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附件故障率高,维修费用大
热媒炉辅机和附件故障率均较高,热媒泵等附件需经常维修,尤其是燃烧器、稳压阀需
从国外进口,配件购买困难,购置维修费用很高,使运行维护成本增加。
4 热媒使用时间较短,氮封系统密封不严
由于热媒炉氮封系统密封不严一直不能解决,导致氮封系统不能正常投用,由于热媒系
统的呼吸作用使膨胀罐与大气直接相通,造成热媒氧化老化,使用年限缩短;氮气灭火系统设计起不到炉膛着火时紧急灭火的作用。
5 热媒炉仪表控制系统技术落后
热媒炉仪表控制系统技术落后,达不到热媒炉操作运行规程的要求。热媒炉仪表控制系
统故障率高,工作不可靠,大部分热媒炉仪表控制系统为1990年安装时使用的手动控制方式,自动程度远远落后于现在生产的各类型直接炉,尤其在监测报警系统中没有联锁停炉保护,达不到热媒炉操作运行规程中自动联锁保护停炉的规定,使操作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6 实际负荷达不到规定要求
4650kW热媒炉配用风机风量为6976m3/h,对流室积灰问题无法解决,致使
助燃风量减少,燃烧负荷急剧降低,炉效下降。在投用初期尚能勉强达到设计有效负荷,但运行一段时间后,因热媒炉本身结构设计存在缺陷,热媒烟气换热器、空气/烟气换热器积灰严重,堵塞风道,助燃风量不够,有效负荷急剧下降,只能达到设计负荷的70%~75%左右,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
7 热媒炉炉管使用寿命短
热媒炉炉管使用寿命短,已到达使用期限。滑县站于2000年、新乡站于2001年、武陟
站于2002年分别发现热媒炉膛内有异常着火现象,经停炉检查,发现炉管腐蚀渗漏,长约1~3cm,均为环形裂纹。缝隙由内部产生,不断扩散至外壁,后因长期运行,炉管强度减弱,外部由于高温氧化腐蚀和低温酸雾结露腐蚀导致渗漏发生。热媒炉炉管在制造加工时是经高频自动焊接对口制造,并经各种检测手段检测,而发生渗漏部位炉管仅经手工电弧焊补焊,补焊组织较厚,导致该处炉管壁加厚,传热不均衡,容易产生局部过热,炉管强度下降,可发生爆管事故,因此热媒炉炉管使用寿命已到达期限,如再使用则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安全输油生产。
8 热媒炉原油(水)/热媒换热器腐蚀较快
各站4650kW热媒炉附属设施原油(水)/热媒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故障
率较高,对生产造成危害较大,目前已成为安全生产的隐患。
热媒烟气换热器壳体、空气/烟气换热器烟管使用2~3年即出现大部分腐蚀漏烟现象,致使助燃风量减少,燃烧负荷降低,炉效下降。原油/热媒换热器使用过程中发生数次管束腐蚀渗漏情况,原油漏入热媒系统,造成整台炉热媒全部报废,原油在热媒系统中加热后产生焦质,堵塞管路、换热器等部位,造成设备损坏,损失较大。中原油含盐等矿物质较多,极易在管束外表面沉积附着,降低换热效率,使热媒炉整体效率下降。同时为保证热力负荷需求,运行中使热媒温度达到260~280℃高温,加速了热媒的老化。
水/热媒换热器也发生数次管束腐蚀渗漏情况,水渗入热媒系统,造成热媒系统含水,在热媒系统中加热后产生爆喷等事故,造成设备损坏,损失较大。原油(水)/热媒换热器发生主要问题见表2。
表2 原油(水)/热媒换热器发生主要问题
加热设备的改造措施(4)
设备是实际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为了中洛线安全输油生产,应更新现有加热设备。中洛线今后运行可以为直接加热输送或加剂输送原油方式,更新设备应满足各种输送方式的负荷要求。因此对中洛线加热设备应尽快更新,选用华东石油机械厂生产的2500kW和5000kW直接加热炉用于中洛线输油生产,热效率达到90%,并配套增加各站采暖伴热用小型热水锅炉,用于生产伴热及冬季生活采暖,以保证输油生产的安全平稳运行,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维修费用,加强基础建设,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更新华东石油机械厂生产的2500kW和5000kW直接加热炉后,可明显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和运行效率,其炉型自动化程度较高,可与站控系统实现联接,便于加热炉的操作运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