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与保护

作者:赵志勇  
1649
评论:0 更新日期:2010年11月26日

由于矿山生产环境复杂,井下巷道狭窄,空气潮湿,工作条件恶劣,电气设备和电缆易受砸压而使绝缘损坏,所以井下极易发生人身触电。漏电及短路故障,漏电电流的长期存在,会使雷管提前引爆,为了防止上述事故的发生和发展,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煤矿井下供电必须采取可靠的保护装置和必要的安全措施。

  1 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与保护的内容

  1.1 避免发生电火灾事故 供电线路和电气设备发生相间短路,电气设备长时间过负荷,都可能使载流导体的温升过高,以致引起火灾。电火花和电弧会使绝缘材料、木支架及瓦斯煤尘等引燃,造成火灾。导体连接部分接触不良,接触电阻增大,通过电流时造成局部温度升高往往是引起火灾的重要原因。电缆接线盒和电缆头因封固工艺质量不高,留有气隙,当潮气侵入后,通电时受热气体膨胀引起爆炸事故,并酿成火灾。电气设备的绝缘油在潮湿环境下使用,油中吸收水份,绝缘性能下降,可能发生相间短路,造成油燃烧,绝缘油在电弧作用下,能分解出含氢的混合气体在高温下能引起爆炸。井下照明白炽灯覆盖煤尘,散热不良,温度升高,导致煤尘点燃造成火灾。

  预防电火灾的主要措施有:①正确选择和安装使用电气设备及供电线路,并在运行中加强维护检修,防止短路故障和过负荷情况发生。②装设继电保护装置。③对各类短路保护装置进行合理的整定,确保其灵敏可靠。④在可能发生电火灾的地点,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1.2 避免发生触电伤亡事故 触电是指人身触及带电体或接近高压带电体时,使人身有电流通过。触电包括与正常带电部分接触触电,与漏电部分接触触电和没有直接与电气设备接触触电等。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在电气设备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做到安全用电。预防触电的主要措施有六种方案:一是使人体不能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如采取栅栏门隔离,设置闭锁机构等;二是井下电气设备必须设置保护接地;三是在井下高低压供电系统中,装设漏电保护装置;四是井下电缆的敷设符合规定,并加强管理;五是操作高压电气设备,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使用保安工具;六是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把手应有良好绝缘,电压不得不超过127V,电气设备控制回路电压不得超过36V。

  1.3 避免发生电网漏电故障 煤矿井下巷道中相对湿度高达95%以上,在此条件下运行的电气设备,虽然对其绝缘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但漏电故障仍然时有发生。特别是有的采区低压电缆,还时常被脱落的岩石或煤块砸坏,更会造成漏电事故。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  2008-2025   安全管理网   
运营单位:北京创想安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北京东方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6018-65501059799216   E-mail:safehoo@163.com
京ICP备11001792号-39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