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中毒事故现场如何快速、有效实施院前心肺复苏术(CPR)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05月08日

近期发生的多起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造成大量人员的健康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教训惨痛。事故的发生有其一定的偶然性、必然性,作为气体防护的专业人员,当事故发生时,如何减少人员的健康损害、减少人员的死亡是其最高工作目标。本文仅从如何快速、有效地实施院前心肺复苏术(CPR——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方面来讲述如何将事故伤害降至最低。

1. CPR定义

心肺复苏术是指由于外伤、中毒、意外、低温、淹溺、电击和疾病等因素导致呼吸、心跳骤停时,采取的紧急重建和促进心脏、呼吸功能恢复,从而保存和促进及脑功能恢复的措施。

2. 神经系统缺氧耐受能力

正常体温时,中枢神经系统对无氧缺血的耐受能力最差。故在缺血缺氧时,最先受到损害的便是脑组织。但脑组织各部分的无氧缺血耐受能力亦不相同。大脑为4~6min;小脑为10~15min;延髓为20~25min;交感神经节为45~60min。

大脑缺氧耐受的时间是4~6min。因此,中毒事故发生后,应尽可能提高事故状态下各相关部门的反应能力;尽可能缩短事故状态下各相关部门的响应时间;救护人员应迅速赶赴现场快速、有效地实施院前CPR,提高中毒人员CPR的成功率。

3. 再灌注理论

对缺血组织再灌注是心肺脑复苏成功的首要条件,关键是尽可能争取在组织的缺血阈值时间内尽快恢复有效灌注。所谓有效血液灌注,要求血液必须达到维持组织细胞生存的最低血供(正常血供的25%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如在实施心肺复苏术时手法不标准,不能满足维持组织细胞生存的最低血供,则对组织细胞有害而无利,不但不能提供组织细胞代谢的物质能量,反而是将有害物质经血流输进了组织细胞。如灌注血流小于正常的10%,称为涓细血流,涓细血流受害最大的是脑细胞。有试验资料证实,滑细血流灌注30min的脑功能损害程度远较无血流灌注30min时严重。

现场快速实施CPR对于心肺脑的复苏成功是首要的条件,但是必须要实施标准、有效的CPR。应配备高效、安全的便携式现场急救设备;对于车间装置的操作人员、气体防护站及医疗急救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4. 心肺脑复苏的具体实施

目前分为三期9个步骤:

第一期: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分为A(airway);畅通气道;B(breathing):人工呼吸;C(circulation)人工循环3个步骤。

第二期: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 ALS)。除继续BLS外,分为D(drugs);药物和输液;E(ECG):心电监护;F(fibrillation treatment):室颤治疗3个步骤。

第三期:长程生命支持(prolonged life support, PLS)。此期继续加强监护与生命支持,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最重要的是脑复苏。分为G(gauge):病情评估,评估病人救活及恢复生活和工作能力的可能性;H(human mentation):脑复苏;I(intensive care):加强监护3个步骤。

基础生命支持(BLS)是现场实施CPR的关键,它是迅速识别和采取措施,通过CPR从外部支持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血液循环和通气。

气体防护站在石油、石化两大化工集团中,目前承担的是事故现场人员的救护、现场的急救。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承担应急救援小分队的职责。工作内容定位后,必须为工作的顺利、及时完成配备相应的装备。

1. 气防人员个人防护装备

气防人员在进入事矿现场前,要佩戴一定的防护装备,在完全保护好自己后,才能进入事故源区进行人员的救护。

个人防护装备分重型内置式防护服、重型外置式防护服、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隔热服等。

个体防护装备是事故现场实施急救的必配硬件。

2. 现场实施CPR的便携式设备

目前医院急救小分队,现场的CPR实施依靠氧气袋、人工实施心肺复苏,所以,气体防护站要配置便携式CPR实施设备,以便及时、有效、快速地实施CPR。

目前便携式CPR设备有美国产萨搏1007型心肺复苏机、日本夏普产心肺复苏机等。功能比较完善、技术比较先进,可在现场条件下及时、快速、有效地实施给氧、心脏按压、吸引。操作简单,效果较好。

现代化、科技含量高的器械,是事故现场快速、有效、准确地实施CPR,提高CPR成功率的硬件条件之一。

3. 配置获取医疗急救(EMS)救护人员资质的救护人员(气防人员)

硬件是基础、是条件,救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关键,二者缺一不可。救护人员要经过医疗急救(EMS)专业技术培训,取得上岗资质。

4. 气体防护站专用车辆

专用车辆为搭载现场实施CPR的便携式设备、气体防护人员个体防护器具,及时快速赶赴事故现场的交通工具。

目前,我国产的现场救护专用车辆的配置还没有实现标准化。应针对服务领域特点,制定标准化的现场救护专用车辆配置,为及时有效地实施现场救护、运送过程的监护、应急处置提供硬件保障。同时,对于石油、石化特殊行业而言,标准化的救护专用车辆的器材配置,对于中毒人员能够快速、有效地实施院前CPR、入院前的全程医疗监护、提高院前实施CPR的成功率,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个体防护设备的快速操作技能

