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瓦斯危害
瓦斯在煤层中存在的状态有两种:一种叫游离状态;一种叫吸附状态。游离状态也叫自由状态,即瓦斯以自由气体的状态存在于煤体的裂缝和孔隙中。游离瓦斯能自由运动,并呈现出压力来。瓦斯含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缝隙贮存空间的体积、瓦斯压力和温度。
吸附状态又分为吸着状态和吸收状态两种。吸着状态是由于煤中的碳分子对瓦斯的碳氢分子有很大的吸引力,使大量的瓦斯分子被吸着于煤的微孔表面,形成一个薄层。吸收状态是瓦斯分子在较高的压力作用下,能渗入煤体胶粒结构之中,与煤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据计算,在天然条件下,煤体中吸附状态约占90%,而以游离状态贮存的仅占10%。
在一定条件下,游离状态与吸附状态的瓦斯处于动力学的平衡状态。吸附状态的瓦斯与游离状态的瓦斯处于不断交换之中。当外界条件变化时,这种平衡状态就遭到破坏。如当压力升高或温度降低时,部分瓦斯将由游离状态转化为吸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吸附。当压力降低或温度升高时,就会有部分吸附状态瓦斯转化为游离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解吸。
古代植物在成煤过程中,经厌氧菌作用,植物的纤维质分解产生大量瓦斯。此后,在煤的碳化变质过程中,随着煤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变化,继续有瓦斯不断生成。在长期的地质年代里,由于沼气的比重小,扩散能力强,地层又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以及地层的隆起、侵蚀,大部分瓦斯都已逸散到大气中去,只有一小部分至今还被保存在煤体和围岩内。
矿井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难溶于水,扩散性比空气高。瓦斯无毒,但当浓度高时,会引起窒息。当其在空气中具有一定浓度(5%~16%),并遇到静电火花时,能引起爆炸,对安全生产威胁很大。
矿井瓦斯爆炸是一种链锁反应。当爆炸混合物吸收一定能量(通常是一定的热能)后,反应分子的链即行断裂,离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离基(也叫自由基)。这类游离基具有很大的化学活性,成为反应连续进行的活化中心。在适合的条件下,每一个游离基又可以进一步分解,再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离基。这样循环不已,游离基越来越多,化学反应速度也越来越快,最后就发展成为燃烧或爆炸式的氧化反应。所以,瓦斯爆炸就其本质来说,是一定浓度的甲烷和空气中度作用下产生的激烈氧化反映。
瓦斯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促使爆源附近的气体以极大的速度向外冲击,造成人员伤亡,破坏巷道和器材设施,扬起大量煤尘并使之参与爆炸,产生更大的破坏力。另外,爆炸后生成大量的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死亡。
3.结论
我国煤炭行业很多企业对人体静电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或认识有错误,因而未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这是十分危险的,应当尽快予以纠正。我们仔细分析一下煤矿瓦斯爆炸的原因:一是电器漏电产生的火花而引发瓦斯爆炸;二是人体静电产生的火花而引发的瓦斯爆炸。如果上述分析正确,而我们仍对人体静电的危害性持无所谓的态度,就势必造成悲剧。如果已认识到人体静电的危害,但错误的认为纯棉服就能防静电,这样势必严重影响井下安全生产。因为纯棉纤维本身也是绝缘体,在相对湿度低于50%时,纯棉布的带电量有时还高于化纤布。所以,纯棉工作服,不能代替防静电工作服。特别是干燥季节和干燥地区更要注意这一点。现在国内不少煤矿企业的工人在井下作业用纯棉工作服代替防静电工作服,因而悲剧仍无法避免,这样势必严重影响井下的安全生产。我国煤矿生产企业应同一配置能排放人体静电的抗静电服、鞋、袜,在井下构成一个以个人为单位的强大抗静电网,以杜绝或减少人体静电火花引发的瓦斯爆炸。