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质量控制措施
1、护筒埋设:护筒即保护孔口壁,又是钻孔的导向,则护筒的垂直度要保证。护筒周围土要夯实,最好粘土封口。在上层土质较差时,将护筒加长至4-6m,提高护壁效果。
2、孔底沉淤控制:旋挖钻斗的切削、提升上屑的机理与常见回转钻进的正、反循环成孔的切削、提升形式完全不同。前者是通过钻斗把孔底原状土切削成条状载入钻斗提升出土,后者是通过钻头把孔底原状土打碎有泥浆循环带出土面。前者底部面缓,钻至设计高对土的扰动很小没有聚淤漏斗,所以要加强泥浆的管理,控制固相含量,提高粘度、防止快速沉淀、还要控制终孔前二钻斗的旋挖量
4、复测孔深及稳定液比重:为保证灌注桩质量,浇筑混凝土前,一要检查孔底泥浆的比重是否小于1.15,否则采取换浆处理:二要检查孔的深度,判断有否孔壁坍塌现象,若有用旋钻机清孔,达到设计深度后方可安装导管。
5、对导管的要求:导管在使用前必须作密封性检查,接头严密,不漏水、不漏浆。导管上料斗的体积,由桩径、桩长和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来确定,料斗体积应大些为好,确保首批浇筑混凝土的埋管深度。
6、浇筑混凝土的要求: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中间不得停顿。由于桩内混凝土不能振捣,主要靠混凝土的自重压密和混凝土的流动成型,必须控制好配合比,浇筑速度以确保混凝土质量,随时检查混凝土的塌落度。由于混凝土浇筑到顶时残留泥浆会与混凝土混合,则实际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高0.5m-1.0m,最后机械破桩头处理。
7、其他注意事项
⑴、成孔时,发生斜孔、弯孔、缩孔和塌孔或沿护筒周围冒浆以及地面沉陷等情况,应停止钻进,经采取措施后,方能继续施工。
⑵、钻进硬层,回次进尺深度太小,斗内钻渣太少时,可换用小直径筒形齿状钻斗,先钻一小孔,然后再用钻斗扩孔钻进,也可换用短螺旋钻进,然后再下钻斗捞渣,钻进速度,应根据土层情况、孔径、孔深、钻机负荷以及成孔质量等具体情况确定,在砂砾、砂卵、卵石地层中钻进时,为保护孔壁稳定,可事先向孔内投入适量粘土球,下入孔内的钻头,其底盘进渣口必须装闭合阀板,以防提钻时砂砾石从底部漏落孔内。
⑶、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桩顶不得偏低。
七、常见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1、坍孔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在钻进过程中,若发现护筒内水位骤然下降,钻进中钻杆回旋阻力增大,孔内反出液中颗粒突然增多,泥浆比重增大等现象,或钻进中无法正常加杆,钻头回不到原位,均可能存在坍孔。
预防措施:坍孔事故一般发生在松散地层,根据地层土性,在造孔过程中调整好与之相适的泥浆(采用泥浆护壁),护筒要埋紧、埋牢,底部与周围要用粘土捣实防止孔口坍塌,在松散层中钻进时,应控制好进尽速度,并加大泥浆比重,给泥浆护壁留相当的时间,终孔后宜保持一定的泥浆比重及水位,二清结束后应尽快进行浇注。
处理措施:一旦发现坍孔,立即停止钻进,查明坍孔部位后及时处理:增大泥浆比重,粘度以及孔内水头高度,同事以慢转轻压试钻一段时间,如发现坍孔继续,否则应停钻,向孔内投粘土球等进行回填,填至坍孔段1.5m以上,分段捣实后,在继续钻进或采用C15砼填孔后施工。
2、偏孔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造成偏孔的原因有:转机基础部坚实、基础硬度不均匀、地表循环系统不科学,钻机安装不平整,天车与桩中心不在同一垂直线上,钻机动转中振动过大,主动杆没有导正,钻具钢性小,加之钻进中转速过快,钻头没有导向装置(尤其深孔钻进),钻压大且不均匀、换径、换层或遇有较大坚硬石块,软硬互层段硬层顶面倾斜,操作部稳定等。
预防措施:
①施工前做好场地平整工作,钻机基础要夯实,碾压处理或现场全面实行硬地坪施工;
② 采用双腰带钻头,利于钻进有效地扶正作用;
