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危险源点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12月30日

  6、危险因素控制措施执行中有关人员的安全责任。

    (1)工作负责人负责组织或配合班长组织召开作业项目危险因素分析会,做到危险因素分析工作全面、充分。同时制定正确完备的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在开工前宣讲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并且检查“三卡”的各项措施是否得到正确执行,监督工作人员遵守《安规》,正确执行各项措施。

    (2)班长负责组织作业班全体人员根据作业情况召开危险因素分析会,做到危险因素分析准确、全面。负责审查危险因素控制措施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正确完善,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召开班前会,宣布讲危险因素分析和安全注意事项,对危险源点要强调只能做什么,绝对不能做什么;召开班后会,总结危险因素控制措施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要求。深入现场检查各作业点危险因素控制措施是否正确执行和落实。

    (3)工作班成员要积极参加危险因素分析会,对防范措施提出意见或建议。严格遵守《安规》,认真执行“三卡”的各项措施,不许可做的绝对不做,保证做到“三不伤害”。工作中,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要及时纠正作业班其他人员的违章行为。

    (4)施工队、项目部安监科等控制措施的审批人员负责组织制定危害等级高的施工项目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做到正确完备。开工前召开专门会议,布置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并且检查“三卡”的各项措施得到正确执行。要对所制定、审批的安全、组织、技术措施方案和危险因素控制措施是否正确、完备负责。深入作业现场监督检查安全、组织、技术措施和危险因素控制措施是否得到正确执行,及时纠正违章现象,对违章责任者提出处罚意见,并形成下一轮更高水平的指导和预控方案。  

  7、执行作业中危险因素控制措施的几点要求。

    (1)应熟悉和掌握作业项目危险源点的分析和确认,认真实施“三卡”。做到危险源点分析准确,措施严密,职责明确,并不断提高作业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2)制定的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必须符合《安规》、现场规程、专业技术工艺规程及反事故措施等有关规定,并要符合现场实际,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

    (3)为使作业危险因素控制措施能认真贯彻执行,防止走过场,班长、工作负责人、工作班成员和措施审批人员、措施执行人、监护人必须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做到责任到位,以确保作业全过程的安全。

    (4)参加作业的人员应持有安全资格证,实习人员和临时用工必须经安全教育和《安规》学习考试合格,对实习人员、临时工的现场作业要加强监护和指导。

    (5)参加作业的人员在工作中应严格遵守《安规》、专业规程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三卡”的各项要求,规范作业行为,做到标准化作业,确保人身、设备安全。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