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点击数:   更新日期:2008年10月05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发展规划(2005—2010年)

发 文 号:新政办发〔2005〕18号
发布单位:新政办发〔2005〕18号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是新阶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生产,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是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前提,而且对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加快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农业厅、畜牧厅、林业局、水产局等五部门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发展规划(2005—2010年)》。该规划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二月二十二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发展规划(2005—2010年)
一、历史与现状
农业标准化作为一项社会性的基础工作,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推动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疆农业标准化工作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为宣传发动阶段,主要是广泛宣传农业标准化工作,使社会各界认识农业标准化,重视农业标准化,同时制定了200多项农业方面的地方标准。第二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为示范推广阶段,针对农产品短缺,提出了实现农产品总量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总目标,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点由制定标准向实施标准转移。上世纪90年代末以后为第三阶段,农产品由供不应求转入总体供过于求阶段,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发生质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已成为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疆、出口,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任务。确定了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和保护广大人民身体健康为目标,以制定和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为重点,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加大标准的实施和监督力度,逐步完善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有效地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推动我区名牌战略实施的农业标准化工作思路。
1998年、2002年根据经济发展实际,自治区先后两次进行标准清理,现行有效农业方面自治区地方标准238项,制定地、县级农业地方标准203项。同时,制定发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农产品目录》。全区实施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累计21个,自治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团)及重要示范项目4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已经起步。我区农业标准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任务和国际国内市场形势,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地方特色农产品生产和质量安全标准数量不足,农业生产开发与科技开发和市场开发不协调;二是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的实施不力。新技术、新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标准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农业经营理念、生产手段、经营模式的改革较缓慢,使农业标准化工作滞后;三是现有标准体系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标准较多养殖业、林果业标准较少,生产标准较多质量安全标准较少。影响农产品整体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四是标准体系不完善,技术指标不合理,生产中农产品农药、兽药、化肥等有害物质残留超标。本地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扩大农产品出疆、出口受到限制;五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工作重视不够,现无任何专项资金投入,影响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健康高起点发展。
二、编制规划的依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97号;
3.《自治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规划及2015年远景规划》;
4.《新疆农业(种植业)“十五”发展规划及2015年远景规划》;
5.《新疆畜牧业“十五”规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
6.《新疆林业“十五”发展规划及2015年远景规划》;
7.《新疆水产“十五”规划》;
8.《全国2003—2005年农业标准制定规划》;
9.《自治区主要农产品目录》;
10.《现代畜牧业行动计划》;
11.《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
12.《自治区发展有机食品实施意见》。
三、规划基准年及规划期
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基准年为2005年,规划期为2005-2010年。结合国家和自治区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和2010年长远规划,利用6年时间,到2010年建成我区主要农产品标准体系。
四、制定规划的目的、意义
(一)目的建立起与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相适应的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改变目前农产品标准制订与应用、初级产品与加工品相互脱节、体系不健全、指导性差的状况,增强农业标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为自治区农产品生产、加工、贸易提供有力的标准和技术支撑。
(二)意义
《规划》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是自治区针对国内外主要农产品供求市场出现的阶段性变化,并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提出的重大部署。《规划》的实施不仅对自治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持自治区农业在国内外市场上以无公害为主要特征的优势地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民收入水平和保持边疆社会政治稳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政治意义。
