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实施以来,浙江省职业病防治工作逐步走上了法治化轨道,全省开展了《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培训、监督检查、专项整治等多种形式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浙江省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0%以上,企业主认识不足,企业领导还尚未把职业病防治工作摆到议事日程,企业的自身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为切实落实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作者就用人单位职业卫生自身管理体系进行了探讨。
1用人单位职业卫生自身管理体系设计的理论依据
1.1职业病危害事故原因分析原理根据事故分析原理,造成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原料、设备、环境因素(经济相对落后、中小企业和非正规企业问题突出,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人的原因(安全意识淡薄,弱势群体、流动劳动者。职业伤亡事故60%~70%是由于职工违章操作和缺乏卫生知识所造成);管理的原因(职业卫生管理与服务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管理缺乏科学依据,随意性大)。据此,职业病危害管理与控制策略包括:危害识别、危害评价、危害控制、事故管理,在此过程中用人单位建立相应的自身管理体系。
1.2职业病危害控制策略和程序
1.2.1确定“关键点危害区域”了解企业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原料清单,索取化学品安全中文说明书、标签、标识及产品检验报告等);掌握职业危害的岗位及其程度(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与评价);编制一份全面的职业病危害清单。
1.2.2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实施建立职业卫生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订职业病危害控制实施计划和实施表;告知劳动者有关职业病危害信息:毒物信息卡MSDS,在工作岗位公布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设置警示标识、警告信号等;建立企业职业卫生检查和处理制度,并组织有效实施(包括生产车间警示标识、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通讯报警装置运行情况检查记录、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情况检查记录);劳动者的培训(包括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预防知识、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与维护等)与健康监护(上岗前体检、在岗期间体检、离岗时体检等);通过科学技改,完全可以有效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消除或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止职业病事故的发生。
1.2.3持续改进通过采取成功的行动,企业从职业卫生管理中获益,对拟采取的行动必须有常规监控,识别和消除实施障碍。
2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台帐的设计
2.1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台帐的基本结构
2.1.1确定“关键点危害区域”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档案(台帐之一),职业卫生监测档案(台帐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