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国内职业病调查及防治对策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5月22日

    我国是世界上职业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突出表现为病人数量大,发病率较高,经济损失太,危害面大,是威胁劳动力资源可持续发展、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2002年5月1日国家颁布了《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但其形势依旧严峻。本文旨在中国代表地区(深圳市、北京市、浙江省和湖北省)的职业病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我国职业病现状及原因,提出预防职业病的对策措施。
    1 职业病调查
    1.1 北京市
    随着北京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以经挤技术开发区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逐步替代了污染严重的传统工业。在2002-2003年,北京市发生职业中毒事故13起;新发尘肺病1061例,死亡449例;慢性职业病71例,急性职业病83例,死亡6例。截至2005年3月,北京市通过网上申报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达到1489家。皮革制造业、采矿业、装饰装修业、IT产业、微电子产业、生物医药等被列为职业病危害的重点行业。
    1.2 深圳市
    深圳市工业以电子、轻工、机械五金、纺织、建材、化工等为主。工人大多散是外来工,年龄小、流动性大、文化层次偏低。职业病危害因素,一是粉尘,包括矽尘、水泥尘、金属尘、棉尘、木尘等;二是化学毒物,多见于苯及苯系物、正己烷、三氯乙烯、二氯乙烷、三氯甲烷、酮、铅烟、氰化物等;三是物理因素,主要有噪声、高频和微波等。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市现有工业企业1.8万家,其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9080家。经济性质以涉外企业为主(93.1%),大部分分布在宝安、龙岗两区。职工总数近:300万人,其中直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人数26.77万人。1990-2004年底,共发生职业中毒332宗,中毒人数842人,其中死亡45人,造成经济损失约9000万元。
    1.3 浙江省
    浙江省共有企业53万余家,职工总教6861061人。据2003年统计汇总,涉及有害作业厂矿职工总人数1937439人,其中直接受害总人数483279人,体检率55.25%,职业病的检出率为0.73%。全省有现患尘肺病14969例。其中2004年共新发职业病874例,仍然以尘肺病发病最高(534例,其次是慢性中毒(231例),急性中毒54倒(死亡2人)。作业环境总监测率47.62%,合格率60.04%。其中粉尘的合格率为48.62%,化学因素71.16%,物理因素53.66%。
    1.4 湖北省
    潮北省2005年报告各类职业病共337例,较2064年减少136例。其中尘肺病230例;急性职业中毒18例,死亡5例;慢性职业中毒40例;物理因素及其他职业病49例。
    2 我国职业病现状
    2.1 职业病高发
    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职业病例以10万计(过去每年数以万计)。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2004-2010)中指出.我国职业病发病情况,仅报告数,年死亡率就以10%的速度增长,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而2002年全国GDP增长为8%,2003年,全国GDP增长为9.1%。2001年,报告新发职业病13218例,2002年新发职业病14821例。
    2.2 尘肺病猛增
    我国是世界上职业病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而尘肺病就占职业病发病总数的80%左右,相当于全球其他国家尘肺病患者的总和。据有关方面统计,2001年新增尘肺病10505例,占当年新增职业病总数的79.5%;2002年新增尘肺病12248例,占新增尘肺病总数的82.6%。尘肺病成了职业病的高发病种,且愈演愈烈,所占比例连年攀升,从“七五”期间的(1996年)最高比例只有69.7%,升至现在的80%以上。目前,我国尘肺病人累计近60万例,已死亡13万多例,每年因尘肺病死亡约几千人,现有尘肺病人44万余例,还有近60万的疑似尘肺病例。
    2.3 有毒有害场所点多面广
    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有毒有害作业的企业有50万个,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有2500万人。按照全国总工会的调查统计,接触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达3380万人,占工业企业职工人数的30%左右。另外,全国有1000万工人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其中约有1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疾病,每年发生中毒事故数百起。仅四川省就有职业危害场所10余万个,涉及职工百万余人,作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600余种。
    2.4 损失惊人
    据有关调查表明,每个尘肺病人的年诊疗费达1.2万元以上,这只是直接的损失.接直接损失与同接损失是1:10的惯例计,年损失达12万。如果仅仅按100万尘肺病人计算,间接损失高选1200亿人民币,相当于我国2003年GDP(116694亿元)的1%以上。

    3 职业病原因分析
