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2 警戒人员:重要通道口的哨卡,按规定的爆破时间,提前10分钟封闭道口。其他警戒,第一次警报信号发出后,警戒人员开始全面清场。爆破危险区域内的所有人员、设备全面清理撤至安全地方,或做好安全可靠的避炮防护。
2.4.5.3 警戒范围:主要指爆破区周围人员的撤离,有安全掩护体时,人员至少撤离150米,无安全掩护体时,至少撤离至300米以外。
2.4.5.4 警戒信号:采用口哨
[1] 第一次信号--预告信号:连续二次长哨声。所有与爆破无关的人员立即撤离警戒区,向警戒边界派出警戒人员;
[2] 第二次信号--起爆信号:连续三次短哨声。确认人员、设备全部撤离警戒区,具备安全起爆条件时,方准许发出起爆破信号,根据这个信号准许爆破员起爆;
[3] 第三次信号--解除警戒信号:(一次)长哨声。未发出解除警戒信号前,岗哨应坚守岗位,除爆破工作领导人批准的检查人员以外,不准任何人进入警戒区,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以发出解除警戒信号。
[4] 爆破时间:
露天:
上午7:00~11:30
下午14:30~18:30
2.4.5.5 警戒及起爆信号的发出,由爆破队现场指挥员实施完成。
若爆破现场出现异常情况,爆破现场指挥员通过对讲机立即通知施调部,施调部接通知后立即通知相邻标段及我方施工单位,延时或取消爆破。
2.4.5.6 因环境复杂、警戒范围广、难度大,在夜间、中雨、浓雾天、雷电和五级以上(含五级)大风等恶劣天气,均不得进行爆破施工作业。
2.4.5.7 爆破后,必须经炮工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由爆破现场指挥员发出解除警报。
2.4.6 瞎炮的处理
2.4.6.1 发现或怀疑有瞎炮时,应立即报告,并在其附近设立标志,派人看守,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4.6.2 处理瞎炮必须派有经验的炮工进行;
2.4.6.3 处理时,无关人员不准在场,危险区内禁止进行其它工作;
2.4.6.4 禁止掏出或拉出起爆药包;
2.4.6.5 瞎炮处理后,应仔细检查爆堆,并将残余的爆破器材收集起来。未判明有无残药前,应采取预防措施。
3 爆破应急预案
3.1 编制目的和适用范围
3.1.1 编制目的
为确保事故发生后,能迅速地展开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3.1.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项目部施工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责任过失造成的事故。
3.2 组织机构及职责
3.2.1 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应急响应小组组长: 张万亮 手机号:15378546401
应急响应小组副组长:于治茂 手机号:18284006830
应急响应小组组员:张伟杰、野战军、李尚俊、余皇建
3.2.2 主要人员分工
主要人员分工和职责如图1安全组织管理机构图。
图1 安全应急组织管理机构图
3.3 应急救援程序
3.3.1 事故报告与报警
重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发现事故应立即上报应急救援办公室余皇建18328173579,由余皇建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初步判断能力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了哪些措施及现场的控制情况;所需的专业人员和抢险设备、器材及急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交通路线、联系电话、联系人姓名等。
3.3.2 应急程序
具体上报程序为:现场第一发现人→应急救援办公室值班人员→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公司值班人→公司应急救援小组→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注:如果事情不严重,不需上报公司或上级有关部门。)
3.3.2.1 应急救援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现场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由组长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一旦启动应急预案,应急小组成员立即赶赴现场;
3.3.2.2 事故发生初期,事故单位或现场人员应采取积极自救、互救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指派专人负责引导指挥人员及各专业队伍进入事故现场组织抢险;
3.3.2.3 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救援救护,确定警戒区域和事故应急救援具体实施方案,布置各专业救援队任务;各专业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对事故情况做出判断,提出处置实施办法和防范措施;事故得到控制后,参与事故调查及提出整改措施;
3.3.2.4 保护事故现场。一是控制事故处置现场的出入口,保证事故救援工作能正常开展,防止外来人员干扰正常的处置工作;二是保证可能存在的犯罪现场证据不被破坏;三是在事故现场警戒线外围设立信息联系点,必要时设立新闻发言人,向项目部指挥部通报相关情况;
3.3.2.5 根据需要安排附近单位组织救援队伍,并在最短的时间到达现场。救援队伍要服从现场指挥,在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按各自分工开展抢险和救援工作;
3.3.2.6 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时,必须及时做出标志、摄影、拍照、详细纪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3.3.2.7 若进出现场道路被损毁,应当尽快恢复道路,提供抢险救灾物资和特种装备,并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由项目部或指挥部相关部门人员请求相关单位尽快恢复水电、通迅等有关设施,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3.3.2.8 事故得到控制后,由事故应急反应组长统一布置,组织相关人员、机构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3.3.3 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事故时的应急程序
3.3.3.1 一旦事故发生,现场值班人员在组织自救的同时,应通过手机、对讲机等通讯工具报告应急救援小组办公室,接到报警信息后,办公室值班人员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程序;
3.3.3.2 办公室立即通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并在副经理的领导下统一指挥救援行动;
3.3.3.3 指派小组成员联系医院,为救助受伤人员做好准备工作;
3.3.3.4 小组组长应立即组织救援人员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组织救援工作;
3.3.3.5 救援小组应及时将受伤人员送至医院进行救治;
3.3.3.6 当项目部无法处理事故时应及时请求业主单位给予援助。
3.4 应急物资、机械设备
配备相应的抢险机具及抢险材料,抢险机具及抢险材料不能挪用,并保证其状态良好。应急物资、机械设备如下表1:
表1 应急物资、机械设备表
编号 机具、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挖掘机 台 1 220型
2 装载机 台 1 50型
3 抽水机 台 4 100 m高扬程
4 发电机 台 1 200千瓦
5 千斤顶 台 2 400吨
6 堵漏灵 公斤 100
7 水玻璃 吨 2
8 碎石 立方 20 20~40㎜
9 铁锹 把 30
10 撬棍 把 20
11 抬杠 把 15
12 10 T自卸汽车 辆 5
13 编织袋 个 1000
14 钢管 根 200 Φ5cm、L6m
15 手电筒 把 50
16 干粉灭火器 个 30
17 雨衣 件 40
18 彩条布 ㎡ 800
3.4.1 常备药品
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带、氧气袋。
3.5 应急救援工作要求
3.5.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做好重、特大安全质量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和人员伤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3.5.2 制定方案,组织落实。保证本工程专业抢险救援人员、物资、设备、器材落实到位;设定并落实所需的外援单位。
3.5.3 熟悉预案、组织演练。各单位要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应急预案,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救援任务,并组织训练和演习。
3.5.4 重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真正做到反应敏捷、行动迅速、配合默契、救援有力,凡因救援工作不力,造成事故损失扩大的,按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3.5.5 重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服从指挥或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指挥。
3.5.6 在抢险救灾过程中紧急调用的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阻拦或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