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风险分析
1.1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分析
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液氯、工业溴、硫磺、氯化钡、盐酸、硫酸、液氨等,属于《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危险化学品为:液氯和液氨。各危险化学品风险分析如下:
序号 | 危险化学 品名称 | 危险化学品类别 | 可能引起的事故 | 危险点源 |
1 | 液氯 | 2.3类 有毒气体 | 火灾、中毒 | |
2 | 工业溴 | 8.1类 酸性腐蚀品 | 中毒、灼伤 | |
3 | 硫磺 | 4.1类 易燃固体 | 火灾、中毒 | |
4 | 氯化钡 | 6.1类 毒害品 | 中毒 | |
5 | 盐酸 | 8.1类 酸性腐蚀品 | 中毒、灼伤 | |
6 | 氢氧化钠 | 8.2类 碱性腐蚀品 | 腐蚀、灼伤 | |
7 | 硫酸 | 8.1类 酸性腐蚀品 | 灼烫、中毒 | |
8 | 液氨 | 2.3类 有毒气体 | 中毒、火灾、爆炸 |
1.2公司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确定一车间为四级重大危险源,二车间、三车间均为三级重大危险源。涉及危险有害因素均为中毒窒息和火灾爆炸,发生事故的灾害模式为中毒扩散。各重大危险源情况如下:
第1号目标:一车间
危险源基本 情况 | 单元、生产装置、设施、场所名称 | 生产、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 | |||
类别 | 名称、危险性分类、说明 | 临界量 (T) | 实际存在量(T) | ||
一车间 | 2.3有毒气体 | 液氯 | 5 | 30 | |
8.1酸性腐蚀品 | 溴素 | 20 | 300 |
第2号目标:二车间
危险源基本情况 | 单元、生产装置、设施、场所名称 | 生产、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 | |||
类别 | 名称、危险性分类、说明 | 临界量 (T) | 实际存在量(T) | ||
二车间 | 2.3有毒气体 | 液氯 | 5 | 40 | |
8.1酸性腐蚀品 | 溴素 | 20 | 200 |
第3号目标:三车间
危险源基本情况 | 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 | ||||
单元、生产装置、设施、场所名称 | 类别 | 名称、危险性分类、说明 | 临界量 (T) | 实际存在量(T) | |
三吨车间 | 2.3有毒气体 | 液氯 | 5 | 20 |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确定三车间为公司四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一车间、二车间均为公司三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上述重大危险源涉及危险有害因素为中毒窒息和火灾爆炸,发生事故的灾害模式为中毒扩散,发生事故时会造成厂区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重大危险源设备设施1000m范围内均无居民区等敏感区域,不会对周边固有人员造成危害。主要设备设施均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报警装置、火灾报警装置等预警系统,配备相应应急救援物资、装备,所在单位制定相应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进一步降低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危害程度,预防和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
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1应急管理机构
公司设立危险化学品(含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管理办公室。
主任:安保部部长;
成员:总经办、安保部、生产质量部、土地工程设备部、财务部、计企部、技术中心及人力部主要负责人。
2.1.2应急管理办公室职责
a)负责公司危险化学品(含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公文、会议等内容宣贯、工作落实、情况汇总及综合协调,督导二级单位应急日常管理相关工作。
b)落实公司应急队伍、物资、装备、经费、技术等应急管理相关保障及事故预防、预警要求,合理安排值守人员,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通讯24小时畅通。
c)建立健全和持续完善公司专项应急预案,并按规定上报备案。指导二级单位编制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d)组织实施公司危险化学品(含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的评审、培训、演练、修订等工作。
2.2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公司成立危险化学品(含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协调全公司危险化学品(含重大危险源)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指挥部下设1队、5个专业组。
机构组成见下图:
抢险救援组 | 医疗救护组 | 后勤保障组 | 善后处理组 | 调查评估组 |
二级单位 应急救援队 |
总指挥:董事长、总经理;
副总指挥:公司分管安全、环保、保卫、生产、设备、技术工作的领导,工会主席;
成员:总经办、安保部、生产质量部、土地工程设备部、技术中心、财务部、计企部、人力部、纪委、监察室、工会、宣传部主要负责人,二级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
办公室地点设在安保部(工作日)、总调度室(工作日夜间、节假日全天)。
a)接受处置事件、事故报告相关信息,及时向应急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相关部室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通报事故情况,组织启动相应预案,跟踪事件与事故发展势态,必要时经总指挥同意后对外请求社会救援。
b)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调集应急响应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协调处理事故、事件,组织应急指挥部成员及时赶赴现场,发布应急结束、恢复等指令,指导协助善后处置等工作。
c)负责与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络、协调,做好事故相关信息搜集、上报,配合政府部门做好事故信息的对外发布。
