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重视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企业员工安全工作的积极性调动,要靠安全管理人员的挖掘和引导,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企业可以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安全工作搞得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反之要进行物质惩罚。也可以搞评选安全标兵、安全之星等安全活动,对入选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调动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第七,要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建立企业安全文化的保障机制,确立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中心的安全责任体系,确保安全文化建设得到人、财、物的支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安全管理队伍,把安全文化教育活动搞的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职工安全素质的高低与安全管理者的方法也是有直接联系的。以前,管理者抓“三违”更多依赖的是批评教育加经济处罚,但指望仅仅通过经济手段来杜绝“三违”现象是不现实的。尤其是有的管理人员在执行制度过程中方法简单粗暴,很容易使职工感情上受到伤害,进而对安全管理人员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使经济处罚的有效作用大打折扣。为了增强管理效果,管理者应该在严格执行钢性制度的同时,注重柔性管理方法的使用。让职工群众生活在充满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之中,养成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则的良好习惯。
第八、注重硬件的保证作用。硬件即企业为预防事故而使用的各种安全设施以及工作环境达到本质安全的作用。生产场所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风险,它们直接影响工作班人员的安全。应将其控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使人、机、环境处于良好的状态。硬件的保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保证工艺过程的本质安全,主要指对生产操作、质量等方面的控制过程;②保证设备控制过程的本质安全,加强对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③保证整体环境的本质安全。主要是为作业环境创造安全、良好的条件。
第九、用亲情搞好安全文化教育。所谓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应该适应员工内在需求、改变老生常谈的教育模式,注重采用柔性的情感投入。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人的感情因素深深地渗透到行为中,影响着行为目标、行为方式等多个方面。每一名职工都拥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安全管理者只有注重情感投入,采取亲情教育法,把情感融入安全管理,深入了解、沟通和激发职工的内心情感,才能在管理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于细微处见真情”,更能感化人心,以便和谐一致,团结协作,促进安全管理,消除管理中的抵触情绪,从而进一步增强全体员工的凝聚力,使其劲往一处使,在和睦的氛围中实现安全生产,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第十、实行全方位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就是对人的作业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制定出企业职工作业行为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建立切实可行的新型管理模式,不断学习安全理论知识,加强岗位安全技能培训,改正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不规范、不正确的操作方法。创建企业文化就要把有效的工作方法贯穿到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必须党、政、工、团等各部门齐抓共管,一丝不苟,严格要求,将安全管理辐射到企业生产的各个角落。推行制度建设,建立详尽的安全制度、法律和法规,加大业务培训和警示教育的力度,做到有法必依。因此,我们要增强安全责任意识,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从细节做起,抓好安全基础工作,从根本上确保企业实现本质安全。我们要自上而下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网络,进一步增强各级、各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并将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安全工作要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一种日常管理、考核、责任追究等环节组成的运行机制。推进安全风险管理朝自觉化、规范化、制度化、群众化方向发展。强化危险源的标示和挂牌工作,把安全检查评价的动态管理和日常管理相结合。以今年全国“安全生产月”的宣传、教育、咨询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营造基地安全文化氛围,强化群众参与安全管理的意识,通过演讲、演示性教育、安全法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各项活动,让群众充分理解“安全为我,我为安全”的道理,从生活的点滴做起,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发状态,确保基地的安全、稳定,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