1.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关系到提高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在短缺型自然经济状况下,农业生产的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追求的是农产品数量,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大量投入、工业“三废”的不断增加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直接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当前,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建立为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切实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快速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2.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关系到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尤其是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本地优势产业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指导意义。通过标准体系的建立,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品。通过宣传和培训,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使我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我区农业产业化水平,具有历史意义。农业产业化的专业化生产特征要求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建立是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前提和基础,标准化生产缩短了生产经营的流转时间,使产业化生产各环节效益最大化,这对于促进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历史意义。
4.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关系到农产品市场的开拓和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除了要面对国外农产品的冲击,同时还要应对农产品进口国的非关税壁垒。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对于培育名特优农产品,创造并做大做强品牌,增强我区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规范国内市场,具有现实意义。
5.体系建立有利于社会和政治稳定,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能够有效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
五、指导思想
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和新阶段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按照工业化生产谋划农业发展,突出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这一中心环节,有效发挥农业标准化重要技术支撑作用,充分利用现有国家、行业、地方、企业标准资源,集中我区人才、技术及设备优势,到2010年建立起科学适用、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的我区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为提高自治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原则
1.坚持《规划》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生产的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规划》带动农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原则。
3.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建体系,一个产品一个体系的原则。
4.坚持《规划》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结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6.坚持《规划》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7.坚持体系建设与其他科技项目结合的原则。
8.坚持重大标准体系建设采取招投标的原则。
七、规划的目标与任务
通过建立和完善自治区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指导和规范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以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等活动,以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最大化。提高新的科技成果标准转化率。
为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规划》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5—2007年):根据我区重点产业和主导产品的发展方向,在国际和国内有影响的大宗、优势、特色、出口和对我区生态有重大影响的农产品建立标准体系。制定农业标准800项。
种植业:建立库尔勒香梨、鲜食葡萄、酿酒葡萄、哈密瓜、彩色棉花、细绒棉、长绒棉、亚麻、糖用甜菜、小麦、玉米、水稻、加工番茄、啤酒花、红花、无公害蔬菜、苹果、石榴、杏19个标准体系。新制定农业标准190项。
畜牧业:建立奶牛、肉牛、肉羊、细毛羊、绒山羊、伊犁马、羊肉、山羊绒、羊肠衣、蛋鸡、肉鸡、吐鲁番斗鸡、新疆鹅、苜蓿、饲用玉米、冷冻精液16个标准体系。新制定农业标准160项。
林业:建立天山马鹿、枸杞、林纸一体化、哈密大枣、核桃、巴旦木、阿月浑子、杨树、天山云杉、西伯利亚落叶松、西伯利亚红松、雪莲12个标准体系。新制定农业标准100项。
渔业:建立鲤鱼、鲢鱼、草鱼、罗非鱼、团头鲂、虹鳟鱼、高白鲑7个标准体系。新制定农业标准100项。
农机:健全主要农机田间作业规程、作业质量和验收为重点的标准体系。新制定农业标准100项。
其它:建立健全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新制定农业标准150项。
第二阶段(2008-2010年):按照《自治区主要农产品目录》,逐步建立和健全其它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制定农业标准700项。
种植业:粮食、油料、豆类等,新制定农业标准200项。
畜牧业:肉制品、乳制品、禾本科牧草、人工草场等,新制定农业标准100项。
林业:生态林(白榆、胡杨、梭梭、柽柳、沙棘、沙拐枣等),硬杂木用材林(柳树、黄菠罗、梓树、夏橡等),地产花卉(一品红、郁金香、仙客来、一串红等),新制定农业标准150项。
渔业:新疆土著鱼类(丁鱼岁、白斑狗鱼、河鲈、裸腹鲟、北极鱼回、塔里木裂腹鱼、欧鲶、梭鲈、哲罗鲑等),新制定农业标准100项。其它:农药(兽药)、肥料合理使用、农机化等,新制定农业标准150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按照自治区地方标准DB65燉2035.2-2003《标准体系工作导则第二部分:农业标准体系框架与要求》规定编写。
八、效益预测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完成,将科学、规范地约束、指导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水产业发展,通过在生产实际当中的应用,可大大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水平,加快科学成果的转化率,将产生积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一)社会效益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完成,对提升自治区农业发展的市场形象,促进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规范农产品市场,将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1.极大地提高我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新疆具有生产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的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规划的实施,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的支撑和服务下,增强新疆农产品生产的自我调控能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规模,提高新疆农产品的市场准入能力。同时,由于农产品品质的提高,达到国内外市场标准,可极大地提高新疆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2.有效地改善我区农业开发和投资的大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将有效提高自治区农业发展的社会地位,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进一步改变农产品无标生产、无标上市、无标流通的状况,积极改善自治区农产品市场环境。
