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谈煤炭产业结构调整与安全发展

作者:曹安雅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11月24日
       二、我区煤炭工业发展历程的经验教训
       我区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中,也有许多曲折和教训。一是受经济发展和地理位置偏远(相对耗能中心)以及外运条件的制约,企业做强做大的市场条件差、环境窄;二是受历史条件的影响,原国有重点煤矿体制机制僵化、冗员太多、欠账较大;三是大批工艺落后、安全条件差的小煤矿一哄而上,造成煤矿事故多,资源浪费大,开发水平低的恶劣局面。在小煤矿“盛行”的1986-2000年的15年间,煤矿数量近4000处,累计死亡矿工4770人,平均每年死亡318人,百万吨死亡率高达5.63。
进入“十五”,我区煤炭工业开始逐步迈入良性发展轨道,主要表现在:
——加大煤炭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力度,着力培育大集团,建设大基地,扶持大企业,见到明显成效。原国有重点煤矿分别与神华、华能、中电投等大型集团联合重组,原来实力较弱的煤矿由弱变强;原来单一产煤的企业,延伸到电、铝、化工、路港等行业,由大做强。
——加大了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条件煤矿的力度,淘汰了落后生产力。从90年代至今,先后关闭了3000多处小煤矿,全区单井能力明显提高,事故源大大减少。“十五”期间,平均每年死亡人数,比前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年均少191人。
——加快了保留煤矿技改整合力度,提升办矿规模和水平。培育了一大批民营、股份制大型煤炭集团,并形成以煤为基础,多元化,循环发展的格局。据对鄂尔多斯市地方煤矿调查,单井技改矿121处,整合技改矿151处,占保留矿井的92%。单井规模由技改前的8.8万吨,提高到54万吨。淘汰了房柱式开采,扩散通风的落后工艺,全部实现正规化长壁式、全负压通风开采。采掘机械化程度由技改前的10%提高到80%;矿井回采率由技改前的30%提高到75%以上。而且一些技改煤矿把新农村建设、固体废弃物利用等推动社会进步,环保工作结合进行,做到一矿一景,“两堂一舍”齐全的新型矿井,改变了以前脏、乱、差、小的不良形象。
——加快了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的步伐。截止2007年底,全区新建煤矿71处,增加设计能力1.8亿吨,其中年设计能力在千万吨以上的矿井就有7处。
基本经验:
       (一)有一条清醒的思路。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把深化煤炭经济体制改革,淘汰落后生产力,调整产业结构纳入科学发展观的大思路中,结合我区国有煤矿市场份额小、自身能力弱、运输距离长的实际,引入大集团兼并重组,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对民营集团予以扶持、鼓励,通过股份制改造,整合工艺落后、浪费资源、能力偏小的煤矿,使其走上做大做强的路子。对技改整合无资金、生产能力无规模,安全生产无保障的煤矿,予以坚决的淘汰关闭。正是有了这条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路,才使得全区煤炭工业走上了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有一套得力的措施。在资源审批上,向大集团、大企业倾斜;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要求企业配套建设就地加工转化项目,实现煤炭外运和就地转化加工各半的目标;在整合技改和关闭上,制定标准、规定时限等办法,强力推进。由于措施得力,导向作用十分明显,为煤炭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有一支狠抓落实的队伍。从企业层面上,舍得投入,新建和改扩建一批规模大、起点高,技术新、装备好、人员素质高的煤矿,走出一条机械化、现代化的煤炭工业之路。在政府层面上,加大监管、监察力度,分片包矿,为合法煤矿生产建设监督服务,联合行动、综合执法,关闭非法矿井,打击偷盗采煤炭资源的行为。
       三、推进我区煤炭工业安全发展的设想
我国能源结构呈缺油少气富煤的特征,煤炭的能源主体地位和作用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而且随着油气资源的限制和价格上扬,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煤炭的利用和价值越显突出。我区煤炭探明预查储量达6583.4亿吨,比2003年增加4344亿吨,占全国煤炭总储量14380亿吨的46%,居全国第一。加之目前年产120万吨以上的52处新建、扩改建煤矿的陆续投产,新增设计能力3.15亿吨,“十二五”全区产能将达5亿吨以上。预计到2010年,预计全区煤制油能力1000万吨,制甲醇能力1000万吨,PVC能力1000万吨,电力装机6000万千瓦,煤炭就地转化能力大大提高。我区不仅成为国家的煤炭生产和调出的大基地,而且是煤炭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的新典范。煤炭工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要保持这种势头,安全持续发展,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抓好规划,合理布局。做好全区煤炭新资源开发的长远规划,根据不同的赋存条件,外边环境,提出建设规模、开发方法、开采工艺、就地转化和安全生产的标准。坚持起点高、技术领先、工艺先进、建设配套的原则,煤矿新建之初就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强化基础,保障安全。煤矿是一个高危行业,安全工作的状况既是对煤矿管理、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检验,也是对煤矿是否坚持安全发展的检验。要做到安全生产,首要的任务是强化基础管理。其中煤矿负责人的管理能力、环节管理者的技术水平、工人的操作技能和安全自保意识至关重要。这就要求不仅装备要到位,对人员的培训更要到位。只有队伍整体水平提高,先进装备充分发挥作用,资源得到充分回收利用,安全生产得到可靠保障,可持续发展才能有稳固的基础。
       (三)淘汰落后,巩固成果。客观上讲,尽管我区已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关闭矿井任务,保留的煤矿大多数进行了技改整合,提高了档次。但是,在保留的煤矿中,仍存在一批剩余储量不多、残采复采工艺落后、整合做大条件不够、安全状况不能确保的煤矿。在这些煤矿中,有的假技改、假整合而真生产、真盗采,引发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要把这些矿井作为重点,严格监管、监察。凡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的、超层越界盗采资源的、对安全隐患逾期不改的、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且无能力整改的、资源枯竭而冒险残采矿井仍然要继续予以淘汰关闭。
       (四)加强服务,营造环境。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努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打造服务型政府。按党的十七大要求,各相关部门在依法审批监管监察煤矿的同时,要强化服务意识。在对煤矿的各种审批中,减少非法定环节和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在监管监察中,要坚持文明执法、廉洁执法,多研究支持发展的措施,推进煤炭工业尽快尽早走上良性互动,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