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名称 | 操作破顶装置标准作业流程 |
适用工种 | 机尾岗位工 | 应用频次 | 高频次 |
相关事故案例 | 2019 年 8 月 26 日石圪台煤矿 22306 综采工作面,未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被掉落煤块砸伤。 | 重要危险源 | 1 项(标记☆内容) |
序号 | 流程步骤 | 作业内容 | 作业标准 | 危险源及后果 | 不安全行为 | 安全措施 |
1 |
☆检查作业环境 |
检测作业区队瓦斯浓度;
检查作业区域顶板状况;
设置警戒。 | 使用便携式瓦检仪检测电气设备周围 20 米范围内瓦斯浓度,达到 1%,禁止作业;
顶板无鳞皮、离层掉渣,煤壁支护完好;
确保作业范围内无作业人员。 | ☆1.未检测瓦斯浓度不能及时发现瓦斯浓度超限,在遇明火或放电时导致瓦斯事故;
2.未检查作业环境,未执行敲帮问顶制
度导致人员伤害 |
受限空间作业前,未检测作业环境气体浓度。 | 作业前,必须检查瓦斯浓度不超过 1%,如果瓦斯浓度超限禁止作业;
作业前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
|
|
|
| 1.作业前未检查液管及液管卡子,作 |
|
作业前确保液管完好无挂卡,液管卡子按标准安装到位;
作业前检查破顶装置的结构件和油缸,检查正常后方可作业。 |
|
|
|
| 业时液管爆裂或卡子飞出液管甩出导 |
|
|
|
| 1.液管无磨损,无漏液,无刮卡,液管卡子安 | 致高压液伤人; |
|
|
|
| 装到位无窜出; | 2.作业前未检查结构件,作业时结构 |
|
2 |
作业前准备 | 查各液管及液管卡子;
检查破顶装置结构件及油缸;
检查阀组、电磁阀。 | 破顶装置各结构件完好,无变形,各焊接点无开裂;
油缸无漏液自卸,油缸各销轴无窜出变形, | 件开裂导致破顶装置倾倒造成人员伤害;
3.作业前未检查油缸及销轴,作业时 | 用单腿销或铁丝代替液管U 型卡。 |
|
|
| 各别销安装到位无缺失; | 油缸销轴飞出,油缸自卸,导致设备 |
|
|
|
| 4.阀组无窜液漏液、电磁阀无卡阻,动作正常。 | 损坏或人员伤害; |
|
|
|
|
| 4.未检查液压系统完好状况,作业时 |
|
|
|
|
| 导致人员伤害。 |
|
|
|
|
1.煤机在机尾 30 架范围外割煤,关闭机尾红 | 支架未闭锁,作业时支架突然动作, 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
煤机在机尾割煤操作破顶装置发生强矿压事件造成人员伤害;
操作破顶装置,附近有人员未撤离导致人员伤害;
破顶作业时操作不当,损坏破顶装置;
操作破顶装置时,人员未佩戴防护眼镜合金头在碰撞中崩出火花,造成
人员伤害。 |
|
|
|
|
| 灯,闭锁端头支架; |
|
3 |
破顶作业 |
闭锁作业区域支架;
破顶;
拉移破顶装置。 | 2.破顶:
①操作电磁阀,使破顶装置对齐钢带或锚索或锚杆;
②操作电磁阀升起破顶油缸,每次使截割头深入顶板 200-300mm;
③反复操作破坏顶板; | 作业时闭锁作业区域支架;
操作破顶装置时必须保证周围无人员作业;
机尾工操作破顶装置 |
|
|
| ④将破顶装置复位; | 必须佩戴防护眼镜。 |
|
|
| 3.操作破顶装置拉移油缸将破顶装置向前拉移 |
|
|
|
| 一个步距重复破顶作业步骤。 |
|
4 | 检查破顶效果 | 检查破顶效果。 | 锚索、钢带、锚杆破坏;
顶板及时垮落。 |
|
|
|
5 |
收回破顶装置 |
收回油缸,将破顶调整至合理位置;
将破顶装置拉移至端头支架切顶线位置;
关闭破顶装置进液截止阀。 |
破顶装置油缸收回,不与其它设备、物体刮卡;
破顶装置拉移至端头支架切顶线位置;
破顶装置进液截止阀关闭。 | 1、破顶装置未调整到位,与其它物体发生挂卡、损坏设备;
破顶装置未及时拉回,顶板垮落埋压设备;
破顶装置进液截止阀未关闭,人员误
动作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坏。 |
| 将破顶装置位置调整至不与其它物体挂卡;
破顶完毕及时将破顶装置拉回;
使用完毕及时关闭进液
截止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