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地质勘探安全检查表(山地工程部分)

  
评论: 更新日期:2021年06月20日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工程设计断面规格

1、工程施工前应进行设计,工程施工设计应有安全卫生内容

查阅资料


2、探槽长度以地质设计为依据,深度不应超过3m,槽底宽度不应小于0.6m;壁坡度:小于1m的浅槽小于900;1~3m的深槽750~800(松软土层600~700,潮湿、松软土层应小于550

现场考查


3浅井深度一般不应超过20m。断面规格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深度0~5 m的园井,直径为0.8~1.0m

深度0~10 m的园井,断面规格为1.2×0.8=0.96(m2

深度0~20 m的园井,断面规格为1.3×1.1=1.43(m2

现场考查


 

4斜井长度一般不超过300m,斜井高度不应低于1.6m,斜井倾角

一般应小于35。断面规格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深度0~30 m的断面规格为1.7×1.0=1.70(m2

深度0~100 m的断面规格为1.7×1.2=2.04(m2

深度0~200 m的断面规格为1.8×2.4=4.32(m2

深度0~300 m的断面规格为1.8×3=5.4(m2



 

5竖井断面规格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深度0~30 m的断面规格为1.6×1.0=1.60(m2

深度0~50 m的断面规格为2.0×1.2=2.40(m2

深度0~100 m的断面规格为3.0×2.0=6.00(m2

深度大于100m的断面规格为4.0×2.4=9.6(m2



6平巷掘进断面的高度不应低于1.8m。运输设备最大宽度与巷道一侧的安全间隙不应小于0.25m。人行道宽度不应小于0.5m。断面规格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深度0~50 m的断面规格为1.8×1.2=2.16(m2

深度0~100 m的断面规格为1.8×1.5=2.70(m2

深度0~300 m的断面规格为2.0×1.8=3.60(m2

深度0~500 m的断面规格为2.0×2.2=4.40(m2

深度0~1000 m的断面规格为2.0×3.0=6.00(m2



7、人工掘进探槽时,禁止采用挖空槽壁自然塌落方法

现场调查


8、槽壁应保持平整,松石应及时清除。槽口两侧0.5m 内不得堆放土石和工具



9、在松软易坍塌地层掘进探槽时,两壁应及时支护



10、槽内有2人以上同时施工时,应保持3m以上的安全距离



11、探槽应及时回填



12、井口应设置防护围栏,井口井壁应支护

现场调查


13、在井壁不稳定的砂砾层〃含水层掘进时,应采取止水、降低水位、加强支护措施



14、井下爆破,应采用电雷管,严禁采用导火索起爆



15、提升吊桶时井下应有安全护板,护板厚度不应小于50mm



16、作业人员升井、下井应配挂安全带



17、禁止乘坐手摇吊桶(筐)或沿绳索和攀爬井壁升井、下井



18、在山坡上掘进浅井时,应清除井口上方及附近的松石(土)。上下均有井位时,应先完成下部浅井后再掘进上部浅井



19、井口5m内不准堆放工具、物料和石碴等



20、拆除浅井支护时,应由下而上,边回填边拆除



21、完成地质任务后,浅井应及时回填



平巷

斜井

竖井

施工

22平巷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坑口岩石应完整、坚固;

②地处道路上方或陡坡的坑口,应有防护措施;

交通干线下部坑探施工,坑道上方覆盖岩体厚度应大于15m;

坑道穿过铁路、公路时,应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后,方可施工。

现场调查


23斜井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运输斜井应设人行道。
②运输物料斜井车道与人行道之间应设置隔墙;
③斜井井口应设挡车器、阻车器。

现场调查


24竖井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梯子间梯子倾角小于80°,相邻两梯子平台距离小于6m,梯子平台长、宽分别大于0.7m和0.6m;
 

②井口应设围栏、井口盖,井下应设护板;

使用吊桶升降人员,吊桶上部应有保护装置;

井下作业人员携带工具材料应装入工具袋;

⑤在井架上、井筒内或吊盘上作业,应佩戴安全带、安全带;

现场调查


25、凿岩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应采用湿式凿岩,并有防噪声、振动危害措施;

②凿岩前应做到四检查、四清除(即检查和清除炮烟、残炮,检查和清除顶、帮、工作面浮石,检查和清除盲炮,检查和清除支护不安全因素);

禁止戴手套扶钎子,禁止肩扛钎杆,禁止站在凿岩机钎杆下方;

