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提高本安信息系统数据质量,积累安全管控有效数据。
1.本安信息系统选择项录入
(1)检查日期、班次一栏中,日期、班次选择必须与现场查处时间一致,录入日期为自动生成,根据本安信息系统要求,必须自查处不安全行为之时起24小时内录入。
(2)不安全行为一栏为选择不安全行为认定标准项,系统具有模糊查询功能,但不得只靠模糊查询选择标准,要在全面熟悉系统中人员不安全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认真对照选择。
(3)负责单位、责任区队必须是当事人所在单位和车间。不得随意选择,在查处当事人时,必须核实清楚。
(4)监管单位和监管责任人的认定,要严格执行《神东煤炭集团安全生产管理奖惩办法》有关规定。
(5)是否处罚栏为可选项,处罚标准执行《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奖惩办法》,不得随意改变。
(6)如果系统中找不到责任单位或当事人的名字时(造成系统中人员缺失的原因是由于公司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不能及时更新和不包括劳务用工所致),可手工记录,并责成所在单位及时补充数据后录入,不得加于他人。
2.本安信息系统键入项的录入
人员不安全行为详细描述一栏内,需填写当事人不安全行为的具体表现,即在某某地点发生什么不安全行为,具体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项中已有的内容,不需重复键入。如:日期、班次、当事人姓名等。
(2)选择标准时,标准会自动复制至人员不安全行为详细描述一栏内,键入内容时方便在此基础上修改,不得以标准代替详细描述。
(3)人员不安全行为详细描述中,仅限于当事人本人。
(4)人员不安全行为详细描述中,只能说明当事人的一种行为,如有两种或以上不安全行为时,要分两次录入。
(5)负责单位处罚金额一栏,为非必填项,若要键入数据,必须依据现行处罚标准执行,不得随意填写金额数据。
(6)矫正意见一栏内,所提出的意见有针对性,要具体。
三、不安全行为监督与考核
(一)明确责任,“九位一体”开展不安全行为监督和查处。
1.基层单位要建立“九位一体”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不安全行为职责分工、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要完善细化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落实各级管理人员查处不安全行为的责任。要明确对隐患和不安全行为的查处,不仅仅是安全管理部门的责任。
2.中心各业务保安部门在现场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要严厉纠察不安全行为,同时录入本安信息系统建立不安全行为信息档案。
3.要公开、公正地进行不安全行为查处,保证当事人的知情权,避免出现为完成查处指标而弄虚做假。
4.要多措并举,加强单岗作业区域和人员的巡查工作。如实行单岗作业人员定时向带班领导长汇报制度,带班班组要随时抽查岗位作业人员工作情况,避免发生睡岗及其它违章行为;实行单岗作业人员轮岗制。
5.要重点控制中夜班人员睡岗问题。采取措施减少岗位工的空闲时间、降低其嗜睡程度,减少、控制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如加大巡回检查力度;加强岗位点文明卫生管理,要求环境整洁、设备卫生、标识清晰,让岗位工行动起来,避免出现睡岗。
6.发挥带班车间主任、班长作用,对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关键作业工序和重要时间段,做好重点跟踪管控。
(二)加强挂钩考核,控制不安全行为发生。
1.基层单位要把员工不安全行为纳入员工绩效考核,要建立档案,作为当事人评先选优、晋级、劳务工转正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并与班组、车间、厂站及分管领导关联,从个人切身利益激发员工消除和查处不安全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基层单位要将不安全行为纳入车间、个人绩效考核中,根据已发生的不安全行为的风险等级,对应扣除考核分数,对不安全行为当事人进行考核。同时,将本班发生的不安全行为与班组长绩效挂钩,全月发生的不安全行为与所在单位一把手绩效挂钩。严格兑现奖罚,实现车间、班组对不安全行为的管理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
3.设立不安全行为曝光亮相台,通过对不安全行为人员当日曝光与月底集中公示的方式来警示员工;设置不安全行为举报箱,举报不安全行为发生人员,形成全员监管机制。
4.利用本安信息系统,对员工不安全行为进行积分管理,对积分较高的高危人群加大考核兑现力度。
