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系统
|
评价对象
|
查证要求与方法
|
检查结果
|
评价结论
|
备注
|
上料系统
|
主皮带
|
1、设置防跑偏、防撕裂、防打滑、防堵料的报警及皮带测速、料位跟踪、安全拉线开关装置;
|
|
|
|
2、主皮带通廊上部加盖并带雨遮;
|
|
|
|
||
3、通廊两侧设立栏杆,高度大于1.2米。
|
|
|
|
||
振动筛
|
1、外露转动部分应设置防护罩;
|
|
|
|
|
2、出现异常情况,应能安全停车。
|
|
|
|
||
胶带运输机
|
1、皮(链)带机的首轮上缘、尾轮下缘及拉紧装置处,必须有防护罩;
|
|
|
|
|
2、皮带机必须设有能随时停机的事故开关和事故警铃;
|
|
|
|
||
3、皮带机头部必须设置因物料阻塞能自动停车的装置;
|
|
|
|
||
4、皮带运转期间,禁止人工清扫散料,禁止维修皮带托辊等运转设备。严禁从皮带上下方越过。
|
|
|
|
||
卷扬机
|
1、卷扬机室与高炉和桥上之间应设有过桥;
|
|
|
|
|
2、主卷扬机应有钢绳松弛保护和极限张力保护装置。料车(罐)应有行程极限、超极限双重保护装置和高速区、低速区的限速保护装置;
|
|
|
|
||
3、卷扬机运转部件应有防护罩或栏杆。
|
|
|
|
||
槽下供料系统
|
格筛
|
设立防开措施,格筛是否有损坏。
|
|
|
|
炉顶系统
|
溜槽传动齿轮箱
|
应设有检查和拆卸门,以便与检查和维修使用。
|
|
|
|
料罐
|
1、料车(罐)应用两条钢绳牵引,钢绳的选择及更换,应符合炼铁安全规程第4、21条要求;
|
|
|
|
|
2、料车(罐)应有行程极限、超极限双重保护装置和高速区、低速区的限速保护装置;
|
|
|
|
||
3、料罐上部应设有均压管接头并带法兰,并设备设有检修门和人孔。
|
|
|
|
||
阀门
|
1、阀箱应有检修拆卸门;
|
|
|
|
|
2、放散阀的阀体上设有人孔便于阀板及硅胶圈的更换。
|
|
|
|
||
炉体系统
|
高炉本体
|
1、炉顶至少应设置两个直径不小于600毫米,且位置相对的人孔;
|
|
|
|
2、高炉应安装环绕炉身的检修平台;平台应符合相关要求;平台与炉壳之间应留有间隙。渣口、铁口上方不得安设走梯。要有两个走梯通向炉身平台。
|
|
|
|
||
出铁场系统
|
主沟、渣铁沟及沟盖
|
渣沟、铁沟应有横跨用的活动小桥,撇渣器上应设防护罩。
|
|
|
|
环形吊车
|
处理铁口及出铁时,铁口正对面不准站人,炉前吊车应远离铁口。出铁、出渣时,严禁清扫渣铁罐轨道和在渣铁罐上工作。
|
|
|
|
|
泥炮与开铁口机
|
1、泥炮操作室应能清楚地观察到泥炮的工作情况和铁口的状况,泥炮室应有两个相对位置的出、入口通至安全地点;
|
|
|
|
|
2、泥炮应由专人操作,炮头必须完整。炮泥应按规定标准配制。根据铁口状况及炮泥种类,决定打泥量及拔炮时间。
|
|
|
|
||
摆动流槽
|
当发生马达故障或断气时,可以用手控进行操作。
|
|
|
|
|
热风炉系统
|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
换热器与作业人员交接处,应有有效的隔热设施。
|
|
|
|
吊车
|
1、吊车在运行的过程中,禁止人员从其正下方穿梭走动;
|
|
|
|
|
2、吊钩:要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有危险迹象如裂纹,应禁止使用;
|
|
|
|
||
3、钢丝绳:钢丝绳不得有扭转、绕结、压扁、弯折、偏移挤出等现象,卷筒上钢丝绳至少有两圈安全圈,且末端固定良好;
|
|
|
|
||
4、制动器:动作应平稳可靠。
|
|
|
|
||
喷煤系统
|
引风机
|
外置皮带传动部分,应有防护装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