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氰化物中毒防治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5月11日

 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属一级危害毒物,即极度危害毒物。

  氰化氢(HCN)为五色气体或液体,有苦杏仁味,相对密度为0.69,熔点为-14℃,沸点为26℃,自燃点为538℃,爆炸极限为5.6%~40%。易上升扩散,可均匀地弥散在空气中。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其水溶液为氢氰酸。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着火。温度达到50~60℃可在痕量碱的催化下引起聚合。与乙醛能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

  ,与水、水蒸气、酸雾接触反应产生高毒氰化物烟。氰化氢是合成氰化物的主要原料,也是很多氰化物化学合成中的副产品。此外,煤气、煤焦炉气、高炉气及高炉气水洗液中也常含有很少量的氰化氢。

  氰化钠(NaCN)为白色易潮解的结晶状粉末,熔点为563.7℃,沸点为1 496℃,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有足够的酸性,会使其溶液释放出氰化氢,遇热、湿气、酸引起反应而易着火。在450℃时可与亚硝酸盐或氯酸盐融熔并引起爆炸。

  氰化钾(KCN)为白色易潮解的结晶体,有微弱的苦杏仁味,溶于水、甘油,微溶于乙醇。遇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湿气会渐渐分解。加热分解会放出剧毒的氰离子和氮氧化物烟气。

  接触氰化物的作业:电镀、金属表面渗碳以及摄影;从矿石中提炼贵重金属;化学工业中制造氰化物、草酸、活性染料;制造塑料、高级油漆、有机玻璃、人造羊毛、合成橡胶等。

  氰化物是剧毒物质,工业卫生容许浓度为(换算成HCN,皮):0.3mg/m3。口服50~100mg氰化钠或氰化钾,或吸人高浓度氰化氢(300m8/m3以上),可于1~6s钟内不出现任何症状而立即昏倒,2~3min内呼吸停止,像触电一样迅速死亡。氰化钠与氰化钾遇酸迅速生成氰化氢气体弥散在空气中,经呼吸道吸人,这是生产中引起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正常工业生产中发生“电击样”死亡的事故不太常见。氰氢酸液体可直接经皮肤吸收。有机氰化物除由呼吸道侵入外,经皮肤吸收也很重要。当外界气温高或伴有体力劳动时,可促进吸收。

  氰化物的急性中毒大部分是由事故或误服造成的。如果不是很快死亡。中毒过程根据症状可分为四期:前驱期,呼吸困难期,痉挛期,麻痹期。表现为眼及呼吸道刺激、恶心、心慌、神志模糊、痉挛、感觉消失直至死亡。轻度的急性中毒会出现:乏力、头晕、轻度黏膜刺激症状。

  慢性中毒:有人认为氰化物在体内代谢快,不易蓄积,所谓慢性中毒是反复急性中毒的结果。另一种意见,长期接触一定浓度氰化物,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和运动肌肉酸痛及心跳徐缓、肝脾肿大,近年来还发现可使甲状腺功能低下。

  氰化氢及金属氰化物、氰气(CN)和它的卤素衍生物以及某些腈类(如乙醇腈),析出氰离子速度很快,属于高毒类,而一些氰基的络合物及某些腈类(如β-羟基丙腈),不容易析出氰离子,属于低毒类。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