③ 钻机就位必须做到对中、水平、稳固,天车中心,转盘中心与桩中心必须保证“三点一线”,钻进时要经常检查钻机平整度,主动钻杆垂直度,并及时校正。
④ 在砂砾层等坚硬地层中钻进时,宜采用抵挡慢速,控制进尺,优质泥浆,分级钻进;
⑤ 熟悉地质情况,认真参照成孔时收集的有关钻机技术参数,选择适宜的钻进参数。
处理措施:
① 因钻机原因造成偏孔,则应回填砼后,调整钻机,然后用慢速,小进尺进行扫孔;
②因软硬互层层面大角度倾斜造成偏孔,则应向孔内回填砼并捣实后,再进行扫孔;
③因硬石块或基岩层面倾斜造成偏孔,则应于该处灌注强度相当的混凝土,并待其达到相当强度后再重新钻进成孔。
3、孔内漏浆的预防及处理
预防漏浆需在钻进时过程中注意泥浆护壁,出现漏浆现场可以加大泥浆比重及粘度,或向孔内注入膨胀土、木屑等物进行堵漏。
4、堵管事故原因与预防及处理
① 隔水板卡在导管口:先提离管口,将隔水板安放正确;
② 导管封闭性差:检查导管连接处胶皮圈是否过度磨损,导管使用前先做气密性试验;
③ 混凝土离析:保证砼配合比与搅拌时间,另在级配中适当添加缓凝剂以延迟砼初凝时间,添加减水剂以增大砼和易性和避免其运输及灌注过程产生离析;
④ 操作不当:埋管太深,或插管动作过大,偏心将导管插入孔壁;
⑤ 一旦发生堵管,应尽快处理,按一串二抖三振动顺序进行,如未能振通,则立即把导管全部拔出,视事故原因定向处理;测定其浇注砼厚度;如混凝土厚度较小则把钢筋笼提起后重新下钻扫孔,然后进行后续工序;如混凝土厚度较大钢筋笼无法提起,无法扫孔,则应把导管内泥浆清理掉,加大水泥用量,重新进行初灌后,继续浇注,导管反复多次插捣使前后所浇混凝土很好接合。
5、防止钢筋笼上浮的措施
①在钢筋笼焊接时要注意,接头的钢筋不能侧向孔内,以防导管在复插过程中挂住导管连接处,随导管上升;
②在放置钢筋笼时,将钢筋笼顶固定或安装压杆,可防止钢筋笼上浮;
③泥浆比重不能过大,否则因浮力过大致使钢筋笼上浮;
④浇注混凝土时,导管埋深不能过深,致使孔内压力过大也会造成钢筋笼上浮;
⑥ 特别是混凝土浇注接近钢筋笼底部时,操作要慢,卷扬机做到轻提轻放,否则会伴随砼面冲击造成钢筋笼上浮。
6、掉管事故原因与预防及处理措施
①连接帽丝口损坏:这是发生掉管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下管时应仔细检查,一旦发现丝口损坏应及时修换或更换新导管。本工程采用全新导管浇灌。
②下管时连接帽没扣紧、使用垫叉时疏忽大意:经常教育职工严格按施工操作规程作业。
③提管钢丝绳断裂:每次下管前严格检查,发现异常马上更换。
④一旦发生掉管事故,立即调派钻孔负责人到现场亲自指挥,采用专用设备及时打捞,如经各种处理办法仍无效,该桩报废,只好上报监理公司及设计单位,请求对该桩的加固处理。
八、安全环保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设立专职安全员,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
2、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交底工作,进入工地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衣、防滑鞋、戴防护手套。
3、施工现场所有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工具配件以及个人劳保用品必须经常检查,确保完好和使用安全。
4、钻机钻进时,孔口人员应集中精力,钻具需要立悬或摆放时,必须牢固垫稳,操纵岗位不得离人。
5、随时检查桩施工附近地面有无开裂现象,防止机架和护筒等发生倾斜和下沉。
6、在危及人身安全设备旁设立醒目警示标志,严禁人员靠近跨越。
7、用电设备应派专人看管,应有良好的接地、接零和漏电保护装置,严禁带电作业。非电工不准随意拆卸或修理电器设备,对过路电缆应深埋或架空。
8、搬运钻杆或抬导管、钢筋笼应由专人统一指挥。
9、成孔后的孔口要设盖,成桩后的孔要及时回填,防止人、物掉入孔中。
10、废弃的泥浆、泥渣等应按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处理。
遵义富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