    3.1 经济增长过快,安全投人不够
    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劳动用工制度发生了改变。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由于经费支持不足,设备老化,职业病防治的技术和能力严重落后。职业病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有些企业的防尘、防护工作跟不上去,缺少通风设施和排毒系统,对劳动者造成很大的伤害。
    3.2 安全监督力度不足
    职业病防治的法律制度尚未得到全面落实。从政府监管的角度看,职业卫生监管体制尚未完全理顺,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还不够健全,监督执法人员不足,检测执法手段和设备落后,信息渠道还不够畅通。一些基层地方政府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对企业监管不到位,甚至引起污染严重的企业、大量未经职业危害评价审查的企业仍在生产,危害源头设有得到有效控制。
    3.3 工伤保险待遇难以落实
    一方面职业病属于工伤,按常理,患职业病就应该享受工伤待遇,另一方面职业病患者享受工伤待遇又极其艰难.出现了如此尴尬局面。无论是《职业病防治法》,还是《工伤保险条例》都明确规定职业病属于工伤,应享受工伤待遇。但是,由于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没有职业病史档案等种种原因,致使职业病患者的工伤保险待遇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3.4 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劳动用工管理混乱,严重影响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治。职业病集中的重点人群是农村进城务工的流动劳动者,他们文化水平低,防范职业病的意识薄弱。而且,很多都未经过岗前培训便上岗操作,以至于成为职业病的高危人群。
    4 职业病防治对策
    4.1 预防致病因素与人群的接触
    4.1.1 依靠技术进步、工艺改良,利用“物”的因素预防致病因素与人群的接触
    这需要技术和实践部门精诚合作,努力探索切实可行、经济方便的生产装备和加工手段。比如最典型的尘肺病,为从源头上避免和减少工人和粉尘的接触,从最初级的由干式作业改为湿式作业,到现在用压力铸造代替砂型铸造等综合的防尘除尘措施。
    4.1.2 进行劳动卫生的科学管理,通过“人”的因素预防致病因素与人群的接触
    (1)真正落实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审查工作。
    (2)做好企业内部的日常卫生监督工作。
    (3)加强工会的劳动监督作用,可能的情况下,建立行业工会,充分发挥其专业劳动监督作用。
    4.1.3 加强劳动卫生观念,做好个人的精神防护
    (1)我国应参照发达工业国家,从法律法规的高度强制要求雇主重视职工的劳动卫生观念的培养,使每个雇员受到足够的与其工作相关的卫生培训。一旦发生职业病,应严格执行“无过错补偿”原则,即不管企业方有无过错,均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补偿。
    (2)职工个人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珍视自己的健康权益。如果企业提供了应有的防护设施和用品,由于员工自己不遵守操作规程或放弃个人防护而造成职业病的,职工个人也应承担相应责任。
    4.1.4 做好工作中的个人物质防护
    (1)正确选择台适的劳动防护用品。
    (2)确保劳动防护用品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防治法》第31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安全卫生培训,其中包括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
    4.1.5 改变个人不良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
    许多职业病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不良的工作姿势和生活习惯。如长期不注意人体工效学的原理,座椅偏高或者弓腰哈背的坐姿极易引起技术人员的颈椎、肩周疾病。另外,吸烟、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长此以往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更易受职业病的侵害,甚至诱发职业病。
    4.2 早期检测和控制职业病对人的有害作用
    (1)重视和加强职业病防治研究,要摸清各种职业病的发病机理、影响因素等,以便探索更有效、更经济的预防方法。
    (2)在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制定职业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截至目前,国家制订和公布了一系列劳动保护法规和数百个职业卫生标准,这些法规和标准,是做好劳动卫生预防和控制工作的依据。国家有关部门应重视,并不断地补充完善。
  4.3 做到早检测、勤检测,使职业病不发生或减至最低
  (1)对工作环境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评估,并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经常和定期检测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浓(强)度,并记录在册。及时了解有害因素产生、扩散、变化规律,鉴定防护设施的效果。
  (2)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并建立劳动者个人的健康监护档案。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