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重点监控项目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熟悉生产工艺的技术人员及操作工人等进行监控监督,根据所致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风险评价,并将风险从高到底依次划分为A、B、C、D、E级5个级别,即:E级为可忽视风险,D级为可容许风险,C级为中度风险,B级为重大风险,A级为不可容许风险。根据不同级别赋予相应扣分值,扣分值累计达4分者,该岗位工人必须接受待岗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
完善组织 强化管理
2010年,北方重工经过搬迁重组和实体运行后,公司组织机构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为了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深入推进,公司及时调整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将安技环保部从运行本部中划出,成立了独立的安技环保本部,并排在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前列,同时组建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结合集团公司自身规模及组织结构特点,北方重工依据“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原则,制定了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管理办法》,实行公司和分公司二级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集团公司设安技环保本部,拥有千人以上规模的分公司设立安全环保部,千人以下的单位按员工总数的3‰比例配置专职安全员,成建制生产单位设兼职安全员。集团公司现有专职安技员51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5.02‰;北方重工还设有兼职安全员218人,建立健全了由专(兼)职安全员和群众安全员共同组成的安全管理网,有效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的管理。
针对专业化重组、职能重新划分及新设备大量引进等特点,北方重工组织制定和修订了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49个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从规则上规范安全生产管理行为。如《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规定》从制度上明确了安全生产资金采取二级预算、统一计划管理方式,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为体现安全管理的特色和强制性,北方重工为车间以上级别的安全员配备了桔黄色的“安全管理专用帽”,根据职责的不同,安全管理专用帽分安全督察、安全监察和安全检查3个级别。安全员每天保证在生产现场进行5h以上的安全监督检查,从而起到了警示和监管作用。
从细节入手 提升本质安全
搬迁重组后的北方重工,引进了大量的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材料,厂区环境发生了质的改变,实现了冷热加工分离。为了确保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安全使用,2010年初,北方重工重新修订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督促产品和工艺设计人员从技术的角度保证员工的作业安全,要求技术人员从产品设计和制造技术方面入手,结合产品和制造技术的转型,全面查找产品在加工、装配以及机床平面布局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更改工艺规程,设计相应的工装,消除事故隐患。
北方重工号召全体员工查找身边的技术(设计、工艺、工装、工具等)隐患,征集合理化建议和撰写安全活动征文,从技术安全的角度,解决深层次的细节安全技术问题。北方重工搬入新厂区后,引进了托辊全自动加工生产线,淘汰了原有老设备,缩短了加工时间,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但随之而来的是高技术设备的安全操作问题,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输送设备分公司的技术、工艺人员在研究设备使用说明书的基础上,对设备的各部分系统图进行分析,并与生产厂家进行多次交流,最后确定设备加工存在的危险源和危害因素,制定出安全系统的《托辊加工生产线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近年来,集团公司产品逐步向重、大型发展,零部件与整机的吊运已成为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为此,各单位都成立了由技术副总经理牵头的攻关小组,针对本单位的产品,完善吊运工艺。如矿山冶金设备分公司溢流球磨机端盖在吊运装车的过程中,由于该工件是圆盘型,表面光滑,没有吊装点,该分公司原来使用自制的吊具,笨重、不易操作,而采用以往的穿钉、挂钢丝绳的方法,吊具易造成变形且卡不严。针对溢流球磨机端盖吊装工具存在的安全问题,矿冶分公司成立了由主管技术副总经理为组长,技术、工艺、有经验的吊装工人为组员的吊装攻关小组,因为矿冶分公司的产品最小的都近100t,因此用普通吊环吊装产品安全系数低,经过实践攻关小组参照JB/T 7382-1994《吊环螺母》标准研制M64吊环,制成吊装工具,这样既简便、高效,又安全可靠。
为消除工人在吊挂空中的工件或部件下作业的事故隐患,重大部件加工分公司、金属结构分公司和矿冶分公司等单位制作了工装架,将工件或部件置于工装架上,使员工在架下操作,确保安全作业;对大型工件或重心不易看出的工件,集团公司决定购买工件翻转机,实现自动翻转,解决用吊车进行翻转易发生事故隐患的问题。
标准化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北方重工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北方重工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与2009年相比,2010年轻伤事故的发生频率下降了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