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效能,有序的实施救援,尽快控制事态发展,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公司员工和附近居民的健康、安全。
1.2 编制依据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XX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危险物质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
《剧毒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03第2号);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GB 5081-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急性毒性初筛》(GB 5082-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 5083-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易燃性鉴别》(GB 5084-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GB 5085-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 5086-2007)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2007)
《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2002);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1.3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XX市XX有限公司在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等过程中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和应急救援。
1.4 应急预案体系
本应急救援预案由总则、公司基本情况、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应急救援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信息报告与通报、应急响应与措施、后期处置、应急培训与演练、奖惩、保障措施、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应急救援实施、附录组成。
1.5 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企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企业和其它企业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2 基本情况
2.1单位概况
XX市XXX有限公司成立于X年X月,公司位于XX区化工园区,占地面积X亩,现有员工X人。主要从事各类无机、有机-无机、生物有机等系列高、中、低浓度复合肥的研发与生产。现已形成X万吨/年有机无机复合肥的生产能力。
⑴企业名称:XX市XX有限公司
⑵法定代表人:
⑶生产地址:XX区化工园区北环大道8号
⑷行业类别:农林类
⑸组织机构代码:
⑹企业规模:小型企业
⑺产品方案:复合肥、生物有机肥、无机肥
⑻设计能力:XX万吨/年
⑼劳动定员:XX人
2.2 地理位置
公司位于XX区化工园区XX号,东接XX公司,西邻XX玻璃厂,北眺XX火车站,南望热电厂。园区化工大道、XX大道皆可直达厂区。距离XX区主城区km,上距XX市主城区公里,下至XX公里;已形成水路、铁路、公路、航空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条件优越,区位优势独特。
2.3自然条件
⑴地质条件
公司在区域地质构造上,位于走向北东的X向斜南东翼,岩层走向由北向南,岩层倾向南面,倾向352°,倾角5-8°,区内无断层通过;地质构造简单,结构稳定。地震基本烈度Ⅵ度。
⑵气象
XX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主要气候特征是:气候温暖潮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有冬暖、春早、夏旱、秋绵雨、多云雾、少霜雪的气候特点,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气温:年平均气温在18℃,元月最冷,平均6.7℃,7-8月最热,平均30-32℃,最高气温41℃,最低气温-3.7℃。
降雨:年平均降雨量1243毫米,降雨多集中在5-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70%,夏季多大雨和暴雨,最大年降雨量1635毫米,最大月降雨量712毫米,最大日降雨量175毫米,历年最长连绵降雨日144天;如2003年5-8月降雨量达985毫米,占年均降雨量的83.4%。
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81%。
风向:年平均风速0.7米/秒,最大瞬间风速33.3米/秒,年静风频率68%,主导风向NNW。
云量:年平均雾日38.2天,雾日冬季最多,占全年雾日的50%。
气压:气压在992.4毫巴之间,历年最高气压1020.3毫巴。
雷击天数:38天。
⑶水文
厂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存在;厂区处于单斜坡地带,地表为弱透水的粉质粘土,大气降水后绝大部分沿斜坡排入就近地下管网,向下渗入补给地下水量甚少,地下水赋存条件较差。地下水向南侧排入长江,地层渗透系数为0.0016m/d,地下水埋深为12.5-23米之间,渗水量为5-30m³/d;环境水主要为雨水,无腐蚀性;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2.4公司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
公司主要物料的特性参数见表2-1
序号 | 化学名称 | 相对密度 | 沸点℃ | 闪点℃ | 饱和蒸汽Kpa | 爆炸极限V% | 燃烧性 | 毒性 | 水溶性 | 危险性类别 |
1 | 尿素 | 1.335 | 135 | — | — | — | 不燃 | 无毒 | 易溶 | — |
2 | 磷酸一铵 | 1.803 | 190 | — | — | — | 不燃 | 无毒 | 易溶 | — |
3 | 硫酸钾 | 2.95 | 1067 | 1689 | — | — | 不燃 | 低毒 | 易溶 | — |
4 | 氯化铵 | 1.527 | 520 | — | — | — | 不燃 | 低毒 | 易溶 | — |
5 | 氯化钾 | 1.987 | 770 | — | — | — | 不燃 | 无毒 | 易溶 | — |
6 | 硫酸 | 1.84 | 338 | — | — | 难燃 | 有毒 | 易溶 | 腐蚀品 | |
7 | 液氨 | 0.82 | -33.35 | — | 25/16 | 易燃 | 有毒 | 易溶 | 毒性气体 |
表2-2公司仓储容量与实际仓储量
