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小作坊的消防安全状况及技术防范改造措施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12月06日

  多层建筑物中设置的小作坊的防火分隔。为确保小作坊中住宿人员的人身安全,员工宿舍应设置在生产车间、仓库楼层以下,采用实体砖墙和混凝土楼板进行完全分隔,并设置独立的疏散楼梯。在设置防火分隔时,为确保防火效果,设在生产车间、仓库楼层以上的家庭住宅,通向疏散楼梯间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但在开展整治工作中,我们发现,小作坊中家庭住宅通往楼梯间的门大部分为实木门,此类实木门一般质量较好,密度较高,且防烟、防火性能良好,分析近年来发生多起火灾案例,均未发现家庭住宅有人员伤亡。如今年在谷饶发生的“5.21”火灾事故中,在一楼火势猛烈的情况下,由于二楼的实木门处于紧闭状态,二楼的房间几乎未见过火和烟熏的痕迹。故可对设置在生产车间、仓库楼层以下的家庭住宅采用防火性能良好的实木门,既容易被群众接收,又能起到良好的防火作用。

  建筑物内有天井、电梯井的小作坊的防火分隔。部分小作坊内设有天井,住宿场所与生产车间、仓库在天井部分未进行分隔,易造成烟气的蔓延扩散。2006年汕头市“5.19”火灾事故发生的建筑物因存在天井,且与生产场所未进行防火分隔,导致烟火迅速蔓延,造成13人丧生。因此住宿场所与生产车间、仓库不得通过天井连通,已连通的应采用混凝土楼板或实体砖墙分隔。为防止烟囱效应的产生,电梯井、管道井等竖井与住宿场所应采用实体砖墙分隔。

  (二)改造疏散楼梯,增设疏散楼梯和逃生出口。

  小作坊大多数是在家庭住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多为3-6层,仅设置一条楼梯,小作坊内设置的家庭住宅均进行了精装修,业主一般居住在此,要求全部搬迁不切合实际。为防止火灾发生时,烟火从生产部位蔓延到住宿部位,可在首层采用实体砖墙将楼梯间与其他部位分隔并直通室外。也可考虑在首层或首层通往二层的楼梯平台处采用实体砖墙和防火门将楼梯间进行分隔,同样可以起到阻挡烟火迅速蔓延的作用,为人员逃生自救赢得宝贵的时间。针对小作坊疏散通道数量不够,安全出口少的实际情况,应在防盗网上开设紧急逃生口,并配备消防逃生梯、辅助爬梯等辅助疏散逃生设施。

  (三)、增设必要的消防设施,有效控制扑灭初起火灾,及时报警。

  为提高住宿场所的安全系数,住宿场所同层及以下楼层的非住宿部位应设置简易喷淋。为检验简易喷淋装置对初起火灾的控制作用,笔者在“5.21”火灾现场首层安装了简易喷淋设施并进行两次燃烧实验,实验采用DN50的立管和标准喷头、DN30的金属集热板,水源采用天面水池,高差约15米,燃烧物采用袋装内衣废料,在点燃可燃物1分钟后一个喷头动作,喷水半径1.5米,有效地将燃烧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未引起第二个喷头动作,现场烟雾的浓度也随着喷头的动作逐渐变白。试验表明简易喷淋不仅造价低,安装方便,对面积不大的小作坊而言,控火控烟的保护效果非常明显。在谷饶整治的基础上,陈店镇的整治中,简易喷淋装置的设置在天面增加一台扬程25米的管道自动泵,进一步提高简易喷淋的作用。对于缺少公共水源的地区,可在天面设置高压水箱,必要时可增设加压泵,增加喷头的出水压力,到达良好的灭火效果。同时,楼梯间及住宿场所应设置独立式火灾报警器,住宿场所应设置电铃等警报装置。因为独立式火灾报警器的报警声音不大,设置在生产车间、仓库内无法确保住宿场所内的人员听到,因此独立式火灾报警器应设置在楼梯间及住宿场所,设置的位置一般为每层楼梯平台顶部和住宿场所走道顶部,同时要求设置电铃等警报装置,以便于发生初起火灾时能通知其他人员及时逃生。

  谷饶和陈店两镇小作坊的整治现已告一段落,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整治要求广大人民群众也普遍接受,此次整治较为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整治结合当地实际,注重实效。谷饶陈店两镇的小作坊火灾隐患整治为我市其他工业重镇小作坊消防安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小作坊建筑形式多样,楼层功能各异,生产经营的产业种类众多,因此在采取消防技术改造时,还应结合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产业特点,因地制宜进行改造,才能有的放矢,标本兼治的治理好小作坊的消防安全隐患。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