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多种生产性职业中毒,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方面,现对职业中毒的综合防治措施浅谈如下:
1生产性毒物的来源与存在状态及进入人体的途径
1.1概念生产性毒物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和使用的毒物。
1.2来源生产性毒物可来源于多种形式,同一毒物在不同行业或生产环节中各有差异。
1.2.1来源于原料、中间产品(中间体)辅助原料、成品、夹杂物、副产品或废弃物。
1.2.2来源于热分解产物及反应产物,如聚氯乙烯塑料加热至160℃一170℃可分解产生氯化氢。
1.2.3化学物品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如磷化铝遇湿分解成磷化氢。
1.3存在状态固体、液体、气体或气溶胶。
1.4进入人体的途径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2组织管理措施
2.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2.1.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中毒防治工作负全责,或者配套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1.2制定职业中毒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2.1.3建立健全职业中毒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1.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2.1.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生产性毒物监测及评价制度。
2.1.6建立健全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2加强宣传教育对从事或将要从事接触生产性毒物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培训及在岗期间定期培训,使他们了解职业中毒易于防治、难于治疗的特点;了解可能接触到的毒物性质,对人体的危害,国家规定的接触限制,操作规程,防毒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职业中毒事故隐患的发现和报告办法等。宣传防毒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提倡技术革新,改善劳动条件。
3防毒技术的应用
采取相应的防毒技术措施,控制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的散发,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措施:
3.1以无毒的、低毒的材料或工艺代替有毒、高毒的材料或工艺,尤其是以无毒代替有毒是从根本上解决防毒问题的最好办法,例如使用无氰电镀、无汞仪表、无苯稀料等。
3.2生产设备密闭化,革新生产工艺.尽可能管道化,使用密闭的生产设备,或者把敞口设备改为密闭设备,尽量减少有毒物质外逸和散发。在生产条件允许时,尽可能使密闭设备内保持负压状态,并加强管理,最大限度地消除跑、冒、滴、漏现象。
3.3通风排毒。由于生产条件限制而设备无法完全密闭,仍有有毒气体或粉尘逸出时,就必须采取通风排毒措施来防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