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公司整体工作部署,煤矿项目基建工程按计划缓建施工。为确保在缓建停工期间矿井安全,特编制本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一、矿井概况
矿井井田位于西翼之中段,行政区划隶属市,井田南北长约10km,东西宽约4~5km,面积约38.57km2。主要可采煤层为9-2、10、16-1、16-2四层,总厚度10.41m,以1/3焦煤、焦煤及肥煤为主。
矿井概算总投资24.07亿元,设计生产能力150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52.6年,采用斜井单水平开拓。 2015年5月重新划分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属高瓦斯矿井。首采工作面布置于9号煤层,设计采高3.2m,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截止2015年7月,井下已施工的巷道主要有主斜井(⊿22°)、一号副斜井(⊿22°)、二号副斜井(⊿6°,已施工2398m)、一号进风立井、一号回风立井、中央轨道大巷、中央胶带大巷、+920m水平辅助运输大巷联络通道、中央变电所、井底主水泵房、轨道斜巷、行人斜巷、主煤仓、11采区辅助运输上山、11采区皮带上山(已施工473m)、一号回风上山、二号回风上山、0901回风顺槽、0901运输顺槽、工作面开切眼(小断面未扩刷)及原9煤轨道大巷、9煤回风大巷、9煤胶带大巷等。按照公司的停工要求,对11采区四条上山进行了封闭,保留主斜井、一号副斜井、二号副斜井、+920m水平巷道、+870m水平巷道、一号进风立井(原一号回风立井)通风,井下主排水、供电、监测监控等系统正常运行。
二、主要系统现状
1、供电系统
矿井已形成了骆驼山煤矿35KV变电站一级供电系统,以风井10KV开闭所、主井驱动机房、副井提升机房、地面空压机站、地面箱式变电站、洗煤厂配电室、井下中央变电所、9煤变电所为主的二级供电系统,具体情况如下:
(1)一级供电系统
煤矿35KV变电站形成双回路供电,运行方式采用双回路分列运行方式:一回来自海南东地区变电站(352),线型为LGJ-240/7型钢芯铝绞线,供电距离10800m;另一回路来自110KV变电站(351),线型为LGJ-240/6型钢芯铝绞线,供电距离2700m。
(2)二级供电系统
风井10KV开闭所两趟10KV电源引自35KV变电站10KV不同母线段上,运行方式采用双回路分列运行方式,线路线型为LGJ-95/3型钢芯铝绞线,供电距离2700m。
主井驱动机房两趟10KV电源引自35KV变电站10KV不同母线段上,运行方式采用双回路分列运行方式,电缆型号为VJV22-10KV 3×150mm2,供电距离90m。
副斜井提升机房两趟10KV电源引自35KV变电站10KV不同母线段上,电缆型号为VJV22-10KV 3×50mm2,供电距离270m。
地面空压机站两趟10KV电源引自35KV变电站10KV不同母线段上,电缆型号为VJV22-10KV 3×70mm2,供电距离为110m。
地面箱式变电站10KV电源引自35KV变电站10KV不同母线段上,电缆型号为VJV22-10KV 3×50mm2,供电距离为580m,主要承担骆驼山煤矿行政福利设施和机修车间等低压用电。
井下中央变电所10KV双回路引自地面35KV变电站9108、9208高压开关柜,电缆型号为MYJV32-8.7/10KV 3×185mm2,供电距离1400m。
井下9煤变电所双回路引自地面35KV变电站9109、9209高压开关柜,电缆型号为MYJV32-8.7/10KV 3×185mm2,供电距离2100m。
2、主提升系统
主提升为DTL1400型带式输送机输送,运输能力1300T/h,最大带速4.2m/s,带宽1400mm,运输长度1902m,电控方式为变频器控制,电机功率3×1250KW。
3、辅助提升系统
副井提升系统采用JK-3.5×2.6/30E型单滚筒缠绕式提升机,钢丝绳直径为38mm,卷筒直径3500mm,最大提升速度3.62m/s,最大静张力170KN。主要承担人员、设备和材料的运送。按照斜井运输要求安装了防跑车装置,型号为ZDC30-1.5,共设置10档,对矿车运行状态进行自动监测、捕捉和制动。
4、通风系统
矿井目前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形成三进一回通风系统,即主斜井、一号副斜井、二号副斜井进风,立井回风,11采区四条上山分别构筑了密闭。其中一号立井装有2台FBCDZNO16(2×75kw)轴流式风机,一用一备,矿井计划风量为1500 m?/min,实际进风量为2500 m?/min,各地点风量、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5、排水系统
井底主排水泵房共安装5台MD280-65×7型主排水泵,两用两备一检修,沿副斜井井筒至地面敷设2趟φ245×10无缝钢管主排水管路。消防材料库临时水仓设置两台MD155-67×9型水泵,沿主斜井井筒至地面敷设1趟φ219×6无缝钢管排水管路。
矿井实际正常涌水量190.46m?/h,最大涌水量217.67 m3/h,工作水泵排水能力、检修水泵排水能力及工作和备用水泵总能力均满足矿井排水的各项规定。
6、供水系统
地面建有日用消防水池两座,单池容积为400m3,沿主斜井井口至五号联络巷口铺设一趟φ219无缝钢管,从五号联络巷口至9煤轨道大巷,铺设了一趟φ159涂塑无缝管作为井下的生产用水管路,在主斜井、副斜井井口至9号联络巷口各铺设一趟φ80内外涂塑复合钢管作为主副斜井内的消防洒水管路。
7、压风系统
压风机站共安装3台SE180A-8螺杆式空气压缩机,每台供气量为30.2m3/min,压力0.75MPa。井下主压风管路为φ219×6无缝钢管管路。
8、通讯系统
使用杭州北辰天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KT23型无线小灵通系统,按照现有巷道井下共安设基站22台。安装固定电话9部分别位于:井底车场信号硐室、井底车场候车室、中央变电所、轨道斜巷下部车场、猴车值班硐室、瓦斯抽放临时泵站、+920m水平辅助运输大巷联络通道、主煤仓上口、9煤变电所。