d)监督、指导二级单位落实应急救援、应急处置方案、措施。
e)组织协调完成应急救援工作相关任务。
a)抢险救援组
组长:土地工程设备部部长;
成员:生产质量部、安保部、技术中心、人力部,事故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及其分管生产、设备负责人。
职责:组织指挥现场抢救人员和财产,疏散遇险人员;维持救援秩序,协调调集救援人员、设备、物资,制定救援技术方案、措施,保护事故现场;组织灭火、抢险后事故现场的洗消去污,泄漏物防化、防毒处理。为恢复生产作好准备。
b)医疗救护组组成与职责
组长:人力部部长;
成员:安保部、财务部,事故单位分管安全生产、财务负责人。
职责:熟悉危险物质对人体危害的特性及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根据伤者受伤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者进行急救,重伤员及时转院抢救;及时上报伤亡情况,联系医疗单位,引导救护车辆,护送受伤人员,向医护人员介绍伤者受伤经过,提供医疗经费保障。
c)后勤保障组组成与职责
组长:总经办主任;
成员:安保部、计企部,事故单位分管生活负责人。
职责:根据事故影响范围,设置禁区,加强警戒,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禁区;维护厂区道路交通程序,指引抢救车辆行驶路线,引导外来救援力量进入事故现场;为应急指挥部人员赶赴现场提供车辆保障,接待上级领导和来访人员,采购救援、保障物资,安排相关人员生活。
d)善后处理组组成与职责
组长:安保部部长;
成员:总经办、人力部、土地工程设备部、财务部、工会,事故单位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和工会主席。
职责:负责灭火、抢险后事故现场的洗消去污,泄漏物防化、防毒处理。为恢复生产作好准备;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等待事故调查人员取证;启动工伤、财产保险理赔程序,做好受伤人员及其家属安抚、善后工作,协助上级调查、处理事故。
e)调查评估组组成与职责
组长:安保部部长;
成员:生产质量部、土地工程设备部、人力部、工会、财务部、纪委、监察室、技术中心,事故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人。
职责:评估事故对公司及相关单位造成的影响和应急救援预案、应急处置措施的合理有效性,核定事故损失和救援物资及处置经费使用情况,提出“四不放过”处理意见,提交调查评估报告。
队长: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
队员:单位分管安全、生产、设备、保卫负责人,值班、调度、相关专业管理人员,生产作业车间、班组负责人及岗位操作人员。
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集合队伍奔赴现场,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具,迅速切断事故源和排除现场的易燃易爆物质;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指令,迅速抢修设备、管道,控制事故以防扩大。查明有无中毒人员及操作者被困,及时使中毒者、被困者脱离危险区域;现场抢救人员,消险危险物品,利用现场消防装置进行灭火;负责现场灭火过程的通讯联络,视火灾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请求外部力量救援;当应急指挥组织抵达现场后,报告事故发展态势,依据应急抢险指示,协助抢救救援组进行抢险救援。
3.处置程序
3.1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在第一时间逐级或直接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事故,相关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抢救人员,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蔓延扩大。事发单位初次报告应接报即报、书面报告不得超过半小时,报送内容要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危害程度、发展趋势、应急处理措施及需要上级帮助解决的问题等。公司应急指挥部接报后,及时向相关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安保部会同相关部室确定应对方案,指导采取应急救援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事故。阶段报告要求时报、日报,总结报告应在事故、事件处置结束后3日之内上报。
事故基本报告程序如下: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应急救援人员可拨打以下电话向外求援: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报警电话:110
滨海新区应急办:65309110
当已经或可能发生超出公司救援能力范围的事故时,经公司应急指挥部主要领导批准后,向政府主管部门和专业救援队伍申请支援。并讲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类型和涉及危化品的种类、数量、人员伤亡情况、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已造成及潜在的危害程度、可能受影响区域及应采取的措施建议等。
3.2事故分类分级
按照《xxx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以下简称《综合应急预案》)事故分类,公司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事故可分为以下级别:
a)一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事故:指满足《综合应急预案》一级生产安全事故(Ⅰ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 (含重大危险源) 事故;
b)二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事故:指满足《综合应急预案》二级生产安全事故(Ⅱ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事故。
3.3响应分级
a)Ⅰ级应急响应:发生一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事故;
b)Ⅱ级应急响应:发生二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事故。
3.4响应程序
a)应急指挥部处理、核实、报告事故信息;
b)应急指挥部成员和应急救援力量在指定地点集结;
c)应急总指挥通报事故情况,进行应急动员,下达应急响应指令;
