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社会和谐,创造美好未来,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谐,追求天人和谐、人人和谐,“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千古传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指出: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当然也是海事人的不懈追求。
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特征在我们海事工作中处处都能体现。和谐海事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构建和谐海事是海事机构和海事人员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结合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提高构建和谐海事的能力,推进海事工作全面发展。
所谓和谐海事,就是能够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海事,能使水上交通安全得到充分保障海事,能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到满意的海事。具体地讲,和谐海事就是充满活力、公正廉洁、法治有序、团结高效、安全可靠、环境友善的海事。这就是和谐海事的基本内涵。和谐海事包括人自身的和谐(如个性和谐,心理与行为和谐,理想与现实的和谐等)、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实质都是“人”的和谐。构建和谐海事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包括建设学习型海事、高效型海事、阳光海事、数字海事、交通海事、平安海事等等,我认为建设平安海事是最重要的途径。
1、平安海事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实际出发,对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减少交通事故”。由此可见, 促进社会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平安创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平安海事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和谐海事的核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开展平安海事建设,更广泛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进海事事业不断发展,保证水上交通长治久安,为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海事人新的更大贡献。
2、平安海事是海事工作宗旨的集中体现
海事机构依法成立,承担的职责就是行使水上交通安全的国家监察职能,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维护水上通航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宗旨,安全工作是平安海事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要构建和谐社会,我们海事机构的任务就是要保证水上安全和谐、稳定,保证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平安海事建设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构建和谐海事的出发点的落脚点。
3、建设平安海事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客观要求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我省水上交通比较发达,水运占我省交通的半壁江山,做好水上交通安全工作至关重要,是维护稳定,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对于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繁荣地方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平安海事建设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对树立海事权威和海事形象有直接的影响。平安海事搞好了,就能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能更好地体现海事机构、海事人员的社会价值,就能更好地维护好党和政府的形象。
4、建设平安海事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建设平安海事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相一致,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相一致,与构建和谐海事的目标要求相一致,是新形势不审时度势、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执政为民、造福人民的责任意识的具体表现。
5、建设平安海事是“三个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水上交通安全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必须创造一种和谐的经济生活环境,要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创建一种稳定和谐的政治生活环境,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创造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生活环境。如果没有平安作保证,根本谈不上和谐、谈不上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平安也是生产力,平安建设搞不好,就会影响党的执政环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甚至会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平安海事建设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是优化水上交通安全执法环境,提高构建和谐海事能力的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