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行为的安全性评价:对人的不安全心理状态的发现和人体操作的可靠度通过行为测定评价其安全性。
5) 作业环境和环境质量评价:是指作业环境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影响和工厂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
6) 化学物质的物理化学危险评价:评价化学物质在生产、运输、贮存中存在的物理化学危险性,或已发生的火灾、爆炸、中毒等安全问题。
(3) 按照研究角度的不同,安全评价可分为:
1) 技术评价:是指新科学技术成就的就应用所产生的正负效果。例如新装置、新产品对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的评价。
2) 经济评价:指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的评价。例如事故损失率、安全投资效益影响企业经济结构变化等方面的有关问题。
3) 社会评价:指对引起社会问题题的评价。例如对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和危害。
(4) 根据评价方法的特征可分为:
1) 定性评价:即依靠人的观察分析能力,供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进行评价的方法。
2) 定量评价:即主要依靠历史统计数据,运用数学方法构造数学模型进行评价的方法。
3)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指两种以上方法的组合运用。这种综合常表现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综合,有时是两种以上定量评价方法的综合。由于各评价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和缺点,综合评价兼有多种方法的长处,因而可以得到较为可靠和精确的评价结果。
四、 安全性评价的意义
1. 是预防事故的需要
在工业生产中,各种工艺过程和生产装置,都是为了把预料和资源转变成半成品或成品,而这种转换不可能达到完全的程度。因此,必然会有一部分剩余的能量或剩余的物质不能被控制,可能会造成对生命的危险和资产的损失,甚至会导致社会的灾难。这种负效益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而且这些影响在建设以及生产的初期阶段也是不容易被觉察的,所以为了保障生产,必须从预防事故这一根本目的出发,对建设项目和生产运行中的安全性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
2. 是制定安全对策的需要
现代工业生产需要应用现代各种科学领域的知识和专门技术,综合采取管理、技术和教育等综合对策,建立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因而要进行安全投资。安全投资必须讲究效益,这就有一个方案优化的问题。系统安全所指的不仅是有效地控制并消防危险,而且包含在系统的运行周期、操作效率和投资费用方面达到最佳的配合。也就是要考虑最佳的综合效果。在可行性研究中进行安全论证,可以预先判明所建项目及应用新技术可能带来的主要危险及其可能产生的各种后果,确保在决策过程中考虑所包含的危害,以便于正确选择厂址、合理布局、确定正确的技术路线和基本防灾对策。在系统的设计中进行安全评价,可以鉴别设计中薄弱环节,以便于及地纠正,这是一种最经济地获取系统安全的方法。
3. 是加强安全管理的需要
从国家宏观的安全管理来说,通过安全管理评价,对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危险性的情况及其对社会的危险程度,可以使安全管理部门、监督监察部门及时了解整个社会生产的安全状况,部署监督监察力量,以便于确定重点管理范围与对象。对于已投入运行的企业进行安全性评价,可以全面地掌握企业及系统的安全状况,进一步修订安全规程,改善防灾设施与组织,使企业具备应有的防灾能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4. 是实现本质安全化的需要
通过安全性评价,使得凡是需要人操作的设备、系统、在人的操作失误后,应能够自动保障人身和设备、系统的安全。如设计各种安全联锁装置、程序控制系统等,即使人操作失误,设备、系统能拒绝执行,确保安全。
通过安全性评价使得设备、系统应具备自我保护能力,即当故障发生时,能够自动切除故障部分,切入备用部分或安全地停止运转,并发出警报,以便操作人员及时发现与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