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文化与企业安全文化
(一)企业文化概念及构成
20世纪80年代, “企业文化”的概念从日本、美国引入我国。经过20余年的发展,企业文化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大家逐渐开始认识到,成功的企业大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1)精神文化层: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等。精神文化着眼于造就人的品格与提高人的素质。(2)制度文化层:企业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以及这些规章制度所遵循的理念,包括以人为本理念、生产理念等。(3)物质文化层:包括驻地企业标识、安全用语等。
企业文化的精神层为物质层和制度层提供思想基础,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制度层约束和规范精神层和物质层的建设;而企业文化的物质层为制度层和精神层提供物质基础,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三者互相作用,共同形成为企业文化的全部内容。
(二)企业安全文化表现形式
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作支撑。要通过接收先进企业文化理念,改变职工的思想、行为以及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在这样的前提下,再创建企业的安全文化,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让安全管理工作逐步向自主管理、团队管理、文化管理这样更高的目标发展。如果只注重安全文化建设,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安全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方向。
企业安全文化有多种表现形式: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与秩序,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及安全生产规章与制度的建设,沉淀于企业及员工心灵中的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思维方式、安全行为准则、安全道德观、安全价值观等。归根结底,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可以浓缩成两点:一是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二是培养员工做出正确的安全决定的能力。
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建设安全文化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统计显示,我国安全事故多是由企业安全生产措施不落实而造成的。强化企业责任主体意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而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则是实现安全落地生根的关键。
传统的企业安全管理是一种被动型、经验型的作业驱动型管理,而纳入经营战略的安全文化建设是一种创新的效益型、系统型的项目驱动型管理。只有把安全文化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才能建立起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是实现安全管理的灵魂
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不仅会使企业的安全环境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更重要的是经过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能使员工的思想素质、敬业精神、专业技能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同时也会带动与安全管理相适应的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等中心工作的平衡发展,这对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等都将大有裨益。
安全文化是对传统安全管理的一种升华,它在改变那些以往的安全观念过程中,创造和更新了人们的安全观念。安全文化能够提高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从而保障个体和群体的安全,达到安全施工生产的最终目的。
三、企业安全文化的投入与产出
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在收益相对一定的前提下,想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想办法降低成本。我国施行“最低价中标”的评标原则以来,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被逐渐压缩,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此形势下,建筑单位之间的竞争不仅在于工程建设本身的好坏,还在于看谁会精打细算,在有限的利润空间“榨”出更多的“油水”来。作为看似并不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安全文化投入方面,很有可能就成为某些管理者“勤俭节约”的对象,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投入上更是能省就省。其实这里面存在一个认识的误区。
假如有3万元资金,可以作为必要的安全文化的投入,或者作为其他一般性生产投入。由于安全文化的投入本身是不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有人更愿意将其作为一般性生产投入,获取一定的回报率。也就是说,若投资在安全上,将会损失3万元资金及其利润。但由于安全隐患是不可避免地客观存在的,安全生产工作与安全生产事故是此消彼长的矛盾的两面,一旦放松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安全隐患就极有可能会转变为安全生产事故。“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想要安全生产无事故,必须要有一定的投入,这种投入包括企业安全文化的投入。若想以削减这方面的投入达到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目的,那么就是少算了这种选择所存在的巨大的机会成本。在必要的安全生产工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由此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可能造成一系列的恶果,包括工程进度的影响、事故赔偿金、各种形式的处罚等等,这些加在一起的损失有可能是10万、20万甚至更多。不仅如此,还有可能损失一定的无形资源,例如员工的信任、社会上的声誉、行业中的竞争力等等,这些都是难以估算的巨大损失,远远超过3万元以及它所带来的利润。
当然,也有可能没有进行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而最终达到了安全生产的目的,那这3万元就成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但这种“安全生产”是要打折扣的。事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必然的,没有投入的收益客观上来说也是偶然的,把这种偶然当成必然,也许只是造成更大损失的诱饵。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抱有侥幸心理是非常危险的。
从长远的角度看,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与追求利润最大化之间并非水火不融。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不仅应追求企业的短期利润,更应关注企业长期获得利润的能力。事实上,若能将安全生产形成一种文化、一种氛围,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又能切实融入基层日常管理中,将其作为必要的工作进行自觉地落实,促进安全生产,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长期以往,必将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