序号 | 化学名称 | 仓储容量m3³ | 实际仓储量m3 | 备注 |
1 | 尿素 | 2000 | 500 | |
2 | 磷酸一铵 | 2000 | 500 | |
3 | 硫酸钾 | 2000 | 500 | |
4 | 氯化铵 | 2000 | 500 | |
5 | 氯化钾 | 2000 | 500 | |
6 | 硫酸 | 894 | 15 | |
7 | 液氨 | 260 | 10 |
3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
3.1环境风险识别
⑴物质危险性识别
我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料涉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化学品,为液氨和浓硫酸。有害物质物理特性、危险性和毒性见表6.1-1。
表3.1-1 主要危险物质的特性一览表
特性 | 氨 | 浓硫酸 |
分子式 | NH3 | H2SO4 |
分子量 | 17 | 98 |
外观及性况 | 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 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 |
熔点(℃) | -77.7 | -10.5 |
沸点(℃) | -33.35 | 338 |
闪点(℃) | - | - |
燃烧性 | 易燃 | 不燃 |
爆炸上/下限(V%) | 25/16 | - /- |
溶解性 | 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 与水混溶 |
相对密度(水=1) | 0.82 | 1.84 |
稳定性 | 稳定 | 稳定 |
危险性类别 | 毒性气体 | 酸性腐蚀品 |
燃烧爆炸性 | 与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 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
毒 性 | LD50:350mg/kg(大鼠经口) LC50:1390mg/m3(大鼠吸入) | LD50:2140 mg/kg(大鼠经口) LC50:510mg/m3(大鼠吸入) |
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 | 30mg/m3 | 2mg/m3 |
⑵危险源识别
①生产过程
我公司生产设施涉及危险物质的为液氨和浓硫酸输送管道、氨酸管式反应器。管道、管道接头、阀门接头因腐蚀、震动等原因发生破裂而泄漏,潜在危害为泄漏中毒、火灾、爆炸、腐蚀。
②储存过程
贮存单元涉及危险物质的潜在危险功能单元为液氨储罐和浓硫酸储罐。
液氨储罐内液氨以管道(DN50,压力1.17Mpa)输送方式进入液氨蒸发器气化为氨气,经管道(DN150,压力0.8Mpa)输送至氨气缓冲罐,再以管道(DN80,压力0.8Mpa)输送至各车间,在输送过程中存在管道破裂、阀门损坏及人为操作不当造成泄漏事故的风险,潜在危害为泄漏中毒、火灾、爆炸。
硫酸以管道(DN50)直接输送各车间,硫酸管道、管道接头、阀门接头因腐蚀、震动等原因发生破裂而泄漏,硫酸泄漏产生大量硫酸雾,潜在危害为中毒、灼伤、腐蚀等。
3.2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在单元内达到和超过《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临界量时,将作为事故重大危险源。
我公司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为液氨和浓硫酸,各危险物品储存量见表3.1-2
表3.2-1 重大危险源辩识表
危险单元 | 名称 | 容积 | 储量(吨) | 储存压力(Mpa) | 临界量(吨) | 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 |
贮存区 | 硫酸 | 硫酸罐V=450m3 | 650 | 常压 | -- | 否 |
液氨 | 液氨罐V=130m3 | 66 | 30℃1.17Mpa | 10 | 是 | |
氨缓冲V=15m3 | 9kg | 0.8 | 10 | 否 | ||
生产装置区(管道、反应器) | 硫酸 | 0.99 | -- | 否 | ||
液氨 | 0.61 | 10 | 否 |
从表3.2-1可以看出,我公司液氨贮罐构成重大危险源。使用硫酸为98%的浓硫酸,对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无硫酸临界量,因此不属于重大危险源。
3.3环境风险评价
我公司液氨在厂内的储存量超过临界量,构成重大危险源,且液氨具有易燃性和爆炸性。故根据要求确定本项目的环境风险防范等级为一级。以厂区液氨罐泄漏为中心,周围5km范围。范围内主要人口集中居住区调查结果:
人口:厂区周围5km范围内居民、农户约10万人,主要是XX移民片区。
社会关注区:项目范围内的敏感点和保护目标主要包括:居民点、学校、江北水厂、火车站等。其中有学校4所,医院1所。水电校1500人,XX职业学校2700人,XX第三医院XX分院300张床。
4 组织机构及职责
4.1指挥机构设置
⑴成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公司董事长任组长,生产质量部部长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XX、XX等组成。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生产质量部,日常工作由生产质量部兼管。
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应急救援指挥成员职责及分工
①总指挥(组长):负责指挥协调整体的应急救援;
②副总指挥(副组长):具体负责抢险、抢修、救护、供应、事故通报、安置工作的指挥;
③行财部:协助副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报告、通报和事故处置工作;负责事故现场通讯网络和对外联系;负责疏散、隔离工作的指挥。
④生产质量部: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监测工作;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工作;必要时可代表指挥部处理相关事宜。
⑵发生重大事故时,以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⑶协助救援组织:行财部、物流采购部、销售部等相关部门。
4.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指挥部职责
领导小组(指挥部)负责受理辖区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报告,调查事故原因,污染源性质及发展过程,立即作出应急处置措施反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辖区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及其处理情况;组织辖区内重大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事件的现场监察、监测及处理;领导环境监察应急小组的应急处理工作。