d)开展应急救援,收集事故现场信息,采集危险化学品基本数据;
e)根据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及时通知、组织相关人员采取紧急避险措施,调整响应级别;
f)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交通、通讯、气象、物资、资金、环保等后续支援工作;
g)必要时向上级请求支援,配合专业队伍救援;
h)及时向上级报告应急救援信息,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公布事故信息;
i)应急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
a)事发单位启动本单应急预案;
b)根据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及时调整响应级别,必要时申请启动公司预案或请求专业力量救援。
4.处置措施
应急处置遵循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努力降低事故损失原则,现场处置方案由各二级单位根据事故类型、影响范围制定、实施,启动应急预案时采取的处置措施,由预案启动单位组织实施。
4.1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发生火灾后,在场人员应立即报告,迅速切断现场电源、气源,利用现场灭火器材施救,利用电话、喊话的方式通知、组织紧急疏散。及时抢救伤员,清点脱险人数。采取转移保护重要物资、防止火势蔓延扩大等措施,遇火势无法控制或现场施救人员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时应迅速组织现场人员撤离火场,撤离前应清点人数。灭火结束后应保护现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死灰复燃。
4.2易燃易爆气体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封闭现场,严格限制人员、车辆出入。杜绝现场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封堵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撒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积极组织抢救伤员,将伤员送到指定医院救治。
4.3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严格限制人员、车辆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撒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废水。如有可能,用管道将泄漏物导至相应的化学溶液中洗消。也可以将漏气(液氯)钢瓶浸入石灰乳液中。积极组织抢救伤员,将伤员送到指定医院救治。
4.4腐蚀性液体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完全隔离)。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可以经化学药品除消,最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积极组织抢救伤员,将伤员送到指定医院救治。
1.事故风险分析
1.1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分析
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液氯、工业溴、硫磺、氯化钡、盐酸、硫酸、液氨等,属于《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危险化学品为:液氯和液氨。各危险化学品风险分析如下:
序号 | 危险化学 品名称 | 危险化学品类别 | 可能引起的事故 | 危险点源 |
1 | 液氯 | 2.3类 有毒气体 | 火灾、中毒 | |
2 | 工业溴 | 8.1类 酸性腐蚀品 | 中毒、灼伤 | |
3 | 硫磺 | 4.1类 易燃固体 | 火灾、中毒 | |
4 | 氯化钡 | 6.1类 毒害品 | 中毒 | |
5 | 盐酸 | 8.1类 酸性腐蚀品 | 中毒、灼伤 | |
6 | 氢氧化钠 | 8.2类 碱性腐蚀品 | 腐蚀、灼伤 | |
7 | 硫酸 | 8.1类 酸性腐蚀品 | 灼烫、中毒 | |
8 | 液氨 | 2.3类 有毒气体 | 中毒、火灾、爆炸 |
1.2公司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确定一车间为四级重大危险源,二车间、三车间均为三级重大危险源。涉及危险有害因素均为中毒窒息和火灾爆炸,发生事故的灾害模式为中毒扩散。各重大危险源情况如下:
第1号目标:一车间
危险源基本 情况 | 单元、生产装置、设施、场所名称 | 生产、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 | |||
类别 | 名称、危险性分类、说明 | 临界量 (T) | 实际存在量(T) | ||
一车间 | 2.3有毒气体 | 液氯 | 5 | 30 | |
8.1酸性腐蚀品 | 溴素 | 20 | 300 |
第2号目标:二车间
危险源基本情况 | 单元、生产装置、设施、场所名称 | 生产、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 | |||
类别 | 名称、危险性分类、说明 | 临界量 (T) | 实际存在量(T) | ||
二车间 | 2.3有毒气体 | 液氯 | 5 | 40 | |
8.1酸性腐蚀品 | 溴素 | 20 | 200 |
第3号目标:三车间
危险源基本情况 | 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 | ||||
单元、生产装置、设施、场所名称 | 类别 | 名称、危险性分类、说明 | 临界量 (T) | 实际存在量(T) | |
三吨车间 | 2.3有毒气体 | 液氯 | 5 | 20 |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确定三车间为公司四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一车间、二车间均为公司三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上述重大危险源涉及危险有害因素为中毒窒息和火灾爆炸,发生事故的灾害模式为中毒扩散,发生事故时会造成厂区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重大危险源设备设施1000m范围内均无居民区等敏感区域,不会对周边固有人员造成危害。主要设备设施均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报警装置、火灾报警装置等预警系统,配备相应应急救援物资、装备,所在单位制定相应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进一步降低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危害程度,预防和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