对于配置的各种个体防护装备,如重型内置式防护服、重型外置式防护服、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隔热报、要制定相应的佩戴使用规程,严格按照佩戴规程执行。在安全的前提下,应能快速、熟练地佩戴。在战术演练中要注意缩短佩戴使用时间。

平时的战术演练中对佩载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需要时间定在30s内,重型防护服佩戴需要时间定在2min内。相应时间越短,反应能力越强,气体防护人员就能及时快速地进入事故源区,对中毒人员实施CPR。

事故救援队伍自身安全的保护,是实施事故现场救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2.便携式CPR设备的快速操作技能

经过医疗急救专业培训的气体防护人员,对于现场使用的便携式CPR设备,要保证正确、有效、快速地操作,必须按照制定的便携式CPR的操作规程实施。各个班次的气防人员要熟知性能、操作规程,熟练、准确、快速操作,对中毒人员在安全区域或在运送医院中不间断、及时、快速地实施有效的CPR。

硬件的配备是条件、基础;软件的升级、提升是现场CPR实施成功的关键要素。要抓好战术训练,突出训练效果。

1. 基层单位人员培训

在基层进行培训,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培训率要达到95%以上;强制性实施;教材统一规范;建立专业人员培训队伍,培训后必须考核(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二方面);培训过程有痕迹管理。

2. 有毒有害气体、蒸气的毒性知识培训

按照公司编写的职工培训相关教材,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基层单位的操作、管理人员分层面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现场存在、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蒸气的毒性知识、和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及树立正确的态度。防止产生谈毒色变或麻痹大意二种极端化的认识。

装置的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操作、巡检,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3. 个体防护和急救技能的培训

目前,必须克服知识的强制灌输单一形式,要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优势,进行多样、感性、直观的技能培训。

必须克服老师尽心尽责、被培训对象不动手的现象。技能培训中,要突出被培训对象,必须要求每个受训人员进行防护技能的实际操作。这些实际操作有:简易呼吸类防护器具的现场制作;评估环境状况,如何选择适宜的呼吸防护器具;各类个体呼吸类防护器具的正确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便携式报警仪表的正确使用,现场如何快速、有效实施院前的CPR等。

事故现场的人员疏散、事故现场的中毒救护、事故现场的泄漏物处置都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个体防护技能。

培训后,如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在第一时间,车间的操作人员应能快速将中毒人员脱离事故源区,在安全区域快速、有效实施现场CPR,为专业的救护人员赢得宝贵的时间,为中毒人员的CPR的高成功率创造条件。

4. 效果评价

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从事故预案的实际演练中,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目前,各单位都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各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日常性演练、不断修订和完善成为安全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中,不断提升现场实施CPR的快速性、有效性、才能提高现场实施CPR的成功率。

1. 基层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经过相关专业的培训后,按照基层单位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演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中进行实际操作,改进部门之间的不协调性,提高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性,逐步提高基层单位应对突发事故的反应能力,缩短响应时间,对中毒人员得以快速实施CPR。

事故发生后,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程序,迅速组织实施预案中各项程序内容。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快速将中毒人员从事故源区脱离,在安全区迅速实施CPR,尽可能缩短大脑缺氧时间,为专业的救护人员赢得宝贵的时间,为提高CPR实施的成功率创造条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模拟演练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事故现场操作人员的自救、互救的技能。

2. 气体防护站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气体防护站日常在战术训练时,要以战时的快速、准确、有效为训练标准,战术训练要以实战为目的,高标准、严要求,只有做到训练多流汗,才能取得战时少流血。

个体防护器具的佩戴要按规程程序严格执行,限定时间;气体防护专用车辆必须 24h处于临战状态、100%完好状态;接警后,在考核时间内,以第一时间的速度赶赴现场;现场便携式CPR设备要快速、准确展开,随时实施CPR。

3. 医疗救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在心肺脑复苏的ALS和PLS即第二期和第三期中分别有:D(drugs)药物和输液;E(ECG)心电监护;F(fibrillation treatment)室颤治疗;G(gauge)病情评估,评估病人救活及恢复生活和工作能力的可能性;H(human mentation)脑复苏;I(intensive care)加强监护6个步骤。医疗的救护优势在这方面就体现出来。

医疗救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根据企业的常见有毒有害气体、蒸气造成急性中毒的临床救治原则,以心肺脑复苏三阶段中的9个环节为主要内容进行演练,增强临床处置急性中毒的能力,提高中毒人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

4.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协同演练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网络中各部门在事故处置中的作用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事故的处置过程涉及到很多环节,各个部门在事故处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