环境监察应急小组由办公室和安全科组成。负责应急事故的现场调查、取证;提供应急处置措施建议;协助有关单位做好人员撤离、隔离、和警戒工作;立案调查事故责任;做好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任务。
具体职责
⑴组织制定环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⑵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⑶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⑷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⑸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⑹明确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⑺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⑻接受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领导指令和调动,接受安监与环保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⑼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⑽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4.3专业队伍的组成及职责
⑴抢险抢修队
队 长:
组成人员:
职 责:
①抢修队接到通知后,迅速集合队伍奔赴现场,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切断事故源;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修指令,迅速抢修设备、管道,控制事故,以防扩大。
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预测管道泄漏部位,进行计划性抢修,并进行封围、堵等抢救措施的训练和实战演习。
⑵消防队
队 长:
组成人员:
职 责:
(1)消防队接到报警后,消防队人员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具,赶赴事故现场。
(2)现场指导抢救被困人员,消除危险物品,切断事故源,并开启和使用现场消防装置进行灭火。
(3)按规定对消防器材、消防栓、灭火器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4)有计划的开展灭火预案演习,熟悉消防危险目标的灭火预案和消防器材的使用。
3.通讯联络队
队 长:
组成人员:
职 责:
(1) 通讯队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厂指挥部及有关人员,确保电话畅通。保证指挥部处理事故所用电话迅速、准确无误。
(2)根据指挥部的指令下达应急预案处理事故的指令,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4.医疗救护队
队 长:
组成人员:
职 责:
(1) 熟悉氨、硫酸及其他物质、粉尘对人体危害的特性及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
(2)有计划的开展对中毒、受伤人员的抢救演习。
(3)储备足量的急救器材和药品,并能随时取用。
(4)环境突发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做好准备工作,根据中毒者的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5)当本公司救援力量无法满足救援需求时,向上级医疗单位请求支援并迅速转移伤员。
5.治安后勤队
队 长:程洪明
组成人员:保安队全体人员
职 责:
(1)治安队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设置禁区,加强警戒,维护厂内秩序,引导外来救援力量有序进入。
(2)指挥抢救车辆行驶路线,指挥群众疏散。
(3)根据现场实际需要、,提供抢救物资及工具、设备等。
(4)控制事故现场,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围观。
5.工作程序
5.1任务受领及要求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在接到污染事故发生的警报后,应立即通知各应急小组赶赴现场,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当出现重、特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时,应立即报告园区环保局、区环保局、园区安监局、区安监局,报告时间最迟不超过1小时。
报告的内容:
⑴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原因及已造成的污染范围;
⑵污染源种类、数量、性质。
⑶事故危害程度、发展趋势、可控性及预采取的措施;
⑷经济损失、人员受害情况等
⑸其他需要清楚的情况。
5.2赶赴现场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急人员和车辆赶赴现场时应明确联络方法。
5.3应急处置
应急小组到达现场后,应根据危害程度及范围、地形气象等情况,组织个人防护,进入现场实施应急救援。要尽快弄清污染事故的种类、性质,污染物数量及已造成的污染范围等第一手资料,经综合情况后及时向领导小组提出科学的污染处置方案,经批准后迅速根据任务分工,按照应急与处置程序和规范组织实施,并及时将处理过程、情况和数据报指挥部。
⑴现场污染控制
①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与相关部门配合,切断污染源,隔离污染区,防止污染扩散;
②及时通报或疏散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
③参与对受危害人员的救治。
⑵实行通道控制,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扩散。
应急处理工作人员在污染事故处理过程中,为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应建议有关部门对事故现场附近和受事故影响区域的通道实行有效的人员出入控制,并在初步确定水体中污染物质的种类、性质后,建议当地组织果断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疏散周围群众,以便控制可能被有毒有害及放射性物质污染人数范围。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⑶现场调查与报告
①污染事故现场勘察;
②技术调查取证;
③配合环境监测部门采取污染跟踪监测,直至污染事故处理完毕、污染警报解除。
6.应急救援保障
⑴内部保障
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的处理事故,尽可能减小事故造成的损失,平时必须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制度,具体措施有:
①落实应急救援组织,救援指挥部成员和救援专业队伍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每年初要根据人员变化进行组织调整,确保救援组织的落实。