④针对流砂层或突然涌水等地段应有安全措施。

⑤风动凿岩时应随时观察和检查压气胶管接头、机械联结部分。

⑥风动凿岩使用的储气罐、高压水箱等安全部件(压力表、安全阀等)应灵活可靠。

⑦电动凿岩时,巷道有瓦斯或煤尘,应选用防爆型电动凿岩机。

⑧电动凿岩机绝缘电阻应大于50兆欧,并安装漏电保护器。

⑨电动凿岩机操作人员应穿戴绝缘手套、穿绝缘胶鞋。
 

⑩禁止在坑道、浅井、巷道使用内燃凿岩机凿岩。

查阅资料

现场调查




26、放炮完毕,进入井巷工作面前应通风,并检查顶帮、支架是否安全,有无盲炮等惇况后,方准进行其他工序

查阅资料

现场调查


27、贯通爆破,两个贯通工作面相距15m时,应停止一方掘进



28、在沼气、矿尘或煤尘爆炸危险工作面放炮,应使用导爆管、瞬发电雷管和煤矿安全炸药



29、爆破作业地点有下列情形之一,禁止进行爆破工作:
①有冒顶或边坡滑落危险;
②通道不安全或通道阻塞;
③距工作面20m内风流中沼气含量大于等于1%,或有沼气突出征兆;
④工作面有涌水危险或炮眼温度异常;
⑤危及设备或建筑物安全;
⑥危险区边界上未设警戒;光线不足或无照明。

查阅资料

现场调查


30有下列情况之一,禁止采用导火索起爆:

①浅井、竖井、倾角大于30°斜井和天井工作面;

②有沼气或粉尘爆炸危险工作面;

③需借助梯子、绳索和台架点火的爆破;

④深井爆破。

查阅资料

现场调查


31、井巷空气成分按体积计,氧气应大于20%,二氧化碳应小于0.5%

查阅资料

现场调查


32、井下作业点空气粉尘含量应小于2mg/m3。入井风源空气含尘量应小于



33、井下风速:工作面应大于0.15m/s,巷道应大于0.25m/s;井下使用柴油运输设备时,工作面应大于0.5m/s,巷道应大于0.6m/s

查阅资料

现场调查


34、井巷施工应采用机械通风


35、风筒口与工作面距离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压入式通风不得超过10m;

②抽出式通风不得超过5m;

③混合式通风时,压入风筒不得超过10m,抽出风筒应滞后压入风筒5m以上。  


36、施工单位应配备检测仪器,定期测定井下空气尘毒含量


37、装岩作业前应敲帮问顶,做到“三检查”,即检查井巷与工作面顶、帮;检查有无残炮、盲炮;检查爆堆中有无残留的炸药和雷管

查阅资料

现场调查


38、巷道应开凿安全硐,安全硐间距20~25m



39、机车运输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瓦斯或矿尘爆炸危险坑道,应使用防爆型电瓶机车;

②使用内燃机车时,应有尾气净化装置;

③采用架线式电机车时,电线悬挂高度应大于2m,电线与顶板或棚梁距离大于0.2m。

查阅资料

现场调查


40、斜井和竖井提升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提升装置应有齐全的电气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

②提升系统应设定明确的声光信号。

查阅资料

现场调查


41、坑口应进行支护,支护体在坑口外部分不得少于3m

现场调查


42、破碎、松软或不稳定地层掘进,应及时支护


43、架设、维修或更换支架时,应停止其他作业44、回收平巷支架应由里向外进行,回收井框及斜井支架,应由下而上进行


45、坑口及交叉处支架应采取加强措施


46、在松软破碎岩层喷锚作业,应打超前锚杆预先护顶


47、坑口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水位1m以上。坑口上方应有排水沟或修建防水坝

现场调查


48、井巷排碴应避开山洪


49、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和接近水源可疑地段,应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原则


50、在掘进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出汗”、顶板滴水变大、空气变冷、发生雾气、挂红、水叫等透水征兆时,应立即停止工作,撤离井下


51、排水应根据水文资料和施工情况作出设计,确定排水方法和设备


52、涌水的井下巷道,应在井底开凿泵房和水仓


53、瓦斯或爆炸性粉尘井巷,应使用防爆型排水设备


54、井下供电电压应不超过380V

现场调查


55、井下供电应采用不接地电网,电气设备禁止接零

56、井下配电箱应设在无滴水、无塌方危险地点

57、井下电缆敷设应遵守下列规定:

竖井井筒电缆中间不得有接头;

平巷和斜井电缆悬挂应设置在风水管路另一侧;

电缆接地芯线不准兼作其它用途。

58、电气照明,运输主巷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7V,工作面照明电压不得高于36V

59、运输巷道每隔10~15m应安装照明灯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