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1应急管理机构
2.1.1
应急管理机构组成
公司设立危险化学品(含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管理办公室。
主任:安保部部长;
成员:总经办、安保部、生产质量部、土地工程设备部、财务部、计企部、技术中心及人力部主要负责人。
办公地点设在安保部。
2.1.2
应急管理办公室职责
a)负责公司危险化学品(含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公文、会议等内容宣贯、工作落实、情况汇总及综合协调,督导二级单位应急日常管理相关工作。
b)落实公司应急队伍、物资、装备、经费、技术等应急管理相关保障及事故预防、预警要求,合理安排值守人员,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通讯24小时畅通。
c)建立健全和持续完善公司专项应急预案,并按规定上报备案。指导二级单位编制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d)组织实施公司危险化学品(含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的评审、培训、演练、修订等工作。
2.2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公司成立危险化学品(含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协调全公司危险化学品(含重大危险源)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指挥部下设1队、5个专业组。
机构组成见下图:
抢险救援组 | 医疗救护组 | 后勤保障组 | 善后处理组 | 调查评估组 |
二级单位 应急救援队 |
2.2.1
应急指挥部组成
总指挥:董事长、总经理;
副总指挥:公司分管安全、环保、保卫、生产、设备、技术工作的领导,工会主席;
成员:总经办、安保部、生产质量部、土地工程设备部、技术中心、财务部、计企部、人力部、纪委、监察室、工会、宣传部主要负责人,二级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
办公室地点设在安保部(工作日)、总调度室(工作日夜间、节假日全天)。
2.2.2
应急指挥部职责
a)接受处置事件、事故报告相关信息,及时向应急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相关部室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通报事故情况,组织启动相应预案,跟踪事件与事故发展势态,必要时经总指挥同意后对外请求社会救援。
b)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调集应急响应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协调处理事故、事件,组织应急指挥部成员及时赶赴现场,发布应急结束、恢复等指令,指导协助善后处置等工作。
c)负责与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络、协调,做好事故相关信息搜集、上报,配合政府部门做好事故信息的对外发布。
d)监督、指导二级单位落实应急救援、应急处置方案、措施。
e)组织协调完成应急救援工作相关任务。
2.2.3
应急救援专业小组组成与职责
a)抢险救援组
组长:土地工程设备部部长;
成员:生产质量部、安保部、技术中心、人力部,事故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及其分管生产、设备负责人。
职责:组织指挥现场抢救人员和财产,疏散遇险人员;维持救援秩序,协调调集救援人员、设备、物资,制定救援技术方案、措施,保护事故现场;组织灭火、抢险后事故现场的洗消去污,泄漏物防化、防毒处理。为恢复生产作好准备。
b)医疗救护组组成与职责
组长:人力部部长;
成员:安保部、财务部,事故单位分管安全生产、财务负责人。
职责:熟悉危险物质对人体危害的特性及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根据伤者受伤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者进行急救,重伤员及时转院抢救;及时上报伤亡情况,联系医疗单位,引导救护车辆,护送受伤人员,向医护人员介绍伤者受伤经过,提供医疗经费保障。
c)后勤保障组组成与职责
组长:总经办主任;
成员:安保部、计企部,事故单位分管生活负责人。
职责:根据事故影响范围,设置禁区,加强警戒,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禁区;维护厂区道路交通程序,指引抢救车辆行驶路线,引导外来救援力量进入事故现场;为应急指挥部人员赶赴现场提供车辆保障,接待上级领导和来访人员,采购救援、保障物资,安排相关人员生活。
d)善后处理组组成与职责
组长:安保部部长;
成员:总经办、人力部、土地工程设备部、财务部、工会,事故单位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和工会主席。
职责:负责灭火、抢险后事故现场的洗消去污,泄漏物防化、防毒处理。为恢复生产作好准备;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等待事故调查人员取证;启动工伤、财产保险理赔程序,做好受伤人员及其家属安抚、善后工作,协助上级调查、处理事故。
e)调查评估组组成与职责
组长:安保部部长;
成员:生产质量部、土地工程设备部、人力部、工会、财务部、纪委、监察室、技术中心,事故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人。
职责:评估事故对公司及相关单位造成的影响和应急救援预案、应急处置措施的合理有效性,核定事故损失和救援物资及处置经费使用情况,提出“四不放过”处理意见,提交调查评估报告。
2.2.4
二级单位现场应急救援队组成与职责
队长: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
队员:单位分管安全、生产、设备、保卫负责人,值班、调度、相关专业管理人员,生产作业车间、班组负责人及岗位操作人员。
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集合队伍奔赴现场,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具,迅速切断事故源和排除现场的易燃易爆物质;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指令,迅速抢修设备、管道,控制事故以防扩大。查明有无中毒人员及操作者被困,及时使中毒者、被困者脱离危险区域;现场抢救人员,消险危险物品,利用现场消防装置进行灭火;负责现场灭火过程的通讯联络,视火灾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请求外部力量救援;当应急指挥组织抵达现场后,报告事故发展态势,依据应急抢险指示,协助抢救救援组进行抢险救援。
