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做好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

  
1440
评论:0 更新日期:2010年12月01日

  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对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和保证单位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夏季高温期间的劳动条件,加大对作业人员防暑降温和中暑急救的宣传教育,做好防暑降温的预防保障工作。

  一、企业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减少高温时段作业,保证安全生产,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企业应加强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保护。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及《高温作业分级》国家标准中第三级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作业。

  三、企业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四、企业应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避免高温作业,配备防暑降温用的清凉油、仁丹,西瓜,绿豆汤等药物及饮食,同时注意预防食物中毒。

  五、每年6-8月,企业确因工作需要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场所温度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高温作业防中暑

  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气温或高温高湿或强热辐射条件下进行的作业,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1.高温、热辐射作业:这些生产场所的气象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较低,形成干热环境。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轧钢等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等车间;搪瓷、玻璃、砖瓦等工业的窑炉车间;火力发电厂和锅炉房等。

  2.高温、高湿作业:这种场所的气象特点是气温、气湿高,而辐射强度不大。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蒸汽或生产上要求车间内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所致。如印染、巢丝、造纸等工业中液体加热或蒸煮时,车间气温可达35℃以上,相对湿度常高达90%以上。潮湿的矿井内气温可达30℃以上,相对湿度达95%以上,如通风不良就会形成高温、高湿和低气流的气象条件,即湿热环境。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  2008-2025   安全管理网   
运营单位:北京创想安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北京东方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6018-65501059799216   E-mail:safehoo@163.com
京ICP备11001792号-39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