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目的
全面识别项目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风险源,准确做出评价检测,为有效控制管理提供途径和方法。
二、适用范围
1.本制度适用于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涉及所有风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活动与过程。
2.安全科为本项工作的主控部门,负责本制度的编制、修订并予监督实施。
三、术语
(一)风险源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二)风险源辨识
识别风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四)风险评价
评价风险的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五)可容许风险
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安全生产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四、工作制度
(一)职责
1.项目经理审核批准项目风险源清单及各科室、各施工队上报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2.安全科负责风险源综合监督管理,汇总项目部风险源清单,编制风险危险源台帐。负责组织对风险源辨识评价成果、管理方案的审查。
3.各施工队负责对设备购置、使用、维护过程中的风险源进行监督管理,参加对项目上报的风险源辨识评价成果、管理方案的审查。
4.综合办公室负责办公区风险源的辨识评价及管理。
5.各施工队负责人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辨识辖区内的风险源并组织评价,编制、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二)工作程序
1.风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时机
1.1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之初和变更时。
1.2工程项目开工前。
1.3法律法规要求发生重大变更时。
1.4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职业病、财产损失或相关方重大投诉时。
1.5每年年初进行风险源辨识和评价更新时。
1.6施工工艺或条件发生重大变更时。
2.风险源辨识的过程
2.1各科室、各施工队应指定风险源辨识人。
2.2各科室、各施工队指定的风险源辨识人应具有相应的辨识能力,并经过风险源辨识的专项培训。
2.3各科室、各施工队依据生产经营活动或服务过程,确定所管辖的作业活动。
2.4各科室、各施工队对所管辖的作业活动逐一辨识期间存在的风险源。
2.5各科室、各施工队应将其辨识出的风险源填入《风险源辨识表》中并上报安全科。
2.6安全科应对各部门、各施工队上报的《风险源清单》进行审核确认,并归纳汇总为项目部《风险源清单》。
3.风险源辨识的方法
3.1各科室、各施工队应根据所管辖的作业活动的特性,选用不同的风险源辨识方法。
风险源辨识方法包括:现场观察法和安全检查表法。
3.2现场观察法
亦称经验判断法,是指风险源的辨识人通过对工作环境的现场观察,就其间是否存在风险源做出判断的方法。
3.3安全检查表法:
亦称SCL法,是指风险源的辨识人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对某一工作环境内的作业活动进行安全检查,以辨识其间是否存在风险源的方法。
安全检查表一般由安全科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管理者、操作人员共同编制,并行文下发生各有关科室,作为进行风险源辨识的依据。
安全检查表通常采用以下格式:
序号 | 检查 项目 | 检查内容 | 检查 方法 | 检查 结果 | 检查 意见 | 备注 |
1 | | | | | | |
2 | | | | | | |
3 | | | | | | |
各科室、各施工队在风险源辨识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辨识空间内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现场人员的活动,作业现场内所有的设施,风险情况发生的时态、状态、类型;以及风险源的分布,伤害方式和途径。
4.组织风险评价
4.1各科室、各施工队负责其职责范围内的风险评价。
4.2风险评价的过程
项目部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组成风险评价小组。
风险评价小组成员在投入评价工作前应接受相关知识的培训。
风险评价小组应针对《风险源清单》中的每一风险因素逐一做出风险程度评价。
风险评价小组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填入《风险评价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