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体系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01月02日
〔摘 要〕回顾安全性评价方法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分析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及安全性评价工作存在的不足,指出建立覆盖电力生产各个环节、各个领域的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介绍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体系的方针、内容及形成,指出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体系是建立基于风险管理理念的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的制度保证;结合电力安全生产实际,叙述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要素、模式及几项重点工作;结合安全生产管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要求,论述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体系向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体系;健康环境质量管理体系

    1、安全性评价方法应用的回顾

    1.1电力安全性评价方法的发展

    安全性评价(危险评价、风险评估)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保险行业,到现在经过7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很多关于安全性评价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引入了安全检查表、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预先危险分析、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方法、人的可靠性分析等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和安全性评价方法。目前,安全性评价已成为我国企业安全管理和政府决策的科学依据,并逐渐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2002年我国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就对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存储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提出了明确的安全性评价要求。

    自1990年开始,华北电网总结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丰富经验,率先进行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探索。1994—1999年,先后出版了《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水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发电厂并网运行安全性评价》等评价标准。其他电力企业也相继开展了安全性评价工作。华北电网等企业在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成功探索和实践,为国家电力公司推行输电网安全性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1998年国家电力公司成立之后,为适应现代电网发展和安全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出把电网安全作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在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推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过程中,始终把电网安全放在突出位置,适时提出了开展输电网安全性评价工作,倡导各网省公司通过安全性评价找出电网安全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提高电网安全水平。在这个思想指导下,2000年1月,国家电力公 司首次组织专家对福建电网进行安全试评价;2000-10-26,颁发《输电网安全性评价(试行)》,于2001-01-01开始执行;2001-03-09,颁发《输电网安全性评价实施办法》;2000年12月~2003年9月,先后组织专家对上海、江苏、福建、浙江、安徽、山东、吉林、辽宁、东北、河南、江西、湖北、华东、西北等14个电网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其中福建电网在2002年1月的复评价中得分率达到91.4%,比试评得分率提高5.9%,电网安全有了明显改善。计划到2003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将组织专家完成湖南、华北、华中电网安全性评价,至此所有开展了输电网安全性评价的区域电网和省级电网全部接受原国家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的专家评价,输电网安全性评价得到了普遍推广和应用,取得了实际的效果。

    1.2 安全管理及安全性评价面临的形势

    经过10多年的应用和发展,安全性评价方法在电力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其对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得到普遍认同。通过开展安全性评价,电力企业可以掌握电网安全状况,明确整改目标,提高电力设备健康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实现生产和安全的同步发展,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转移到以预防为主的轨道上来。

    但是,随着电力体制的变化、电网规模的发展,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出现新的问题,对电力安全性评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不断发生的各类原因造成的人身事故、电网事故、设备事故,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电力安全管理还存在多方面问题和漏洞,也对电力安全性评价工作提出了更深入的要求。

    1.2.1 体制改革对安全性评价提出新的要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网厂分开之后,电力安全管理的核心和焦点集中在如何处理好电网与并网电厂之间的管理关系上。一方面,由于电网肩负对社会安全可靠供电的职责,以及电力系统的一体性和电力生产的同时性所决定,电网企业必须继续坚持对并网电厂涉及电网安全稳定的一、二次设备的安全管理和技术监督;另一方面,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形式成为关键,效果最为重要,传统的运动式或行政式的管理手段显然不再适用,也难以收到实效。 因此,站在平等互利的立场,主动沟通、主动协调、主动服务,共同制定保证网厂安全的技术措施,就成为处理网厂之间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在这种形势下,开展并网电厂安全性评价,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程、规定,对并网电厂提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的技术要求,并在并网电厂自评价的基础上,共同组织或委托中介组织专家进行评价,既能为双方共同认可和接受,也有利于建立新形势下网厂协调统一的安全管理机制。

    1.2.2 电网运行特点要求全面深入地推行安全性评价工作

    电力行业公用性和电力系统同时性的特点,决定电网事故影响大、速度快、后果严重。电网运行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都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电网瓦解和大面积停电事故,从而带来巨大的政治、经济、社会影响。电网的这种运行规律和事故特点决定电力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要求电力企业必须运用科学的评价体系,对电力生产、运行、传输、分配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安全性评价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实现对电网事故和设备事故的有效控制。因此,全面深入地推动安全性评价工作,建立覆盖电力生产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专业、直至每一个人的安全性评价管理体系,是电网运行规律和事故特点的客观要求。

    1.2.3 电网发展要求拓展安全性评价领域

    近几年我国电网建设和规模发展迅速,尤其是互联电网的发展,促进了现代先进的交直流输电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安全稳定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保证了互联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此外,电力设备向高参数、大容量方向发展,提高了电网的输电能力和供电能力。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网省级电网调度中心已普遍采用了现代化能量管理系统(EMS)。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全面推进微机化。农村电网经过技术改造,结构进一步优化,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电网的这种快速发展趋势对现代电网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从国家电网公司这个层面来讲,必须拓展安全性评价领域,开展诸如跨区电网直流输电系统安全性评价、网省级电网调度系统安全性评价等评价工作势在必行。

    1.2.4 安全生产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要求建立基于风险管理的安全管理理念

    安全性评价的实质是风险管理,就是借助于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的科学手段,实现对生产过程中人的问题、设备的问题、管理的问题的可控和在控,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经过10余年的发展,安全性评价方法在电力企业得到普遍应用,取得了效果。但另一方面,其风险管理的实质并没有被完全领会和掌握。在不断发生的各类原因造成的人身、电网、设备事故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