②按照任务分工做好物资器材准备,如:必要的指挥通讯、报警、抢修等器材,上述各种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③定期组织救援训练和学习,各队按照专业分工每年训练一次,提高指挥水平和救援能力。
(4)完善各项制度
1、值班制度:安排管理干部轮流值班。
2、检查制度:每月结合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应急救援工作落实情况及器具保管情况。
3、例会制度:在月末的安全总结中,汇报本月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布置下月救援防护工作。
4、总结改进制度:与安全生产工作同检查、同讲评、同表彰奖励,对排查的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并有效落实。
(二)外部救援
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在自身救援条件受限,无力控制事故现场时,应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求援,由政府部门来协调政府救援力量。
(三)运输保障
车辆的安排,运转的确认和调度由应急领导小组实施。
(四)其他保障
1、医疗保障。应急过程中如出现人员中毒或受伤,可就近送至医院救治或及时与医疗单位联系,组织现场救治。应急终止后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转院或继续治疗。
2、生活保障。由应急领导小组拟定计划统一组织实施。
7报警和通讯联络方式
报警救援信号主要使用电话报警联络:
厂区报警电话:
消防报警:119
XX区XX中心医院电话:120
公安局:110
XX区环保局:
XX区经开区环保局:
XX区安监局:
事故应急救援中心:
8事故发生后的报告程序和注意事项
8.1处置事件的组织
主要是事件当事人、单位领导、后勤领导、各个部门领导。
8.2报告程序
(1)发生突发中毒事件,应立即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报告。
(2)事故单位领导向分管领导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报告。
(3)经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批准后,向上级部门报告。
8.3注意事项
(1)稳定职工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2)如有中毒或受伤人员亲属探视,由有关部门做好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3)事故发生后,要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做好中毒或受伤人员的思想稳定工作。
9预案分级响应条件
在值班人员或生产人员遇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突发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发现中毒现象或发现投毒情况。
10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10.1当事故现场事态被完全控制,确信已消除毒物扩散污染的根源,警戒区内无毒害危险时,伤员撤离现场后,由事故现场总指挥确定并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
10.2报告和发布信息
由通讯联络人员通知本单位各相关部门,以及事故发生时所涉及的周边社区,人员发布危险解除的信息,若事故发生时有请求政府协调程序时,由指挥人员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危险解除。
10.3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报告和生产恢复工作按正常程序进行。
11应急培训计划
11.1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
本预案制定后实施后,所有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各专业救援队成员应认真学习本预案内容,明确在救援现场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对救援专业队成员每年进行两次应急培训,学习救援专业知识和有可能出现的新情况的处理办法。每个人都应做到熟知救援内容,明确自己的分工,业务熟练,成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
11.2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
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对所有员工每年进行一次应急响应培训,了解事故应急预案相应条件,能够在现场第一时间做出判断事故大小,是否符合事故应急预案响应条件,以便下步工作的顺利进行。
11.3员工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
根据环境污染有可能出现的事故情况,印制宣传资料,向员工发放,了解相关的应急响应知识。
12演练计划
12.1内容
(1)防护行动演练:指导公众撤离,通道封锁与交通管制,发放药物与自救呼救练习,食物与饮用水控制,特殊人群的行动安排,保卫重点目标报警的演练;
(2)救护行动演练;
(3)指挥协调能力演练
12.2演练频次
每年一次
12.3演练组织
在公司总经理的指导下,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并实施。
13奖惩
(一)有下列事迹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可以申请表彰和奖励:
1、在处置应急事故中,组织严密,指挥得当,防守有力,奋力抢险,出色完成任务者;
2、在危险关头,保护企业和人民生命财产,抢救有功者;
3、为处置应急事故献计献策者;
4、其他特殊贡献,成绩显著者。
(二)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视其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与严肃处理。
1、在应急事故发生后玩忽职守,迟报、漏报、瞒报、误报事件情况,延误处置的;
2、在处理应急事故中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认真负责,或在紧要关头临阵逃脱的;
3、阻碍工作人员执行任务的;
4、其他危害应急增援救助工作的。
14 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
应明确预案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要求。
(1)内部评审;
(2)外部评审;
(3)备案的时间及部门;
(4)发布的时间、抄送的部门、园区、企业等;
(5)更新计划与及时备案。
15 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间
本预案于2019年8月8日颁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