9、人员定位系统
使用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装备分院KJ236(A) 人员定位系统。依据《煤矿安全规程》、《AQ1048-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及公司下发的各类规程、规范的规定,井下共安设人员定位传输分站6台,人员定位读卡器22台,其中井口区域安设4台,可覆盖主、副井及+920水平巷道及硐室。
10、监测监控系统
采用重庆煤科院的KJ90NB型(光缆传输方式)安全监控系统,KJ90NB型安全监控系统主要包括地面中心站2台(一主一备),安全监控分站5台,传感器数量及安装地点符合规程规定,所有设备的电源符合用电要求。
井下4条上山已封闭,现井下只对中央变电所、9煤变电所、水泵房、主井皮带、回风立井等主要场所进行监测,共安设瓦斯传感器7台,一氧化碳传感器4台,水位传感器2台,烟雾传感器4台,温度传感器3台,负压传感器2台,风速传感器1台,主扇开停传感器4台,其他开停传感器10台。
三、主要系统安全保障
(一)供电
1、事故描述
用电过程中由于用电不当或设备本身存在安全隐患,人身触及裸露的带电导体和电弧,触及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构架时,都会造成触电事故,包括与正常带电部分接触触电,与漏电部分接触触电和没有与电气设备接触触电。电气设备所产生的电弧、电火花和危险温度引起的瓦斯或煤尘爆炸,电气火灾等,能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危及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预防措施
(1)矿井上下所有变电所必须配备专用电话,做到通讯畅通,保证调度指挥需要。要害场所必须有应急照明灯,调度总机及行政总机必须有备用电源,并保证能自动投入。
(2)矿井上下所有变电所必须配备高压绝缘鞋、绝缘手套:高低压验电笔,警示牌等安全工具,并定期做耐压试验。
(3)矿井上下所有变电所按规定配备灭火砂、灭火器,灭火器要定期更换。
(4)高低压开关过流保护、无压释放,必须灵敏可靠,并每年试验核对一次。
(5)井下变电所必须使用综合保护装置,定期测试、试验,确保灵敏可靠;信号、照明必须使用综合保护装置,每日由机电队按规定试验一次。
(6)井下高低压电缆要按规定悬挂整齐,不得遭受淋水和挤压、撞击;严禁悬挂在压风管或水管下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
(7)矿井上下接地系统严格执行《接地装置安装检验细则》,井下接地电阻每季测试一次,地面接地电阻每年雨季前测试一次,由机电动力科负责。
(8)矿井上下高低压开关、高低压电缆、变压器每年要做一次预防性耐压试验。
(9)矿井上下供电系统严格执行负荷审批制度,各单位需增加负荷时必须先向机电动力科写出申请,批准后持接电通知单和负荷审批单停电方可增加负荷。
(10)井下严禁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工作必须由专职电工进行;需在变电所停电检修时,必须填写停电申请单,经机电动力科、生产指挥中心批准,方可停电检修。
(11)高低压开关跳闸时,配电工可以试送一次,试送跳闸不准再送电:应及时通知用户检查线路或设备及时处理,并向生产指挥中心汇报。
(12)对于故障线路,变电所配电工应及时断开断路器,拉开隔离开关,锁死闭锁装置,并悬挂“线路故障,禁止合闸”警示牌。
(13)电工处理故障和检修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必须填写工作票,安全措施应有作业人员负责装设和拆除。
(14)低压线路故障处理和检修停送电联系,必须由专人到变电所进行停送电联系,认真填写停送电联系记录;否则,配电工不准进行停送电操作,禁止预约停送电。
(15)变电所以外的断路开关停电时,必须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示牌,并派专人看管,停送电专人联系。
(16)加强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检查,做到防爆设备检查台帐、电气设备检查记录、存在问题整改验收三对照。
(17)机电队按矿机电动力科下发的设备检修计划对副井提升机做好年检、月检、日检工作,运行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及时维护。
(18)出现事故及时汇报矿生产指挥中心,启动应急预案。
(二)主井提升
1、事故描述
运行过程中设备操作不当或设备本身存在安全隐患,人身触及设备、构架时,都会造成事故,包括输送带着火、断带、滚筒卷人等。
2、预防措施
(1)运转队每月对设备进行一次试运转,并做好相关记录。
(2)运转队按照矿机电动力科对设备的维护保养规定,运行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及时维护;坚持使用胶带输送机综合保护装置。
(3)使用好胶带在线监测装置,对胶带进行全面监测,如发现胶带内部结构发生变异超过规定的部位,要求立即处理。
(4)运转队按矿机电动力科下发的设备检修计划对主井提升机做好年检、月检、日检工作,运行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及时维护。
(三)辅助提升
1、事故描述
斜巷运输时,可能发生跑车、掉道、翻车等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行人违章蹬车或乘坐运输车辆等人身伤亡事故:下放车辆放飞车,造成车辆带绳跑车伤人:钢丝绳甩、打伤人事故。主要原因有:绞车司机、信号工、把钩工操作不当或违章操作;行人违章蹬车或乘坐运输车辆;设备不完好,轨道质量差,巷道变形严重,安全设施不齐全、不完善等;管理不当,环节线路布局不合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