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管理慎用“超常规”

作者:王祝立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5月05日

    安全生产持续平稳的基础是各项制度的逐项落实,而制度的逐项落实,除了靠职工在现场作业中的自觉外,干部的现场把控和平日的教育、指导也是关键之一。

    实践一再的证明,安全的稳固是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缺少了哪一项或哪一方面失去作用,都有可能出现令人遗憾的后果。

    如何确保这两个方面作用的有效发挥?一是干部管理职能的切实发挥,好人主义、漂浮作风、惰性管理等现象必须远离;二是考核的公平公正,对发生安全问题的责任者一视同仁的对标、对规考核,而不应有亲疏薄厚之分;三是职工的自保意识的加强,只要职工人人都能做到自己确保自己的安全,那整体的安全也就有了保证,平日的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有一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那就是对安全“超常规”的管理方法。遇到防止或发生安全问题,特别是重大的安全问题,就启用比一般常规制度高一格的标准进行奖励或惩处,以造成一种氛围或环境,引起干部职工对安全的警觉。

    使用这种“超常规”方法,在一定的范围、一定的阶段和一定的环境下,切实能起到激发、警示和震聋发馈的作用,但从长期的安全管理来看,实应慎重使用,尤其是慎重经常使用。

    安全出了事,肯定是在管理、现场作业或职工思想情绪等方面出现了问题,致使各项安全规定成为一纸文字而已,说白了就是个落实问题,如果不把落实过程中的黑洞堵塞、障碍排除,越是在管理上、要求上、考核上加码,往往越适得其反。

   “超常规”方法的弊端之一,会使干部职工安全压力加大,思想负担增加,极易形成逆反心理;弊端之二,会使各项规章制度在非“超常规”下被削弱,影响日常情况下的制度落实;弊端之三,会使干群之间的关系趋于紧张化,“超常规”方法的执行者是各级干部,被执行者包括干部,但主要的还是一线职工,加码考核引起职工的反感是必然的,势必会加重干群关系的阴影。

    鉴于此,在安全管理中,还是慎用“超常规”为好。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