3.处置程序
3.1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在第一时间逐级或直接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事故,相关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抢救人员,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蔓延扩大。事发单位初次报告应接报即报、书面报告不得超过半小时,报送内容要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危害程度、发展趋势、应急处理措施及需要上级帮助解决的问题等。公司应急指挥部接报后,及时向相关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安保部会同相关部室确定应对方案,指导采取应急救援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事故。阶段报告要求时报、日报,总结报告应在事故、事件处置结束后3日之内上报。
事故基本报告程序如下: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应急救援人员可拨打以下电话向外求援: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报警电话:110
滨海新区应急办:65309110
当已经或可能发生超出公司救援能力范围的事故时,经公司应急指挥部主要领导批准后,向政府主管部门和专业救援队伍申请支援。并讲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类型和涉及危化品的种类、数量、人员伤亡情况、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已造成及潜在的危害程度、可能受影响区域及应采取的措施建议等。
3.2事故分类分级
按照《xxx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以下简称《综合应急预案》)事故分类,公司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事故可分为以下级别:
a)一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事故:指满足《综合应急预案》一级生产安全事故(Ⅰ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 (含重大危险源) 事故;
b)二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事故:指满足《综合应急预案》二级生产安全事故(Ⅱ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事故。
3.3响应分级
a)Ⅰ级应急响应:发生一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事故;
b)Ⅱ级应急响应:发生二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事故。
3.4响应程序
3.4.1
Ⅰ级响应程序
a)应急指挥部处理、核实、报告事故信息;
b)应急指挥部成员和应急救援力量在指定地点集结;
c)应急总指挥通报事故情况,进行应急动员,下达应急响应指令;
d)开展应急救援,收集事故现场信息,采集危险化学品基本数据;
e)根据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及时通知、组织相关人员采取紧急避险措施,调整响应级别;
f)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交通、通讯、气象、物资、资金、环保等后续支援工作;
g)必要时向上级请求支援,配合专业队伍救援;
h)及时向上级报告应急救援信息,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公布事故信息;
i)应急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
3.4.2
Ⅱ级响应程序
a)事发单位启动本单应急预案;
b)根据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及时调整响应级别,必要时申请启动公司预案或请求专业力量救援。
4.处置措施
应急处置遵循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努力降低事故损失原则,现场处置方案由各二级单位根据事故类型、影响范围制定、实施,启动应急预案时采取的处置措施,由预案启动单位组织实施。
4.1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发生火灾后,在场人员应立即报告,迅速切断现场电源、气源,利用现场灭火器材施救,利用电话、喊话的方式通知、组织紧急疏散。及时抢救伤员,清点脱险人数。采取转移保护重要物资、防止火势蔓延扩大等措施,遇火势无法控制或现场施救人员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时应迅速组织现场人员撤离火场,撤离前应清点人数。灭火结束后应保护现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死灰复燃。
4.2易燃易爆气体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封闭现场,严格限制人员、车辆出入。杜绝现场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封堵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撒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积极组织抢救伤员,将伤员送到指定医院救治。
4.3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严格限制人员、车辆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撒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废水。如有可能,用管道将泄漏物导至相应的化学溶液中洗消。也可以将漏气(液氯)钢瓶浸入石灰乳液中。积极组织抢救伤员,将伤员送到指定医院救治。
4.4腐蚀性液体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完全隔离)。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可以经化学药品除消,最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积极组织抢救伤员,将伤员送到指定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