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隐患控制与治理技术
(1)软科学手段:加强教育,强化全员对隐患严重性的认识;明确责任,理顺隐患治理机制;坚持标准;提高隐患治理科学水平;广开渠道,保持合理的投入,保障隐患治理的资金;严格管理,坚持三同时(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其安全卫生设施和措施要与生产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原则;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坚持“五同时”的原则,即各级领导干部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安全工作,在安排计划、布置工作、检查、总结、评比的时候,要把安全作为重要内容;落实措施,发挥工会及职工的监督作用。
(2)技术手段:消除隐患能源;降低危险能量;对隐患进行隔离弱比;蔽障防护技术;系统强化技术;危险能量释放技术;本质安全(闭锁)技术;无人化技术;警示信息技术等。
(3)隐患应急技术: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防范系统、救援系统。
3.3 企业领导应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
如何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关键就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隐患进行治理、整改。首先思想上要提高认识要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在抓经济建设这个重点的时候, 千万不能忘记安全生产是经济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才有可能保障安全,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才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要加强对微小隐患的管理、控制,防微杜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认识到小的隐患不除,就会酿成更大更严重的不安全因素,并导致事故的发生。
4 结语
隐患的治理工作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企业延缓生存,不断发展的自身需要。因此,企业应积极、主动地治理隐患,要在本企业的范围内分析,查找事故隐患。要利用当前一切科学的、有效的隐患评估方法,对隐患进行定性、定量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分清隐患的类型和性质。对隐患进行分类管理、落实责任、落实资金、落实治理进度、落实负责人。同时要尽可能地把隐患治理同技术改造和新技术的应用结合起来,对重大隐患的治理应优先考虑。
安全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是煤炭企业延缓生存、不断发展的自身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