5严格执行《神东煤炭集团安全生产奖惩实施细则》等相关制度,对不安全行为人员兑现奖惩。
四、不安全行为矫正管理
要做好不安全行为人员的矫正工作。对所有查出有不安全行为的人员,适时地采取恰当的方法和措施进行行为矫正,根据行为风险等级高低及行为严重程度分层次、有针对性开展引导、帮教和培训工作,避免重复发生不安全行为。
(一)发现不安全行为后,必须进行现场纠正。同时,要根据不安全行为等级,适时组织矫正培训;对发生重大风险等级不安全行为的员工,由单位安全分管领导亲自进行转化帮教,以提高培训教育效果;对于重复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人员,要强制待岗培训。
(二)基层单位要每季度召开不安全行为管理座谈会,及时了解不安全行为人员的思想动态,深刻剖析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原因,制定具体的管控措施。
(三)要把不安全行为矫正与员工业务培训相结合,通过员工技能的提升,减少发生不安全行为的可能性。
(四)各单位要互相借鉴不安全行为矫正中好的做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员工不安全行为矫正工作。如:
1.执行不安全行为人员积分管理办法,按照积分多少进行不同类型的矫正工作。
2.采用谈心引导、平等交流等形式,纠正员工对安全的错误认识,保证员工从根本上认知不安全行为。
3.给不安全行为员工观看不安全行为动漫和典型事故案例警示员工。
4.举办工伤人员和不安全行为人员“现身说法”教育活动,警示其他员工。
附件:本安信息系统常见错误或不规范数据纠正示例说明
1.“人员不安全行为认定标准”是判定当事人的行为是否为不安全行为的依据,可能涵盖多种具体行为,只要有其中某一种表现时,即可认定。但是在人员不安全行为具体描述时就要有针对性,不得简单复制标准,如:针对“迟到、早退”这一标准,若完全按照“迟到、早退”这样描述,就无法说明其行为究竟是迟到还是早退,如这两个行为都有,也应分开两条表述。再如 “车间穿高跟鞋、拖鞋、打赤脚”、“跟班人员提前下班或滞后上班”等标准,只要有其中一种表现,即可认定为不安全行为,并非完全与标准一致才能认定,所以一定要对具体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描述。
2.人员不安全行为必须针对当事人个体,不得用“部分、一些人”等词表述,也不需对当事人进行说明。如:“部分/一些/有的/个别人员××”,“今天××人……”、“你/我车间(单位/厂)××人……”、“贵/该公司××人……”、“该/一个员工××人……”、“责任人××人”。
3.人员不安全行为是指当事人现场表现出的可能导致伤害或损失的某种行为,录入时,详细描述要突出行为的具体体现。主要不规范现象如:“工作时间睡岗”,没有说明清楚在什么地点睡岗;“精神恍惚、疲劳上岗”,没有说明恍惚、疲劳的具体表现;“违章作业”,未说明是什么违章作业;“交接班时不履行交接班程序”,未表达出不履行交接班程序的具体表现,违反了哪些具体要求、哪些环节不规范;“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上岗”,未说明是什么工种特种作业。
4.不安全行为详细描述要说明行为表现环境。如标准“不戴安全帽”,这一标准是针对特定环境要求的,如果不是出现在特定现场很可能就不是不安全行为,所以在描述中应表述为“在××地点或做××事时不戴安全帽”。
5.不安全行为是指人的行为,而不是物和环境的状态。如:针对“驾驶灯光不全、喇叭不完好、制动不完好的车辆入井作业”这一标准,部分信息表述为:“××车灯光不全”,表述为物的状态,正确的表述应为:“驾驶灯光不全的××车”。再如:针对“防爆设备失爆后继续使用”这一标准,部分信息表述为“设备失爆”,“设备失爆”是“机”的状态,失爆后继续使用才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以应表述为:“使用失爆的××设备”。
6.在详细描述中加入解释性词句,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例如:“××行为属于不安全行为”、“被当班队长查住”、“在检查中发现”、“违反××规定”、“希望严加管理”、“对其进行严重(××元)处罚”、“要求立即改正”等等,对不安全行为的性质及导致原因进行解释,或先把不安全行为标准复制一下,再做具体描述。这类与不安全行为本身无关的语言都是多余的,反而增加了录入工作量。
7.语句表达错误或不通顺。如:针对“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这一标准表述成“高空作业应该系安全带”,把不安全行为,表述为安全措施。键入信息后不加检查,把“未系安全带”录为“为系安全带”等。
8.对人员不安全行为认定标准的理解不正确。如“串岗”原意为:“甲岗位人员未履行转岗手续到乙岗位上岗”。理解为:离开岗位到其它地点,与脱岗混淆。“参与违章作业”原意为:“管理人员不但不制止员工违章,反而与员工共同或支持员工违章”。理解为:凡是违章均属参与违章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