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是安全事故的多发领域,据统计,2002年矿山领域共发生事故5978起,死亡9047人,分别占工矿企业事故总起数和死亡人数的43.67%和60.62%。面对矿山领域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的形势,近年来,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分别开展了煤矿和非煤矿山的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对促进全国矿山领域安全生产形势好转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非煤矿山由于受地质赋存条件的限制,井下巷道分布多,作业地点非常分散,普遍采用多中段、多采场同时作业,采矿、掘进、运搬、运输多工序、多地点立体交叉作业,加之部分矿山管理者对井下通讯系统的作用重视程度不够,给井下通讯系统建设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井下矿山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对井下通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重视不够,有的矿山井下通讯系统比较落后;有的矿山井下通讯系统不完善;甚至有的矿山没有形成通讯网络。通讯方式只重视有线电话,忽视多手段的综合应用。
随着声、光和无线通讯等信息技术的长足发展,伴随着信息应用技术的成熟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已有很多技术可以在井下进行应用。但许多矿山由于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满足于原有的状况,没有对此引起足够重视,加之缺乏通讯专业方面的人才,致使井下通讯系统大部分还停留在单一的电话通讯时代。
一、井下通讯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先进的井下通讯系统能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当井下某处发现塌方、瓦斯、透水等事故前兆时,通过先进的通讯系统,可及时通知其它作业地点的工作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避免人身伤亡事故发生。
其次,先进的井下通讯系统能有效防止事故的扩大。特别是井下作业的矿山发生大面积的塌方、冒顶、透水事故后,先进、健全的通讯系统,可以有效地组织指挥所有井下人员按指定路线安全撤离,减少人员伤亡,降低事故损失。
第三,先进的井下通讯系统能有效、及时地指挥组织救援工作,提高救援效率。事故发生后,时间就是生命,救护人员早一分钟赶到现场,遇险者就多一分生存的希望。
二、井下通讯系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通讯网络布局重视井下长期固定作业地点,忽视相对移动大的作业地点。在井下,卷扬机房、变电站、水泵房等长期固定的作业地点一般都有电话,但在安全生产条件相对较差、危险性又较大的采场、掘进等作业场所由于生产周期短、移动性大,往往忽视通讯设施的安装架设。
2. 在通讯方向上重视自上而下的联络,忽视自下而上的联络。许多矿山的井下通讯是多部电话串接的,即点对面方式的。从其中任一部电话都可以打到地面,而从地面打往指定的井下某部电话则往往难以实现。所以,许多矿山在地面用电话找在井下某个工作面的工人很困难,更谈不上在地面直接、即时指挥在井下作业面的工人。
3. 通讯关系上只重视井上井下之间的纵向通讯,忽视井下各采场、各掘进作业面、各个天井等生产作业地点之间的横向通讯,而这些作业地点又恰恰是事故的多发场所。
三、井下通讯系统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修订矿山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对井下通讯系统建设提出规范化的标准。对不符合基本条件的井下矿山要进行强制性的整改,促其提高通讯设施的安全水平。
第二,应用系统化、网络化的理论,采取有效措施完善现有的通讯系统。有条件的企业必须保证从地面有两条以上的通讯线路通往井下,且不能分布在同一条竖井之中,可通过独立的钻孔向井下铺设主干通讯线路。地面与井下之间、井下各个作业地点之间、各个特殊岗位之间,都应布设双向、对等、交互的联络电话。不仅要保证点对面通讯,还要实现相当程度上的点对点通讯。
第三,积极推广现代通讯技术,实现多手段的综合应用。如:在井下适当位置布设无线信号转播、增强装置,为井下工作的指挥人员、安检人员、工段长、班长配备对讲机、报警器;在井下变电站、炸药库等重要部位,布设自动报警装置;在各作业采场和主要行人巷道,安装有线通讯装置;按适当的距离在井下醒目位置布置报警按钮;在重要危险源布置电视监视设备等。
总之,利用现代化的井下通讯系统,对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减小事故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相信,只要各矿山建设者和管理者对此引起足够重视,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矿山井下的通讯设施,就一定会使非煤矿山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