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业文化建设,是交通部的一项重点工程。长江航道文化建设是交通行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江航道是长江航运的基础,航道文化是长江文明的组成部分,而航道安全文化又是航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道安全文化的内涵和构成
1.航道安全文化的内涵
航道安全文化是航道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的航道安全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或培育塑造的,具有鲜明航道行业特色的,为广大干部职工普遍认同、遵循和接受的,以“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思想意识、安全道德规范、安全管理理念等要素的总和。航道安全文化是广大航道人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航道安全文化的构成
从现阶段航道安全文化的构成来看,有四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安全观念,指包括安全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安全道德观和价值观等积淀于航道行业及广大干部职工心灵中的安全意识形态的东西。例如,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航道精神“团结、卓越、服务、畅通”中的航道的畅通安全是工作的生命线的观念;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宁愿听骂声,不愿听哭声的观念;安全就是发展的观念;安全就是成绩的观念等。
二是指包括组织机构、规章制度、行业标准等安全管理制度及其运作和落实机制。组织机构包括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小组;制度方面,最典型的是在我局深入人心的“二十五个不准和二十五个必须”制度;“一法三卡制度”以及各项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
三是行为方式。是指在日常的航道生产工作中所表现出的一贯的行为。例如:“红着脸”管安全;临水作业就一定穿好救生衣;高空作业就一定系好安全带;行船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行为;航道维护的“四勤”行为、“三多”行为等。
四是表层的主要是指包括局容局貌、站容站貌、项目环境等可见之于形、闻之于声的文化环境。如“一法三卡”的分色预警;各类安全的设施和设备等。
在这四个层次中,安全观念是最深层次的文化;组织制度和行为方式是中层次的文化;物态文化是表层的文化。深层安全文化建设是这四个层次中最重要的核心,起着支配、决定表层和中层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而表层和中层安全文化建设也会促进和推动深层安全文化建设,四个层次是有机统一、互相交织、不可分割的整体。
航道安全文化的特性
航道安全文化不是无源之水,它是伴随着航道安全生产的实践长期存在,随着企业文化的兴起而不断进步的。它凝结了几代航道人的思想和创造,是航道宝贵的精神财富。航道安全文化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航道运输安全生产都发生着巨大的服务和保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