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心理学理论在HSE中的应用——应用安全心理学进行HSE管理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05月06日

安全心理学应用于HSE管理中,我们应重视每个人的心理特征分析,捌 注意做好非安全心理特征人员的转化工作,根据统计资料分析,在施工作业中人的心理状态,可以按照心理特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活泼型。表现为反应灵敏,适应性强,精力充沛。一般年青人、男同志、技术熟练者属于这种类型。

b)冷静型。表现为头脑清醒,善于思考,工作细致,行动准确,一般中年人、女同志属于这种类型。

c)急躁型。表现为反应快、胆大、遇事求成心切、工作草率,一般情况下有一定技术的男同志,属此类型。

d)轻浮型。表现为喜欢轻举妄动、顾此失彼、工作忙乱、不重视学习,新工人中这种类型较多。

f)迟钝型。表现在反应迟缓、动作呆板、判断能力差,一般智能低的属于此种类型。

在事故的统计分析中,a)、b)两种类型事故发生率较低,可以称为安全型。所以各级领导需要在培养人的全过程中,通过教育、作风培养、体育锻炼、文化娱乐活动做好心理状态的转化工作,特别是要认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对进行危险作业的人员,应尽量选配安全型的人员。

2) 加强心理品质的锻炼,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感觉、思维、注意力、行动的协调和

连贯、反射建立、反应能力等,这些素质都可通过培养得到提高,所以各级领导应将这些内容纳入全面培养每一个劳动者的计划之中,在组织学习技术以及实际工作中,注意对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

3)重视危险、单调、重复作业从员的心理疲劳。从管理上采取调整工作与休息时间、增加工作中的提醒次数等措施,在技术中设法改进工艺。此外,进行一定的模拟试验,统计分析不同人员心理疲劳的极限数值,寻找一些防止人为失误的具体针对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4)加强和改进安全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