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推进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10月13日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最大隐患。把握安全生产规律,强化全员安全意识,规范全员安全行为,对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稳步好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推进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煤矿安全问题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重点焦点,是由于煤矿企业具有与其他行业不同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煤炭地理位置较为特殊。煤炭是由几千万年乃至几亿年前生长在地面的植物,因地壳的下沉与上升,长期受到地热地压作用以及细菌的分解和侵蚀而逐渐形成。煤炭深埋于地下,决定了职工开采是在地下而不是在地面。
  
  煤矿工作环境十分复杂。与地面相比,井下作业是高强度、阴暗、潮湿(或高温)的环境,伴有通风不良、煤尘、瓦斯超限的危险因素存在,特别是深部开采的高瓦期矿井,发生安全事故的机率相对较高、风险性较大、后果更严重。
  
  煤矿生活环境比较偏僻。煤炭资源一般在大山深处,决定了矿工要远离都市工作,甚至在穷乡僻壤生活。如重煤集团松藻矿、贵州一些矿井等。由于工作任务重、时间紧,或者经济上的原因,矿工到外面开眼界、见世面的机会不多。
  
  煤矿安全要求相对更高。煤矿特殊环境决定了对安全要求要更高些、更严格些。如对设备防爆防潮的要求等;如对职工禁火、须携带自救器的要求等;如对管理制度“一通三防”(通风、防尘、防火、防瓦斯)、安全调度的要求等。
  
  由此可见,煤矿的特殊性决定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应突出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和职工行为规范化、习惯化,以确保煤矿长治久安,而安全文化正好可以担当这一重任。
  
  推进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就是要在企业普及正确的安全心态、规范的安全行为、特有的安全管理文化,包括健全制度,强化管理,心态和行为培养等。只有高水平的全员安全素质和企业整体安全素质,才能充分保障职工安全与企业健康发展。煤矿安全文化的主体是职工,安全文化素质、安全观念、安全行为等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安全第一”意识的导向、安全计划的安排、安全奖惩办法和保障措施的制定、安全培训的实施、机器设备引进以及各项活动的开展,都必须围绕和突出“人”这一根本主体对象。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路来构建安全文化主体。
  
  推进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要培养良好的安全心态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心态安全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相对应,心态安全是安全文化的基础。因此,培养煤矿职工的心态安全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安全思想教育对象要广。井下职工是思想教育的重点,对他们的教育培训不可或缺;辅助职工要为一线职工服务,安全教育也要常抓不懈;企业管理者由于其不同角色定位,所起到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永荣矿业公司创新安全活动方式,在矿长和分管安全的矿长当中开展安全知识考试和竞赛活动,安全意识从领导抓起,这种做法在职工中反映较好,值得推广;此外还要把家属作为教育对象。使大家对煤矿安全有特别的认识,形成“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的自保、互保、联保意识,以利于建立安全长效机制。
  
  安全思想教育力度要大。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法制、责任、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并从哲学、文学、美学、艺术等多角度对全员进行安全文化渗透。针对煤矿安全的共性和特殊性,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充分阐释煤矿安全文化,大力传播煤矿安全知识,系统宣传煤矿安全法规和各种规程,唤起煤矿职工对安全生产的渴望,从根本上提高职工的安全认识和安全觉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