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开展安全社区创建以来,我国的安全社区建设已经走过了八年的探索、实践之路,从2003-2005年的启动试点、策划调研阶段到2005年-2010年的以点带面、逐步发展阶段及现在的规范建设、创新发展阶段,安全社区建设已成蓬勃之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授权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负责全国安全社区的推广和评定等工作,几年来,在总局党组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的安全社区建设体制和机制不断理顺,支撑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基本形成了结构比较合理、服务比较有效的创建保障体系;地方各级政府积极响应,立足于自身的地理位置、人文条件、独特资源等条件开展创建活动,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社区建设之路。回顾几年的建设历程,有必要进行对其分析评估,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提供参考。本文从安全社区建设数量、创建单位区域、社区类型、评定指标结果、创建模式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评估,并针对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1数量分布
2007年之前的四年启动总和277个,2008年启动125个,2009年启动320个,2010年启动440个。至2011年6月,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备案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单位1253个,其中街道615个,乡镇488个,企业主导型社区27个,以其它载体筹建的123个。涉及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山东、辽宁、河北、山西、江苏、广东、浙江、四川、云南、宁夏、陕西、湖南、甘肃、河南、福建等19个省级行政区,占所有省级的59.37%。
但从在建单位分布来看,安全社区发展还存在不平衡的现象,距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要求还有差距。民政部发布《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底全国共有乡镇级行政区划34170个,其中乡14848个,镇19322个;街道办事处6686个。由此可见,中国大陆安全社区空白的省级行政区仍占将近一半,空白率约为40.63%,乡镇启动安全社区建设的占全国乡镇总数的1.43%,街道启动安全社区建设的占全国街道总数的9.2%,企业启动安全社区的27个,仅占启动总数的2.15%。
2社区地域及类型分析
社区的划分方法多种多样,按照区域特征可划分为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城镇社区;按照地理位置划分可划分为沿海社区、内陆社区等;按照自然灾害的危险程度,可以划分为处于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比较严重的社区,处于台风危害严重的社区,处于洪水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等等。按照2008年《中国乡镇街道信息文书》内容摸板中的划分的发展类型,根据乡土特色,我国的乡镇类型可以划分为“资源型、工业型、商业型、旅游型、农业型、综合型”等几种。
鉴于我国尚未针对社区类型开展专项的统计调查,难以获得更多的参考资料。目前,我国有1253家社区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备案开展安全社区创建,但大部分社区备案信息量较少,难以获得全面的参考信息。本报告仅以已通过评定的216家社区(获得全国安全社区称号)为基准,对社区进行分类统计,可以视为随机抽样,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安全社区的总体状况。
2.1社区的地域分布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已经获得全国安全社区称号的单位主要分布在大连、北京、上海、沈阳、济南等地,相对集中。大连、北京、上海、沈阳、青岛、济南5地域的已评定的安全社区达到165家,占总数的76.4%。各地域全国安全社区数见图1。
2.2 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分类方法进行统计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政法〔2009〕11号)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各类社区的安全社区建设,主要包括城市型社区、企业主导型社区和农村型社区。按照该分类方法进行统计可得城市型社区195家、企业主导型社区7家,农村型社区14家。以城市区域为主,占总数的89%。
2.3 社区分类统计
按照社区的主要功能及安全相关特点,对216家进行分类统计,把社区划分为居住型、商贸服务型、矿业型、学校主导型社区、交通枢纽型社区、农业型社区、林业型社区、渔业型社区、风景游览型社区、工业型社区(包括石油化工型、机械加工型等)、综合型等11个类型,见表1所示。需要注意的是,一个社区可以划分为多个类型,这里按照社区的主要功能进行划分;某些类型的社区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例如,风景游览型社区还可以划分为滨海旅游型社区、文物名胜型等。
由于我国安全社区创建单位相对集中,上述的社区类型不能涵盖我国所有的社区类型,但仍可作以后开展安全社区分类指导的某种参考。从上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社区可以明确划分为某个类型,其中以居住型和商贸服务型较多,二者占总数的62.5%,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安全社区建设仍然是以城市区域为主、创建地域相对集中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