提供了坚实的安全基础。
动力部大修现场严格落实各项直接作业环节管理制度,将 “七想七不干”提示卡内容纳入到作业前“安全喊话”活动中,以各类作业票证、“七想七不干”提示卡、现场作业检查表为工具,以作业前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安全措施制定,作业过程中的HSE观察、第三方监理、安全监护、两级督查,作业后的验收确认为管理手段,进一步规范管理流程。按照“七想七不干”提示卡中“安全措施”的内容,将劳动防护用品的规范佩戴制成标准化展板,施工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前进行对照。
6 结束语
按照集团公司要求,结合天津石化特点,在实行一年多的时间里,特别是在今年设备停工大检修全部过程中,我们(含承包商)利用“七想七不干”提示卡对890余项特殊操作和2750余项现场作业进行了事前安全分析,识别危害,落实安全措施,确保了操作和作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