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培育矿区安全文化应创新的三个载体
一是实施安全素质提升工程。围绕人的素质标准、岗的安全标准、物的状态标准,开展本质安全化建设活动和岗位精细化创建活动。继续推行准军事化管理,扎实推进手指口述和岗位描述,强化干部职工的安全行为养成,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自身安全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及隐患识别能力,努力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本质安全。二是选树典型示范引领。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由点及线,扩线成面,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全面深入发展。通过大张旗鼓宣传、表彰在矿井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涌现出的模范集体和先进个人,引导职工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告知职工企业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进而实现职工对企业理念从认知到认同。通过对平煤级先进区队---方山矿运输队“特殊贡献奖”的万元奖励;对平煤级劳动模范---杨百浩、焦朝俊;采煤标兵康怀敏;掘进能手孟庆干;先进女工陈彩敏等先进人物的媒体宣传,使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工作态度从只限于完成到倾心尽力去敬业奉献,达到了外塑形象,内树典型的目的。三是加强“硬件”建设,丰富职工生活。筹集资金,兴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娱乐健身房等,定期举办职工安全文艺演出、职工运动会、兴趣爱好者联谊会及文艺积极分子表彰会等,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连续不断的矿区文化生活,充实职工的精神家园,时刻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矿区文化的发展为安全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我们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载体,通过艺术主体创新,对矿区安全工作活动内涵,从各个角度进行表现和加工,形成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如:以安全为主题的书法、摄影比赛,以文明生产为主题的诗歌创作和朗诵比赛等。由于这些文艺创作带有明显的群众性和通俗性,职工乐于参与,一方面能有效提高安全文艺产品的数量,另一方面,又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自觉接受企业全新安全文化的熏陶,规范自身行为,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文明人。
三、构建矿区安全文化应塑造的三个形象
一是视觉形象。对矿区的企业标志、标准色、办公用品设计、各种标识、宣传系统规范、职工服装系统等进行静态表达,进而形成现代矿区视觉形象的个性化特征,在行业和社会中树立一个现代煤矿企业的全新形象。二是队伍形象。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活动,完善干部队伍知识更新计划,加大对干部的品行、业绩考核和民主考评力度。在安全管理上做到严干部、严流程、严小事,出了问题首先追究干部的责任。实行管理干部安全政绩审计制度,实行月度季度年度审计,推行积分制,按照积分多少,进行排名直至组织处理;深化细化对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目标明细化管理”等活动,不断完善创新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无处不在、时时彰显;在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总体布局下,在环境氛围、组织机制保证的前提下,以爱矿如家、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为总则,积极培养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造就一支训练有素的职工队伍,使职工的敬业奉献精神、职业道德观念、自我发展意识和拼搏创新意识不断得到提高。三是产品形象。根据矿井安全生产实际,以质量标准化、安全明细化管理为切入点,不断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与国际管理标准接轨。树立“精品意识”,严格按照质量认证管理要求,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质量管理手段,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行业标准,树立良好的产品形象,以诚实守信、一流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在社会经济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孤立地推行,要以科学发展观做统领,坚持与时俱进,务实创新的发展思路,根据不同环境、不同时代、不同要求,找出不同的侧重点,科学统筹,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