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培训上重“变”
就是针对职工长期存在“看惯、听惯、习惯”的三惯现象,做到培训方式不断变化,以增强职工对培训的吸引力,提高培训效果。泉沟矿在长期的培训工作中逐步探索,形成了较好的培训方式:一为互动式。采用专业大课、家庭作业法、安全知识学习卡、“题目+案例”培训等方式,对职工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学习,职工之间相互启发,使培训工作真正达到直接化、简单化、明了化。二为换位式。采用职工轮流讲课、安全故事会等方式,让职工自己当教员,在备课中学习,在讲课中提高。三为讲授式。请专业老师进行授课等方式,接受系统的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安全理论知识。四为直观式。通过参观先进典型、召开事故现场会,进行直观培训。五为活动式。通过组织具有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安全知识竞赛、回头看事故、安全文艺演出等活动,进一步激发职工搞好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和自主保安能力。
四、教育上重“情”
就是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彻底改变原来“以罚代管”的管理模式,从而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在于教育,至关重要的是各级领导干部能否真心实意地为职工群众办实事,真正替职工群众着想,根本的问题也就是对我们的矿工有没有感情。实施亲情教育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亲情教育中,一是为职工送温暖,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特别是每年的“六月安全月”活动中,坚持把对职工安全上的关心融入到送温暖活动之中,组织群监会、协管员等人员到井口为职工天天送绿豆汤、送西瓜,使职工深深地感受到了矿领导的关怀,提高了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为安全生产稳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二是对“严违”人员实行“过六关”人性化教育。为保证职工按章操作,有效的杜绝严违现象的发生,对“严违”人员实行“过六关”人性化教育,即:现场教育关、责任追究分析关、集中帮教亮相关、家属保障关、学习考试关和承诺审批关。尤其是对家属保障关,由家属陪同违章者进行帮教,并写出保证书,承诺今后不再违章,与家属签订家庭联保合同,将对违章者的100元罚款,返还家属一半,充分体现了家属对“严违”帮教所做工作的关键性,进一步促进了教育效果。
五、科技上重“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是一种渗透、优化的关系,对安全生产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和相对放大效应。搞好和实现安全生产,从根本上或者说最终取决于现代科学技术与其他要素结合的程度、渗透的范围、转化的能力和各要素结构的优化。基于这一认识,泉沟矿结合自身实际,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为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有利于其发展的内部环境,制订奖励政策,对优秀科技成果和在科技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分层次、按等级给以重奖,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科研攻关和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后盾。同时,制定培训制度,采用开眼界、洗脑筋、增才干战略,实践中加速培养和造就一批“智力型”、“知识型”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为提高全矿队伍的整体素质奠定了基础。二是突出科研重点,本着“储量可靠、开采安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集中力量解决矿井开采中的一系列安全技术难题。对断层间孤立块段、构造复杂、受水害威胁等难以开采块段进行技术研究和实践,通过查资料、跑现场、核数据,突破了开采过程中的技术难关,全面提高工作面安全生产;对工广十一层煤柱进行矸石充填研究,探索出一套工作面前进式开采,矸石装袋充填到采空区,减少地面下沉的施工工艺,实现以矸石护顶、换取煤炭,安全可靠的开采方案,创出了良好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极近距离破碎顶板条件下煤层开采进行技术研究,科学论证十六层煤爆破参数,合理应用防漏顶、防软底的开采工艺和方法,实现十六层煤的安全高效开采。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对矿井供电系统、防尘系统、通风系统、主井运输系统进行了科技优化改造,更换调度监控系统,提高科技含量,培育质量标准化亮点工程,使现场面貌和工程质量不断上台阶、上水平,为促进安全生产夯实基础。
六、落实上重“严”
“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有了制度不去执行,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落实上重“严”就是指安全管理不能是纸上谈兵,必须狠抓落实,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我们的矿井安全生产才能有保障。一是强化监督检查。强化监督检查是落实安全生产的根本,泉沟矿通过开展“零点行动”、“拉网式检查”、“解剖式检查”等活动,对各项工作严格进行考核落实,做到事事有标准、有考核验收。按照“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的原则,实现了从工作安排到制定标准、现场落实、过程监督、考核兑现一条线管理,有效的堵塞了管理的漏洞,激发了干部职工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大力推行责任追究制。加大责任追究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本着“抓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的原则,探索实施了“跟踪留名制”管理,在跟踪留名制管理中,严格执行“四个谁”制度,即:谁检查谁签字,谁整改谁签字,谁验收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推动了精细化管理工作不断上台阶。对所有的严违、停止作业、技术责任等进行责任追究,实行“升级”处理,在落实上形成闭合管理。凡发生严违、停止作业、技术责任事故,由安监处每周组织分析,查明原因,制订措施,落实责任,保证责任到人,处罚到人,追究到人。然后由相关专业及安监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将整改信息反馈到安监处,形成闭合管理。安全追究实行升级处理,严格执行“三小三大”,小隐患当作大隐患来对待,小事情当作大事情来办,小问题当作大问题来处理,把事故隐患消灭在了萌芽状态,杜绝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贵在创新,只有运用新视角、新思维、新方法来抓安全工作,做到观念上新、制度上全、培训上变、教育上情、科技上优、落实上严,才能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使矿井焕发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