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任务是制定奋斗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实行严格的考核和奖惩,以激励广大职工积极参加全面、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主动按照安全生产奋斗目标,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落实安全措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是把以工作为中心与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统一起来的方法。它使每个有关人员了解工作的意义,充分调动每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按照行业技术规范、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自由地选择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使企业工作人员在自我控制的原则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人参加管理,并独立自主地完成给定目标,从而保证整个企业的安全工作顺利开展,不留死角。
安全目标管理的3个环节是:科学制定目标;合理分析目标;精密实施目标措施。内容有:
(1)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值。采用科学的目标预测法,根据企业的需要和可能,采取系统分析的方法,确定合适的目标值,并研究围绕达到目标应采取的措施。如:人身伤亡事故、设备运转事故、设备完好程度、设备性能、尘毒危害控制合格率、职业安全卫生综合治理措施的项目完成率、职业病的发病率、伤亡人数、伤亡频率指标、因工伤造成的工作日损失、设备物资损失、经济损失等。
(2)根据安全决策和目标的要求,制定实施办法。做到有具体的保证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明确的完成程序和时间、负责人,并签定有关合同。措施应力求定量化,以便于实施和考核,例如: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次数及事件有无保证,安全教育覆盖率,宣传阵地的内容是否及时更换等;安全检查是否落实;安全隐患的整改;安全控制点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严格执行等。
(3)对领导干部、主管安全部门、安全专业干部、基层单位规定具体的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考核标准不仅要规定目标值,而且要把目标值分解为若干具体要求加以考核。
(4)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必须与安全生产责任制挂钩,分业务分组层层负责,实行个人保班组,班组保工区(段),工区(段)保厂、矿(公司)。
(5)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必须与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挂钩,作为整个企业目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厂长(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租赁制和各种经营承包制的单位负责人或经营集团成员,应把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实现与否所受到的奖励同他们的经营收入挂起钩来,完成则增加奖励,未完成则分别具体情况给予处罚。
(6)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应对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核。
3 无隐患管理法
隐患是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或人机环境系统安全品质的缺陷。按危险程度分为一般隐患、重大隐患、特别重大隐患;按危害类型分为:火灾隐患、瓦斯隐患、水灾隐患、运输隐患、提升隐患、坍塌和倒塌隐患、泄漏隐患、中毒隐患等;按表现形式分为:人的隐患(认识隐患、行为隐患)、状态隐患、环境隐患、管理隐患。
3.1 隐患管理技术
(1)分类管理。根据有关规定,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隐患,按如下规定进行管理。政府管理:一般隐患,由县(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管理;重大隐患,由市地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管理;特别重大隐患,由省(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管理。行业管理:一般隐患,由厂级管理;重大隐患,由公司管理;特别重大隐患,由行业总公司管理;企业管理——进行分类、建档(台账)、班组报表、统计分析、适时动态监控。
(2)隐患识别与检验。隐患的辨识检验方法主要有:结合生产特点识别隐患状态及类型;采用仪器仪表检验;运用自动监测技术;安全评价方法;行为抽样技术等。
(3)隐患评估。隐患的评估就是对隐患进行分级,其参考的依据是隐患的严重性和易发性。
严重性分级分为4级:1——灾难;2——严重的;3——轻度的;4——轻微的。
易发性分级分为5级:A——频繁;B——很可能;C——有时;D——极少;E——不可能。
综合分类可分为4类:1——不可接受,需要立即停产进行整改;2——不希望有,立即开始详细评估及整顿;3——有控制的接受,在严格监督下运行;4——可以接受,不列为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