3.有效地提高消费者生活质量。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将积极地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并以健康为主题,降低食物性危害的可能性,促进消费者健康消费,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会产生明显的社会效果。
4.普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农牧民的素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技术规程的实施,将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及推广,有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动自治区农产品建设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同时,通过标准的系列培训,农牧民可以掌握先进的农产品生产和管理技术,而且整体素质将得到不同程度提高。
5.改变生产方式,促进农产品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将有效改变农产品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通过技术高位整合与优化,资源的利用率将大幅度提高,技术的普及率将达到90%,化肥和农药的利用量将有所减少,资源投入降低,为新疆农产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6.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将给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优质农产品安全生产,可使农产品在现有生产利润的基础上新增利润10%以上。同时,由于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提高,可有效地提高农牧民收入,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生态效益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对自治区大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将产生积极而明显的作用。
1.推动自治区生态农业健康发展,促进生态环境走向良性循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实施过程中,可有效降低农药、化肥在各类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量,从而减轻农村面源污染。这对维护区域内各类生物链的良性循环、促进干旱荒漠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积极的作用。
2.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开展的水土保持林和防风固沙林建设工程,可以有效减少土壤流失,降低N、P、K等肥力因子的损耗,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通过精准施肥技术等应用,减少农区生态环境的污染,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维护大农业生产的安全,满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需求。
3.改善荒漠绿洲生态状况,提高森林覆盖率。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构建农田防护林和绿洲防护林体系,无论从树种选择、种苗繁育、林种配置、比例搭配等各个技术环节,都将更加科学和符合实际情况,其直接结果会大幅度提高农田防护林和绿洲防护林体系的建设质量,改善和增强荒漠绿洲生态保护功能,提高森林覆盖率,促进绿洲经济的发展。
4.极大地改善自治区草原生态环境。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开展的畜牧业草场建设,用于采用营养价值高、饲口性好、适应自治区生态环境的牧草品种,加之按林业标准实施的牧场防护林的庇护,生物物种配置合理,牧草产量将会有效提高,牧草与生物圈内其他物种的和谐性也将有效改善,这对改善生态环境将有积极的作用。
5.节水工程及农艺节水得到较大的发展。新疆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年降水量平均仅150毫米,形成灌溉农业。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有利于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程质量得到提高,农业节水措施得到广泛应用,可加强河水流域的中上游区域节约用水技术的实施与应用,降低单位用水量,为生态维护提供生态用水,为合理保护生态创造条件。
6.有利于建设生态小区。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管理的渔业水域建设,增加水面鱼产量的同时,也增加湿地面积,小草、树木的丛生形成宜人的小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三)经济效益
农产品标准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延伸,其内涵凝聚了相对应农产品种类相关技术的精华,体现了该农产品种类经营管理的最实用技术水平,在特定的区域内,按照标准来经营的农产品能形成规模,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因而,农产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完成并在实际生产当中运用,将对自治区的大农业发展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对于我区农业顺利溶入世界农业经济,将有促进作用,也会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在实际生产当中,通过采用技术标准或技术规程来规范指导生产,经济效益有很大的提升。根据对自治区已往实施的标准化示范区的经济效益情况分析,不同类型农产品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增长率有所不同,总的经济效益增长幅度一般可提高10%以上。
由此可以预计,自治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完善并在农业生产实际当中的推广应用,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对自治区农产品生产由单纯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增加农牧民收入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九、组织实施与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统一管理,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是对农业经营理念、运行机制、生产手段、经营模式等进行的一次重大变革,是推进新一轮农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各级政府必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和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增加经费投入、加快建设步伐,加大实施力度。
《规划》实施由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并监督,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规划》实施方案的编制以及规划的组织实施、日常管理。自治区农业厅、畜牧厅、林业局、水产局、农机局等单位在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的主动配合下,具体负责本行业有关标准的制订和实施,保证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分阶段

附件下载:会员登录 点击此处下载附件: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