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培训激励
员工安全素质的高低既体现了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员工不同的安全行为。当员工发生不安全行为时,将是事故发生的导火线。因此,企业管理者要根据员工不同的素质,强化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安全综合素质。企业安全培训要从思想教育、安全技术知识教育等方面入手,结合企业的三级教育、上岗教育、宣传教育等开展形式多样、员工乐于接受、能收到实效的培训工作。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才能够有效地去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才能健全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从本质上保证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从而真正去满足对安全的需求。 2.3 荣誉激励
荣誉是众人或组织对个体或群体的崇高评价,是满足人们自尊需要,激发人们奋力进取的重要手段。荣誉激励成本低廉,但效果很好。美国IBM公司有一个“百分之百俱乐部”,当公司员工完成他的年度任务,他就被批准为“百分之百俱乐部”成员,他和他的家人被邀请参加隆重的集会。结果,公司的雇员都将获得“百分之百俱乐部”会员资格作为第一目标,以获取那份光荣。这一激励措施有效地利用了员工的荣誉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激励效果。
2.4 竞争激励
竞争激励实际上也是荣誉激励。得到他人承认、荣誉感、成就感、受到别人尊重,是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高级需求。现代企业中,年轻人比较多,他们争强好胜,上进心强,对荣誉有强烈的需求,这是开展竞赛活动的心理基础。企业开展一些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职工岗位技能竞赛等。通过组织这些竞赛,不仅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
2.5 示范激励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一个组织的士气和精神面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领导成员。有什么样的管理者,就有什么样的下属员工。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和提高自己,不违章指挥,以自己的工作热情、干劲去影响和激励下属员工。
3 激励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对职工进行激励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过程,其目的在于激发职工的安全动机,调动职工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行为的有效性,是应该注重的课题,这涉及到如何正确实施激励的一些基本问题。
(1)激励时间的选择。
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选择最佳激励时间,以求取得最佳激励效果,这就是激励的时效性。一般可将激励时间划分为超前激励(期前激励)、及时激励、延时激励(期末激励)。
超前激励是在开展某项工作之前,就明确将完成预定任务与激励的形式、标准挂钩,如设置百日无事故活动奖,开展争创双文明先进集体(个人)活动等。此种激励时机的选择,一般适于内容丰富且时间较长的安全生产活动。
及时激励是在工作周期内适时地进行激励,以求及时地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如企业生产班组对职工安全行为的口头表扬、安全月奖的兑现。
延时激励是指在工作任务完成后,根据完成任务的情况给予奖励,仅对今后的工作任务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善于把握激励时机,并将上述三种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激励程度的确定。
指对安全生产活动中取得成效的集体或个人进行奖励的标准。一般而论,要视职工完成安全生产任务的大小和艰巨程度而定。也就是说,它主要受激励目标所制约。企业领导和职能管理部门应善于根据激励目标的大小和企业的具体情况,恰如其分地确定激励的最佳适度,以求取得预期的激励效果。
(3)激励方式的更迭。
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交替应用。由于这两种激励方式均具有“疲劳效应”的特点,并易于从激励因素转变为保健因素。因此,可采取两种办法来预防这种“疲劳效应”。
其一,将此两种激励方式巧妙地合起来并进行更迭,在某一时期可以某种激励方式为主,并辅以另一种形式,也可根据激励目标的不同进行激励方式的更迭。
其二,采取符合职工心理要求的多样化的方式,在激励的内容和形式这两个维度上丰富激励的内容。不要千篇一律地按常规方式进行,有时可能在激励效果上更具有积极的意义。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中,人是重要的因素,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效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做到本质安全。而激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企业管理者要灵活掌握科学的理论,善于运用系统的方法去分析出现的安全问题,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安全实践,在实践中活学活用,在不同的时间、环境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努力消除危险因素,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企业安全目标的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